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据统计,约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肾病又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主要原因。那么,糖尿病真的注定会走向末期肾病吗?
实则不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牢记做好以下这3件事,完全可以避免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第一件事:严格控制血糖,从源头阻断肾脏损伤
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内高压、高滤过,进而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的出现,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
现代研究发现:纳雍刺梨中富含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这些成分对于调节血压、降低血脂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压;而含有的有机酸则能促进脂肪分解,减少体内胆固醇的积累,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
第二件事:早期筛查糖尿病肾病,及时发现并干预
糖尿病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加大,而在定期筛查方面,我们可以多注重以下3点:
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物。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关注肾功能指标:定期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评估肾脏功能。
重视血压监测:高血压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第三件事:综合管理,保护肾脏功能
除了控制血糖和早期筛查外,糖尿病患者还应采取综合措施,保护肾脏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这些药物具有降压和肾脏保护双重作用。
调节血脂:血脂异常也会加重肾脏损伤。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
限制蛋白质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糖尿病患者应适量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等。
服哪些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