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除夕时分,家家团聚,处处欢歌乐舞,一片热闹祥和。然而,在洪武十五年的这一除夕夜,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却独自一人于宫禁之内守岁。
一琢磨这会儿百姓们家家户户都在团聚呢,朱元璋心里头空落落的。他拿定主意,换上平常穿的衣服,悄没声儿地走出皇宫禁地,去瞧瞧京城的老百姓过节时那热闹的场面。
【一、皇帝的孤独】
朱元璋这辈子那可是历经坎坷,吃了不少苦。他打小家里就穷得叮当响,只能给人放牛讨生活。他爹走了以后,他更是惨得不行,成了乞丐,一边讨饭,一边学着认字。再后来,他去投靠了郭子兴,在马皇后尽心尽力的帮衬下,经过好多年的战火纷争,总算把天下给统一了,创立了大明王朝。
然而,虽说他功成名就了,可内心的孤独感却一点儿也没减少。他心爱的马皇后早在三年前就因病离开了人世,儿子们呢,净忙着算计他的那点遗产。朝堂之上,大臣们都怕给自己招来灾祸,一见到他就吓得哆哆嗦嗦的。这般冷冷清清的景象,好像他拼死拼活打下来的江山,到底不是他自己能完全掌控的。
这一年春节,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思念格外浓烈。想当年,马皇后在世时,最是喜爱过年,总是满脸笑容地忙里忙外,把宫里弄得满是过年的氛围。如今回想起来,那些时光着实令人怀念呐!马皇后还会用心地准备好糕点茶点,亲自下厨给皇帝做他爱吃的菜。
整个宫禁里满是鸡鸭鱼肉的香味,再加上她那各式各样的手工糕点,那味道,甭提多香了!皇帝只要一尝,准会夸赞马皇后的手艺棒极了。马皇后还会亲自把糕点端到皇子们的住处,满脸关切地问他们最近咋样。那一家人欢欢喜喜、和和美美相处的场景,到现在想起来都好像就在眼前似的。
马皇后特别在意皇帝的起居照料。每天,她都亲自给皇帝洗澡、换衣,帮着梳洗装扮,还反复告诫太监和侍女们得仔细伺候着。朱元璋洗澡的时候,马皇后会在边上放上自己亲手做的可口点心和热茶,接着轻声细语地陪着他;给他换衣服时,她会给皇帝挑出款式最新颖的龙袍,而后亲自帮他穿好、整理妥当。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悉心照料很是满意,也深深感受到了她的深情爱意。
如今回想起来,那样的温馨岁月,也只能留存于回忆之中了。马皇后离世后,朱元璋的内心变得空落落的,寂寞难耐。他多么盼望能够再度体会到爱与关怀啊,然而这都已然化作了梦幻泡影。这一年的春节,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思念尤为强烈。要是她尚在人世,自己肯定能再次享用她的好厨艺,聆听她的柔声细语;肯定能再次享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也不至于如此清冷孤寂了。
【二、城中死寂】
朱元璋悄然溜达到京城的大街上,哪承想这街上行人稀少得很,整个儿呈现出一片毫无生气的模样。为啥会这样呢?原来是朱元璋为防内部出乱子,下了命令,春节的时候老百姓不许出门,街市也都早早地关了门。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只得窝在家里头,一点儿过年的喜庆劲儿都没有。
以往的除夕夜,京城那叫一个热闹。整座城灯火辉煌,到处都飘着年夜饭的香味儿。大街小巷里,贴着红纸的店铺一个挨一个,墙上那画着吉祥生肖的泥塑特别显眼。来来往往的人个个都满脸笑容,手里提着过节要用的东西。小孩子们脸蛋红扑扑的,扯着嗓子喊着要买年画、灯笼。
虽说没啥特别的景物,但那热闹的气氛丝毫不减。大伙都争着在大街上放鞭炮、放烟花呢。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再加上色彩斑斓的烟花,把原本平平淡淡的夜空给装扮得特别热闹。有不少人手里还拿着锣鼓,一边走着,一边兴高采烈地敲着节奏,也加入到这欢庆的队伍当中来了。
一家老小会一块儿手牵着手走上街头,去体会节日的欢乐氛围。 街边有个卖糖葫芦的小商贩,孩子们直勾勾地盯着那色彩斑斓的糖葫芦,做父母的便会买上几根当作节日的礼物。小商贩乐呵着说道:“这糖葫芦甜滋滋的,新的一年也能过得甜甜蜜蜜哟!”
