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酒以德,酒以量”的说法。
从李白的千古绝唱到武松的十八碗酒,都彰显了中国酒文化的魅力。
然而看看历史上诗人纵横词坛、豪侠打虎的酒量,我们不禁疑惑。
他们的酒到底有多烈?
为何古人动不动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古代人的酒量如何古代有许多人以其超乎常人的酒量而闻名,但这些记载是否属实一直令后人感到极为疑惑。
据记载,汉代大儒郑康成可以“饮酒一斛”,一斛相当于50斤左右,一个普通人就会被这样的量敲晕过去。
廷尉于定国的酒量更是惊人,可以“饮酒至数石而不乱”,一石是十斛,折合现在的计量约合500斤,这样深不可测的量,即便是水一个普通人也吃不消。
此外,三国名将张飞爱好饮酒也是出了名的,每次放下酒盅,都是大醉一场,但奇怪的是,无论怎么喝,第二天仍然神采奕奕。
宋代文人中,刘伶更是一天到晚泡在酒里,有“醉侯”之称,据说他的酒量高达一石五斛,折合750斤左右。
即便对酒量惊人的宋代名相张齐贤来说,也只能甘拜下风,张齐贤曾在一次宴会上独饮一大缸。
除了这些楚楚可数的例子,还有更多古人的“海量”难以置信,譬如说汉朝名臣吕嘉,他平时就能喝上几十斤,一醉能持续三五日,金朝名相完颜勖更是厉害,传说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喝酒,曾经整整喝了十五昼夜。
就连文人雅士也架不住饮酒这项生活艺术的诱惑,唐代诗人李白有“诗酒风流第一人”的美誉,平日里便以对酌闻名,宋代词人苏轼虽然身形瘦弱,但酒量却非常惊人,有“一斗可醉十人”的传说。
那么,古代酒鬼们真的比如今的人喝的多吗?
古代人酒量之谜其实,历史上常见对古人酒量的描写常令后人震惊,根据记载,东汉名士于定国曾“数石而不乱”,若按汉代石量换算,其饮酒量可达上百斤。
此事一出,无数人便纷纷议论,争相猜测于定国当时的酒量究竟有多大,不过,我们在判断这类古代记载时,必须考量到当时与现今的重要差异。
比如说在度量衡方面,古代采用的容量计量标准,与我们今天的市斤市升有极大的差距,比如,按照宋人的考证,汉代所使用的“六斗”,仅仅相当于宋代“一斗八升”的零头。
再比如汉代的“石”,经过精确换算,其实也只相当于宋人十几斤的分量,这可见,古代“石斗”的实际容量,与我们今人理解的迥然不同那么若套用现代标准来衡量,于定国喝下数十斤酒,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个原因区别在于酒的成分,我们今天口中的白酒或红酒,大多是经过精心蒸馏才得的高度数饮品。
但在古代,主要的制酒方法是发酵酿造,以当时的工艺水平,酵母发酵出来的酒精度数,极少能超过10度。
就是到了唐宋时代,红曲酒等上等佳酿,其度数也只有区区十来度,可以说,喝下数斗这类酒,对古人而言压力并不大。
更有甚者,在唐代以前,市面上流通的多是啤酒果酒一类的“浊酒”,这些酒要到了明代,烧酒蒸馏技术才得以改良和推广。
另外,不同朝代对“斗”这个计量单位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譬如唐代的“斗”,约合如今的6升容量,相当于3瓶装的可乐饮料。
按这个标准算下来,数斗酒对普通人而言已属不小量,可见,古人所说的“斗”,与我们今人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所以简单用现代人的常识判断古人的饮酒量,难免会出现种种偏差,我们在提及古人“豪饮”之事时,也需要存有足够的质疑,区分开古今计量和品质的差异,从而得出更接近事实的合理推测。
而古代人如此夸大酒量,足可以看出他们对酒的热爱,酒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衍生出浓厚的酒文化。
酒是古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酒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诗歌、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描写,反映了酒的文化内涵,《水浒传》一书中,酒成为串联故事情节的重要元素,没有酒,好汉们难以开展活动。
古人对酒的态度复杂,一方面,豪迈的饮酒方式存在,据史料记载,古代的酒器比现在的大得多,这说明当时确实有人可以大量饮酒,宋江每次开宴席,都要准备好几石米酒,供兄弟们畅饮。
另一方面,古人也讲究细细品味美酒,诗人李白曾花很长时间慢慢品尝佳酿,用不同的酒器比对酒香。
在古代,酒还是一种御寒的方式,尤其在北方地区的冬天,没有现代取暖设备,酒成为维持体温的手段。
