
三年前,当OpenAI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弗宣称当代最先进的神经网络可能已经"略微具备意识"时,曾引发争议。而如今,这位擅长制造话题人物的新创企业"安全超级智能"(Safe Superintelligence)再次展现其宣传攻势。
如果你觉得OpenAI的商业模式像爱丽丝梦游仙境般不合常理,苏茨克弗的新项目将带你彻底穿越魔镜。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该公司刚完成又一轮10亿美元融资,加上此前来自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和红杉资本的注资,其估值已飙升至300亿美元。
令人费解的是:这家企业做到这一切——甚至超越美国华纳兄弟、诺基亚和陶氏化学的市值,但是该公司却未推出任何产品。事实上,苏茨克弗曾公开表示,该公司永远不会发布产品,直到未来某个不确定时间点推出完整的超级智能体。
"这家公司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首个产品将是安全的超级智能体,在此之前不会开展任何其他业务。"这位前OpenAI核心成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我们将完全不受外部压力影响,不必处理复杂产品的运营,也不必陷入恶性竞争。"
当然,风投投资无产品公司并不罕见,但投入百亿资金去追逐一个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不存在的技术,这在风投界实属极端案例。尽管苏茨克弗极力主张相反观点,但鲜有理由相信AI研究者们正接近创造通用人工智能(AGI),更遑论超越人类认知水平的系统。虽然关于实现AGI的时间表存在争议,但许多专家认为这种"奇点"可能根本无法达成——至少在让投资者满意的时限内难以实现。

正如《金融时报》所指出的,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安全超级智能"的估值已从50亿美元飙升至300亿美元。在此期间,随着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不断暗示该公司即将突破AGI技术瓶颈(尽管缺乏实质证据),这一概念在大众想象中持续膨胀。(顺带一提,苏茨克弗去年夏天因试图推翻奥特曼的领导而离开OpenAI)
在"安全超级智能"官网,没有解释其相较于其他同类企业的竞争优势,反而充斥着行业陈词滥调:宣称将"同步推进安全性与能力发展,通过革命性工程突破和科学发现解决技术难题",并"计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发展能力"。

或许苏茨克弗的疯狂预言终将成真,但若不能迅速实现突破,投资者们势必会施加压力。毕竟,在资本的世界里,时间就是金钱——即便面对的是虚无缥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