今年呐,原本热热闹闹的大街上,这会儿一个人影儿都瞧不见,到处都透着股子冷清劲儿。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不得不窝在家里头,压根儿就没一点儿过年的那种氛围。
朱元璋心里猛地一沉,这死一般的寂静,让他体味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凉与孤寂。他仿佛瞅见了百姓们那满是失望的目光,脑子里浮现出他们无可奈何地憋在家里的情景,甚至连一声鞭炮响都听不见。
他清楚这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局面,然而他着实无奈。作为君主,必须懂得防患于未然,压制住民众的情绪。唯有严厉惩处,方可保住自己的地位以及国家的安稳。
然而当下的一片死寂,正默默地考量着他的抉择。他猛地发觉,一方土地所养育的民众,同样需要欢乐和希望。他们渴望有能够庆祝的时刻,期盼有能够共同欢笑的契机,这是人的本能需求。他用权力换来的安稳,好像也缺失了一些活力。
朱元璋悠悠地叹了口气,接着毫无头绪地溜达着。或许权力终归没法填补人内心渴望生命活力的那个角落,恰似那些尚未被引燃的烟花,少了绽放时的绚烂色彩。
【三、偶遇知音】
朱元璋来到了一个小衙门跟前。这衙门的门口挂着块牌子,上面写着“左掖府”,此衙门负责掌管皇宫里的各种杂事。
朱元璋推开门走进屋,瞧见里头的残烛光线微弱,仅有一个小吏在那抽着烟,桌上摆着还没吃完的菜肴和酒。
小吏瞅见朱元璋进来了,赶忙起身行礼。朱元璋示意小吏坐下,自己也在其对面落了座,抄起酒壶就猛灌了一大口。
小吏颇为惊讶地瞅着他,朱元璋张嘴讲道:“今儿个是除夕夜,一个人喝闷酒可不咋好。你陪着我喝上几杯,咱一块儿聊会儿天。”
小吏瞅着朱元璋那平凡无奇的穿着打扮,压根儿没意识到眼前这位就是皇帝。他面露难色,言道:“哎……我这是上夜班的,不好走开啊。”
朱元璋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这儿就咱俩人,没人会晓得的。走,今儿个可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咱喝上两杯,也算是给自己的辛苦一个犒赏!”
小吏总算打消了顾虑,也拿起酒壶稍微喝了一小口。没一会儿,两人就变得热络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得火热。
朱元璋了解到,有个小吏叫王顺,三十岁了,在左掖府干杂役的活儿,都干了五年啦。这人老家在挺远的山西,他爹妈还在老家种地呢。他独自来京城讨生活已经十年了,每到过节的时候,就只能给家里寄点钱,自己却一直没回过家看望父母。
听说了王顺的身世后,朱元璋不由得联想起自己的双亲。他叹息着说:“咱来到这京城都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爹娘的身子骨怕是没以前那么硬朗了。身为儿子,着实应该多回去瞧瞧家里人啊。”
王顺长叹了一口气,言道:“这官场的竞争实在是太过激烈了,想回趟家看看父母都难呐。如今我不过是左掖府里一个最小的杂役,挣的那点儿工钱也就够勉强填饱肚子的。要是想往高处爬,谋个好位置,能安稳下来后再回家,那还得等上好些年呢。”
朱元璋沉默不语,他心里清楚,王顺所言不虚。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积攒资历,不少人只得背井离乡,在外闯荡好些年。这便是庞大王朝的运行模式,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打拼着。
“好在今年能在京城这儿过节啦。我原本是打算回家的,可谁让我是刚上任的小吏呢,没办法,只能留下来上夜班咯。不过呢,能守护着皇宫,这也算是挺光荣的一件事儿。”王顺接着说道。
朱元璋听出了他言辞里透露出的那种孤独感,心里不由得一阵慨叹。他瞧着眼前的这个小吏,为了那份责任,舍弃了和家人相聚的机会,只得在冷冷清清的衙门中独自度过这个节日。这样甘愿奉献的精神,着实让他钦佩不已。
王顺不过是个小吏,然而他的心里却怀揣着远大的志向。为了保卫皇宫,就算是在那冷清的节日夜里,他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毫无怨言,只是从容地担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朱元璋能够察觉到,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吏身上,蕴含着一颗充满热忱、乐于奉献的心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不辞辛劳、努力付出的百姓,皇宫乃至整个王朝才得以平稳地运行下去。