酒精作为血管扩张剂,能促进血液循环,产生温暖效果,古人常将酒加热后饮用,以增强取暖作用,一些历史典故如“关羽温酒斩华雄”都与此相关,北方居民家中冬天常备一壶温酒。
酒在古代也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和补给作用,北方人多靠体力劳动维生,冬天消耗很大,酒能提供热量和营养。
古代酿酒工艺产出的酒,对身体影响较小,第二天不会出现明显不适,所以古人的酒量会较大,北方猎人和农夫们常喝些白酒补充能量。
酒还被古人视为一种药品,许多文献记载了以酒作为药引子的功效,酒能治感冒,舒缓神经,也可外敷,酒的药用价值是古人珍视其的另一重要原因。
总体而言,酒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扮演丰富的角色,不仅是娱乐工具和社交方式,也具功用价值,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古人对酒的态度复杂而丰富。
酒是一种文化酒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在我国古已有以酒礼神、祭祖的风俗。
西周时期起,男子冠礼要饮醴酒,酒供在祭祀祖先时也成为重要仪式,历代君主亦常以美酒宴客彰显雅量。
当今社会,酒仍是礼仪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不论商务宴请还是家宴亲友,主人总要奉上佳酿,把酒言欢以示盛情,宾至如归的感觉,酒也功不可没,在生命礼仪如结婚、长辈寿诞等场合,祝酒更是亘古传统。
然教育让人深刻体会到,酒虽美,也切忌贪杯,任何事过犹不及,过度饮酒损害身体已是医学常识,所以在推杯换盏间也还需谨记适可而止,举重若轻。
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不妨细细品,体悟这杯中之物,亦承载了多少故事,斟满这一杯,也斟满了一腔谊意与祝福,酒,能醇能清,全凭安之以温柔,饮之以怡然。
可以说,自上古时代开始,酒就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生活之中,我们的祖先已不可或缺地将酒融入到丰富的民俗、礼仪和文化生活当中。
例如在传统的婚嫁习俗中,新郎官和新娘子会面要喝交杯酒,以示两家结为亲戚,婚礼宴席上,新人也要敬酒答谢来宾,表达谢意。
寿辰、祭祀等场合亦是酒水绕桌一周的盛况,在昔日乡村,村中长者或是有德望者,村民若有农事上的请教,往往也会带上鸡、鸭、羊肉佳酿上门拜访,以示诚意,可以看到,酒的作用早已融入我国古老的乡土社交之中。
观其历史渊源,中国最早记录使用酒的文字记载见于两千余年前的甲骨文,后来随着酿酒工艺的发展,酒的种类也愈加繁多、制作方法也愈加复杂。
不同地区酿制的特色酒水也赋予了风土人情,像是名扬天下的朝天竹叶青、杏花村竹叶青、女儿红、德鲁智慧酒等,成为那个年代乃至今日人们畅饮、品鉴的珍稀佳酿,这也可谓致敬先民智慧的结晶。
除了实用性,作为一种文化象征,酒更承载了无数先人的情怀,先贤们以美酒抒写传世佳作如李白的《将进酒》,描绘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表明及时行乐的态度,如杜牧以《江南春》赞美人世间春色宜人、可人怜,令人无限怀想当年。
这些不朽的篇章,都依靠着美酒作为思绪的激荡,倾诉了作者的广袤情怀,由此,酒可谓融入无数文人骚客的心血与灵魂。
当然,值得注意到的是,即便再美的事物,过犹不及也会有害处,中华传统文化向来强调“穷兮稳步,致远兮久远”,这对酒也同样适用。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是古人留给后人的睿智教诲,如今世道法制日趋完善,过量饮酒危害早为常识。
这也使得在推杯换盏间能增进情谊之余,也不乏有远见卓识者引以为戒,确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云:“少壮时通宵达旦论笔墨,偶尔把酒言欢已属醉”,这样的壮语,表达的正是中庸之道的精髓。
因此可以看到,这一来源于上古的饮品,历经千百年积淀出的博大精深内涵,既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也在诗文名篇中留下不朽印迹,可谓承载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血脉。
结语回顾这历史渊源,也不禁令人深切体会到:在这短暂的人世间,难得聚首欢顿一番,也实属幸事。
所以当今世人在举杯相邀时,不妨细细咀嚼这酒液中承载的厚重历史与传统文化,感受先人存留于此的智慧,适时快意开怀,也自能得心应手稳扬铮铮,绕满温润芬芳。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