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冲击下,绿色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最强音。新能源汽车的“弄潮儿”乘势而起、化蛹成蝶,改变和重塑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崭新格局。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进一步超过35%,对燃油车的替换效应更为显著,一旦超过50%,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
数据表明:降价潮之中,新能源汽车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正在加速。2022年9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30%大关,此后一直在顶部波动,尽管今年1月这一数据出现“滑铁卢”,下降至25.7%,但2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重回30%大关表明,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不断上升的趋势并未改变,燃油车的销售份额正在不断被吸走。
近日,这些国内造车新势力车企接连公布3月交付数据。理想汽车再度实现月交付破2万辆,蔚来、哪吒汽车保持万辆交付水平,小鹏汽车、零跑汽车交付表现继续回暖。
3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20823辆,同比增长88.7%;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为52584辆,同比增长65.8%。
“理想L7已经正式交付。此外,理想L7 Air和理想L8 Air车型也将在4月开启交付。”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李想此前曾预测,在Air版车型开启交付后,理想汽车月交付量将达到3万辆以上。
蔚来和哪吒汽车3月交付皆破万辆。3月,蔚来交付量为10378辆,同比增长3.9%,但环比下降14.6%。今年第一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31041辆,同比增长20.5%,但蔚来交付总量和产品阵容扩张的理想汽车已有明显差距。上险数据显示,蔚来售价最低的产品ET5已成为销量支柱车型,ES7、ET7等NT2平台产品交付量不及预期。
哪吒汽车3月的交付量为10087辆,同比减少16.12%,环比增加0.14%。今年第一季度,哪吒汽车累计交付量为26176辆,同比减少13.19%。3月21日,3600辆哪吒V出海发运,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中最大单批次出口。3月11日,哪吒汽车泰国生态智慧工厂奠基,产能2万辆,预计2024年1月底投产。
小鹏汽车3月交付7002辆新车,同比减少54.57%,但环比增加16.51%,交付量连续两个月呈回暖趋势。3月26日,小鹏汽车销量支柱车型P7的改款产品P7i开启交付。随着王凤英、易寒等原传统车企高层加盟,小鹏汽车仍在持续的调整之中。3月下旬,小鹏汽车贸易公司和uds(用户发展服务中心)两个渠道团队完成合并;在销售体系上,全国两大渠道的销售大区撤销,调整为小区制。此举被认为将缓和此前直营渠道和代理商渠道内耗的问题。
零跑汽车3月共交付新车6172辆,同比增加93.1%,环比增加93%。3月1日,零跑汽车对全系产品价格进行调整,调价之后的产品,仍拥有正毛利。从3月订单结构来看,C11车系单月锁单超1万辆,C平台系列新品订单占比80%。3月29日,零跑C11增程开启交付。
此外,依托于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3月交付量表现普遍良好。广汽埃安3月的销量超过4万辆,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3%,今年第一季累计销量突破8万辆;极氪汽车3月交付6663辆,同比增长271%,环比增长22%;深蓝汽车3月销量8568辆,环比增长108.8%。
今年以来,除了大众、本田、丰田等传统合资车企加大价格让利幅度外,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新能源车企亦调整了旗下产品售价,寄望进一步扩大销量规模。
3月前三周,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38.7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加1%,市场渗透率达到37.9%。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价格战中,传统燃油车终端价格并不透明,用户观望情绪严重,而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采用直营、直销模式,价格更为透明,给了用户避开价格战的新选择。
和纷纷参加价格战的传统车企不同,3月以来,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均未直接下调产品售价,蔚来汽车董事长、CEO李斌,李想均表示“不会参与价格战”。小鹏汽车尽管并未明确是否参加价格战,但在其最新的P7i车型上,起售价和老款相比上调了4万元。零跑、理想、极氪等车企均推出了“保价政策”。
此轮价格战也将加速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六大国有汽车集团竞争格局的演变。销量与利润过多依赖合资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较慢的集团,市场地位将进一步下降,而自主品牌强势、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好的车企,市场地位有望上升。
在民营企业中,比亚迪有望在更多方面超越吉利、长城,成为新的自主领军型企业。“蔚小理”引领的造车新势力,也可能走出一两家头部企业。
综上所述,此轮价格战大跳水品牌的很多产品都到了生命末期,长期来看价格跳水不是行业常态。长远来看,企业间的竞争还是要回归到价值创造。表面上看,企业竞争是产品及价格的竞争,但实际比拼的是企业研发实力、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能力。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化价格战为技术战、服务战、价值战,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才能真正拥有竞争优势。
汽车百年技术,正面临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的全面冲击,身处这三点重要趋势的交叉点,新能源汽车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时代机遇。
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将快速上升的关键年份,自主品牌应抓住机遇,不断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从而在国内、国外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文/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