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中国在成立之前经历过很长一段战争时期,那时条件艰苦、民不聊生,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极大的幸运了。然而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我国军民还要与外国侵略者斗智斗勇。
因此必须要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充足的补给和后勤补助,以保证他们在前线能有充分的体力浴血奋战。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吃饱已是困难,又如何能做到“充足”二字呢?
事实上据史料记载,那时的伙食等方面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而且组织上也安排得十分周到,有米有面,后期还有牛奶喝。
特殊的时代延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长达十三年之久,也是战士们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时期。这种局面的形成,国民党可谓是“功不可没”。
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国民党在初期是很受世人,尤其是青年人追随的。当时为了消灭军阀,我党和国民党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但由于我党当时斗争经验不足,因此两党之间是党内合作。
也就是说,我党党员以加入国民党的方式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可惜的是,蒋介石掌权后两党没能将合作进行到底,原因无他,利欲熏心的蒋介石看到我党发展势头迅猛,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
1927年,在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华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我党成员,就算是已经加入到国民党的成员,也未能幸免。
我党只能紧急避险,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殊死搏斗。我党一次次从国民党的围剿圈中死里逃生,还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为前线战士们提供保障。
就这样,我党一边发展自己的势力,一边与国民党进行着斗争,直到1934年。1934年,由于当时共产党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全军只能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我们说的长征。
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并决定在当地的延安建立革命根据地。此后,不管是反抗国民党的围剿还是抵抗外国侵略者,我党都把延安当做大后方,一直到1948年。
大后方的后勤补给延安作为前线战士们的大本营,肯定要为战士们的后勤物资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这方面,组织上也有相关的规定,一切都是根据规章制度来。
一应的衣食配给都是按照个人的职务来定的,比如说伙食:伙食分为大灶、中灶和小灶,其中小灶的伙食是最精细的,理所当然地,吃小灶也要有一定的条件。
按照当时的规定,吃小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必须是部长以上的干部;其次需是年老和身患疾病的人;最后,此人要具有十年以上党龄。而在这三个条件中,职务是最主要的划分标准。
中灶则没有小灶那么精细,但是差距也不是特别大,只是各种食物,尤其是肉类等稀缺的食物比小灶供应的相对少些。吃中灶的大多是科长以上、年老体弱的人和一些技术人员。
具有七年以上党龄的人,也可以吃中灶。剩下的人,就只能集中吃大灶。大灶比起中灶来,可就没有那么精细了,几乎和普通人吃的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对于特殊人员,组织上则另有规定。
组织上这种规章制度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甚至有时候一些吃小灶的人觉得小灶应该让给更辛苦的人,还会主动推辞,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的老兵,觉得自己吃小灶有些浪费,就会百般推辞。
原因无他,物资贫乏的年代,粮油米面都是稀缺品,小灶的标准是最高的,饭菜比中灶和大灶更丰富、精细。老兵们认为这些精细的伙食应该让前线的士兵们吃。
但是他们也是为革命事业和抗战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吃小灶是理所应当的!因此,后来组织规定:年老体弱者和身有疾病的人吃小灶时不得推辞!如此强硬而又暖心的规定让很多人深受感动。
不仅在伙食方面,其他方面的配给组织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具体到了毛巾、鞋子、丸子……这种小物件。这也是组织根据当时的生活水平做出的最有利于战士们的规章制度。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对当局执政者的一个挑战。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并且还要让所有人满意,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既然众口难调,就要想办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坐吃山空,不如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陕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常年偏低,土壤也比较贫瘠,很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很多东西都是限量供应,每人每年三双时令鞋,每人每月只能领两斤肉……蔬菜水果简直都是奢侈品。
但也不能只依赖于外界的物资运输和供给。延安时期,我党不仅要抵御外来侵略者,还要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
因此,物资运输危险重重,困难重重。基于这种情况,毛主席鼓励大家自力更生。毛主席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脚踏实地、自己动手,他也将这种良好的习惯带到了革命中。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大家纷纷撸起袖子,开垦荒地。在众人的努力下,延安周围的荒地都被开垦了出来,成为了根据地粮食的主要来源。而且战士们还自行圈养了猪、牛、羊等牲畜,这样战士们吃肉就有了保障。
后来为了更为正规,我党领导人带领着战士们在延安城南的马家湾村建立了我们自己的牧场,这样一来战士们不仅有了肉吃,还有了奶喝。战士们的伙食得到保障,在前线作战也就更有底气。
他们知道,当他们战胜归来的时候绘有医护人员为他们医治伤口,会有充足粮食和食物填饱肚子,他们只需要在前方奋勇杀敌,后方的后勤保障给足了战士们底气。
结语延安时期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战士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部队后勤补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组织上也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安排的很是周到。
不仅使战士们都能得到相应的物资,充分保障了战士们的衣食住。后期,战士们饲养牲畜,甚至还能喝上牛奶。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向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战争虽然已经远去,但是这些良好的品质依然值得传承,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