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贵生:古派针灸里的分类法,经脉穴位之气与味

黄贵生的备忘录 2024-05-30 07:38:16

古典巨灵zj之源

黄贵生老师(古典巨灵针灸传承人)笔课

大家聚在一起,是同气相求。

同气相求,源于《周易》。《周易》怎么讲呢?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

黄贵生:这个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法的特点了。中国人的分类方法,与欧洲人的不太一样。讲分类法,欧洲人的学问里头,生物学,植物学分类最出名。生物学按照域、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分得很细。

我们中国人也把动植物分类,但是分类的方法跟西方人不太一样。最不一样的分类方法,是中国人按阴阳分类,按五行分类,比如我们学针灸的,经脉按阴阳分类。把经脉分作,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

太阴两条经脉,太阴肺,太阴脾。

少阴两条,少阴肾,少阴心。

厥阴两条,厥阴肝,厥阴心包

太阳两条,太阳小肠,太阳膀胱,

少阳则是少阳胆,少阳三焦。

阳明则是阳明大肠,阳明胃。

同气相求的第一个道理,是讲同一类的经脉的气是相求的。比如阳明大肠,阳明胃的气是相求的。也就是说,阳明大肠和阳明胃,从相求的道理上看,这两条经脉的气,是可以贯通的。这个道理,乾隆皇帝的御医,黄元御祖宗讲得最清楚。他在《灵枢悬解》里头讲:

“脏腑之脉,虽分手足,其实本是同经,以六阴之经,升于足而降于手,六阳之经,升于手而降于足。故六腑之经,皆出足之三阳,而上合于手,手之三阳,即足三阳之上半也。”

也就是说,手足阳明,本身就是一个循环;手足厥阴,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等等。

我们学习经脉穴位的时候,除了要知道经脉穴位之气,还要知道经脉穴位之味。

我们平常讲的气味,其实分两个事情,一个是气,一个是味。

黄元御祖师在《灵枢悬解》里头讲过,他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之气味也。”

他这里讲到了三百六十五节之气味。我们讲经脉之气,经常讲到了太阴之气,阳明之气,太阳之气,少阳之气,厥阴之气,等等。

味呢?好像少见到了。《至真要大论》里头讲:

“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这里讲到了味,不要以为只有药物才讲味,经脉穴位也讲味。

所以黄元御祖师才说,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之气味也。

王同学: 遵照这个原则施针,也有奇效?

黄贵生:当然。五运六气针法,是针法的喜马拉雅山,《至真要大论》是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了。诸位努力。

上午6点45分,要开始准备上班了。

这个是今天的课件, 2024年5月28日, 丹麦维堡。

黄贵生老师在欧洲传播古中医,黄师在欧洲行医三十多年

2 阅读:68

黄贵生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