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南斯拉夫铁托为何拒绝接见杨勇?邓小平一句话道破玄机

同巍聊历史 2023-12-01 13:02:01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步入改革开放,国家社会又焕发出新一轮的生机。中国外交也打开新局面,许多国家纷纷开始与中国建交。

为了加强与各国之间的联系,中国也积极派出外交团,与各国进行友好交流。

1978年,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邀请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

两国领导人对此次访问都相当重视,铁托会亲自会见中国代表团,邓小平也派出当时的副总参谋长杨勇代表中国前去访问。

此次访问意义重大,再加上铁托会亲自会见中国代表团,所以双方都格外地期待。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中国军事代表团抵达南斯拉夫后,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的热情。

迎接他们的不是南斯拉夫总统热切的欢迎,而是南斯拉夫外交部负责人略带敷衍地迎接。

“总统有要事在身,所以请中方代表团的各位先随我去事先安排好的地点,其他的领导已经在等各位了。”

受到冷落的代表团成员无不露出不满之色,更有甚者想要去讨个说法,却被杨勇拦下。

在他看来,只要能够促进双方之间友好关系,谁来都可以,所以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还出言安慰心情低落的队友们。

“我们是来访问南斯拉夫的,又不是专门拜见铁托这个人的,他不肯见我,我还不肯见他哟!”

但铁托拒绝接见杨勇等人的消息还是传回了国内,邓小平忙碌的身影难得地停了下来,沉思一会后说:

“看来是时候给杨勇升总长了。”

铁托的轻视

原来,在杨勇来之前,铁托了解到前来访问的代表团主要领导只是一个副总参谋长,

在他看来,只有邓小平才能够有资格与他进行会面,由于觉得杨勇职位仅是副总参谋长,铁托便傲气地拒绝与对中国代表团的接见。

确实,铁托有傲气的资本。

农民出身的他,参加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并成为俄共在南斯拉夫的一员。

之后,他更是凭借卓越的领导能力,一跃成功成为南斯拉夫的领袖,带领人民积极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建国之后,为了摆脱苏联的干涉和施压,他与苏方保持距离,并将南斯拉夫领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面对苏联的压迫和牵制他也丝毫不畏惧,大力发展重工业,让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水平赶超大部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成功摆脱控制,一跃成为当时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可以说,铁托是南斯拉夫的功臣。但他自以为是地看轻杨勇在中国的地位,那就大错特错了。

同样农民出身的杨勇,前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在国际军事方面也享有盛名。

1951年,朝鲜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敌我双方基本在三八线一带形成对峙,但韩国的李承晚似乎并没有认清现状,屡次挑衅志愿军,叫嚣“北进”“统一”。

这让本想息事宁人的志愿军不得不再次出手,教训一下躲在美军后面嚣张的李承晚。

6月,杨勇受命进行反击作战,他一眼便看中了那块最难啃的“骨头”金城。

但敌人严防死守的阵地又怎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

自对峙以来,敌人就将大量兵力投入到金城以南的地区。将此地围成一个弧形,依靠险要地势,形成一个天然的防御网。

不仅如此,挖坑道,修战壕,在阵地前沿拉铁丝网、埋地雷,李承晚几乎将金城以南地区打造成为“无坚不摧”的战斗堡垒。

所以,为了打好这场反击战,杨勇亲自勘探前线地形、分析当前军事情况,弥补志愿军山地作战的短板。

在他一步步规划下,金城反击战在7月13日打响,志愿军战士勇往直前,一路向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金城。

即使敌方投入十倍军力,用再精良的武器进行回击,也早已是无力回天。

持续半个月的金城反击战,最终在志愿军歼敌5.3万的巨大胜利中落下帷幕。

但战争的结束,对于中国来说,一百三十多万的志愿军如何陆续撤回国内也成为一大难题。

时任20兵团司令员的杨勇提出:分批撤出、依敌后动、驻部东北、分散安排。

简单来说,就是为防止韩美两国卷土重来,志愿军先撤回去一批,驻扎在东北。

后面的志愿军一批一批地往回撤,分散到不同的区域或是部队。

该方法得到志司批准,讨论后决定志愿军分三批回国,杨勇被任命为驻朝鲜志愿军总司令。

在上级的指示下,杨勇一边注意南方动向,一边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从1953年至1958年,杨勇组织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建设民房四万多间、桥梁堤坝八千多处,甚至在朝鲜种植三千多棵树来修复生态环境。

不仅如此,志愿军积极为朝鲜政府修筑铁路,将工兵和铁道兵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为朝鲜人民军修建一系列防御设施。

在志愿军全部撤离时,还将物资无条件留给朝鲜方面。

志愿军的种种行为赢得了朝鲜人民的感恩,也让杨勇与金日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在杨勇率领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时,金日成不但亲自接见,还让杨勇携家人同自己一家共进晚餐。

邓小平的提拔

1977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杨勇出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虽然他身为一个副总参谋长,却做了许多总参谋长做的事,且主要负责总参的一些重要工作和外交活动。

且在此期间,他狠抓总参内部的作风和纪律问题,下发《关于“三查三整”的通知》。

杨勇的工作做得漂亮,也得到党中央的肯定。

在了解南斯拉夫的情况后,邓小平也深刻感知到,如果想要让杨勇在处理对外事务中更加得心应手,就要解决他的职务问题。

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邓小平主动提议由杨勇就任总参谋长职务。

同年6月,南斯拉夫总参谋长斯塔查·波托查尔代表团来到中国进行回访。邓小平出席该次访问,并由杨勇陪同。

波托查尔一见到老朋友杨勇便热切地握住他的双手。

“很高兴与您再次见面!同时,恭喜杨勇将军高升了。”

却没想到杨勇有些略带遗憾地说:

“现在我仍旧是副总参谋长。很抱歉,让您失望了!”

波托查尔有一瞬间的愕然,在一番了解后他才知道。

杨勇职务并非他想的那样简单,身为副总参谋长的他实际上做的都是总参谋长的工作。

他没有事先了解过中国的情况,才主观臆断轻视了这位前往南斯拉夫访问的副总参谋长。

误会终于解开,波托查尔对此感到十分抱歉,对在南斯拉夫冷落杨勇的行为连连道歉。

杨勇也一笑置之,表示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用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了远自南斯拉夫而来的客人们。

结语

1983年1月6日,杨勇上将于北京病逝。他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都为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即使是在生命的尽头,他也不忘告诫家人,不要麻烦组织,不要向组织提要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杨勇将军不为名利,坚守本心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让我们致敬先烈,致敬那些为国家民族作出伟大牺牲和奉献终身的前辈。

-END-

【文|周粥】

【编辑|长庚】

0 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