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西晋短命而亡的第一原因是“八王之乱”。后世一般认为“八王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士族门阀腐败和西晋纵容皇亲宗室掌权,直接原因是晋惠帝“纯质”和贾南风“暴虐”。但鲜为人知的是,洛阳的一场大雪也是引发“八王之乱”的“蝴蝶效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
司马炎代魏后,西晋朝堂出现了两派党争:一派是以贾充为首,成员多是帮助司马家篡位的功臣和士族门阀;另一派是以任恺、庾纯、张华为代表的“倒贾联合”,成员多是看不惯贾充的正臣和没能在司马家篡位过程中出头的士族和寒门。无论是道德观念还是利益冲突,两派都是针锋相对。
古代党争胜负的关键是获得最高权威的支持,贾充一党和“倒贾联合”便在司马炎面前攻击对方。因为贾充和“倒贾联合”的第一代表任恺都兼任侍中,所以两派首脑都可以在晋武帝身边攻击对方并防范对方,斗了一个旗鼓相当。于是两派的斗争焦点就变成了如何将对方首脑从晋武帝身边赶走。
泰始六年(270年),秃发树机能在西晋秦凉地区起兵造反,史称“秦凉之变”。由于西晋前期选将失误,秃发树机能的声势越来越大,一年未平。无奈的司马炎决定选派一名宰相级别的重臣领兵征讨秃发树机能,任恺、庾纯趁机向司马炎推荐贾充。而司马炎在简单考虑后同意派贾充出征。
平定秃发树机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贾充这次领兵出征肯定是要长时间远离都城洛阳了,等同于从晋武帝身边被赶走。“倒贾联合”非常高兴,甚至开始畅想在贾充离朝后重整朝纲了(朝之贤良欲进忠规献替者,皆幸充此举,望隆惟新之化)。贾充及其党羽对此当然很不满,准备发动反击。
于是贾党的重要成员荀勖建议贾充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太子司马衷,这样一是可以争取司马炎的支持,二是以为太子完婚为借口推掉领兵出征的任务。然而贾充此时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领兵出征的日期间近在眼前,百官已经在夕阳亭为贾充饯行了,没有时间谋划与司马衷联姻的事了。
关键时刻,洛阳下了一场二尺深的大雪(会京师大雪,平地二尺)。因为雪实在太大,所以贾充领兵出征的日期只能推迟。荀勖便利用贾充推迟出征的几天时间上下打点,成功地让司马炎同意了太子司马衷与贾充之女的婚事。再加上羊祜密奏反对贾充出征,贾充最终成功地留在了洛阳。
如此一来,贾充不仅避免被离开洛阳的危机,还通过女儿与司马衷的婚事获得了司马炎的更多支持,为其获得党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贾党的胜利和贾南风嫁给司马衷又是“八王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泰始七年(270年)的洛阳大雪成为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