【四、君臣暢谈】
那朱元璋也打开了话匣子,讲起自己的过往。他没提自己的身份,只讲自己曾经吃尽苦头,最终算是把事业干成了。然而,他心里头的那份苦楚和孤独,旁人都没法明白。
“我弄丢了我心里头最在乎的那个人,如今身边的人都因为我的这个身份,对我躲得远远的。好些时候,我真盼着能跟你似的,当个普普通通的人,不用扛那么多事儿,还能过得逍遥自在。”朱元璋言道。
王顺听后,沉默了片刻,紧接着郑重其事地言道:“陛下所历经的,平常人着实难以设想。不过,恰是由于您身份非凡,您的存在方可使这国家安稳且统一。臣下虽本事不大,但也期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为陛下减轻些重任。”
朱元璋心里猛地一颤,他好些年都没听到过这般话语了。自从马皇后离世后,朝廷上下都因他猜忌心强,不敢跟他太过亲密。这会儿,一个小官吏的一番真心话,居然使得他那深藏多年的内心防线垮塌了。
他猛地发觉,自己长久以来觉得的沉重负担与孤独,其实并非无法改变。或许真正的关怀与支持,恰恰就在自己未曾留意之处。也许那甘愿付出的心意,以及渴望得到倾听的愿望,在每一个平凡人的心中都有。
在这个除夕夜,王顺的现身,恰似一束光,照亮了他那长久昏暗的内心世界。这使他明白,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其实是相互关联的。正因为有了百姓如同大树般的滋养,君主这如树叶般的存在才能不断延续。
就这么着,两人敞开了话匣子,各自讲述着自己的经历。没留神几个时辰就过去了,天色越来越暗。这时候,王顺表示自己得去巡查一番,朱元璋这才恋恋不舍地起身道别。
第二天一大早,睡梦中的王顺被宫里来的使者给弄醒了,说是皇上要见他。王顺小心翼翼地赶到了金銮殿,一瞅,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坐着的,正是昨晚和他一块儿喝酒的那位。
【五、小吏高升】
王顺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敢情昨晚自己亲近的那可不是旁人,居然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瞧着王顺那震惊的模样,心里挺满意,不过紧接着就展露出和善的笑容。
他宣称让王顺担任左掖府知事,一下子给他连升了十级。在场的诸位官员全都傻了眼,这王顺一个月前还只是个小吏,咋就摇身一变成知府了呢?
朱元璋言道:“王顺整日整夜地勤恳做事,心中装着天下,此乃我最为忠心且热爱国家的臣子!朕登基至今,总算寻到了一个知心之人。”
打那以后,王顺便踏上了他的为官之路,最后做到了兵部尚书的职位,还把名字改成了“杨荣”。每到除夕的时候,朱元璋老是单独把他叫来,和他尽情喝酒,再次感受那一夜的痛快与温暖。
后人每次说起这段传奇事儿,都忍不住慨叹,原来那个严厉的开国皇帝,竟也有这般温柔孤寂的一面。就一个小小的除夕夜,便能让他觅得知音,也能让一个小官员开启自己的人生理想之旅。
朱元璋和王顺的相逢,恰似这漫漫黑夜里闪耀的一束光,点亮了两颗孤寂的灵魂。
在一个除夕之夜,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两个相差甚远的人产生了联系。一个是内心孤寂的皇帝,一个是默默付出的小官,就在这一天,两颗心产生了共鸣。
或许在咱们各自的心底,都潜藏着相同的孤寂与期盼。咱都是这世间的匆匆行者,都盼着自己的存在能颇具意义,都期望能得到理解与聆听。
【结语】
王顺的现身,使朱元璋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另一种模样。他开始懂得身为统治者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也清楚其实自己跟百姓没什么太大差别。权力并非能够全然填满内心的空洞,而倾听与理解才是体悟生命意义的重要法门。
朱元璋的一番倾诉,让王顺明白了自己平淡生活的价值所在。一个人就算奉献的力量再小、再细微,也能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丝温暖。不论何时,只要我们心中存有光亮,彼此就能相互影响,迟早会盼到黎明的到来。
在这个除夕夜里,两个灵魂受到了启发,整个王朝也被温暖所笼罩。当真正的理解出现,特权阶层(privileged)和普通民众之间的隔阂就会消失不见。人间的温暖情谊,始终在不断地积聚和转变,只等着我们去寻觅和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