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时遇到暗黑时刻?荣宗敬这样看:不吃苦中苦,哪来人上人

江南明月照历史 2024-12-06 17:44:51

民国时期江苏无锡出了一对在历史上大放异彩、被人称为中国的“面粉大王”和“纺织大王”的兄弟,他们创办了一个庞大的工商业帝国,成为了中国的首富。

这两人就是荣宗敬和荣德生,他们出身于无锡西郊荣巷的一个普通家庭。

很多人看到了他们在镁光灯下光辉灿烂的形象,却没有看到,他们成功之前也曾经历过人生的至暗时刻。

一、无锡虽然是一个文豪辈出的城市,但荣宗敬并不是一块读书的材料,才14岁他就坚定地表示不想再念书了。

1887年14岁荣宗敬永远地告别了荣氏家族办的私塾,——他辍学了。

父亲荣熙泰连夜从广东赶回来,看到荣宗敬坚决不要再读书,只好唉了口气,接受了儿子不是读书的料这个现实。

荣宗敬跟父亲说:“我要去上海打工,要去闯闯上海滩。”

为什么荣宗敬要选择去上海

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当时无锡人外出闯荡,第一选择就是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这个都市离无锡只有120公里,上海城里充满了说着吴语的无锡人。

钱钟书在他的文章中说,如果你在上海看见了打铁的、磨豆腐的、抬桥子的人,不用问,基本上99.99%的都是无锡人。

荣宗敬从荣巷东浜小小的码头坐上了细阿胖家的信船,小船经过梁溪河、大运河,一路过苏州、经青浦,很快上了黄浦江码头,上海到了。

按父亲的介绍,荣宗敬进了一个无锡熟人在上海开的铁锚厂里做打铁的徒工。

注:3年后荣宗敬的弟弟荣德生也辍学,追随着哥哥的脚步来到了上海。由此看来,荣德生家族的人,在读书方面天分都是比较差的。

二、小小无锡少年第一次勇闯大上海滩,没有想到却差点搭上一条小命。

1.帮老板娘洗内裤,这让男子汉荣宗差点崩溃。

荣宗敬那时候还身体瘦小。说到有没有什么特长,如果打算盘也算的话,那荣宗敬最骄傲的才能就是双手能打算盘。

荣宗敬家中最不缺少的就是算盘,因为父亲荣熙泰一直给朱仲甫做账房,计算工具就是算盘。这是荣宗敬家里的人吃饭的本钱。

当然,荣德生也可以双手打算盘,这应该是荣熙泰自小就对兄弟俩的“家传”教育。

但铁匠铺要的是打铁的学徒、不用支付薪水光管饭的“男佣”,不需要记账的会计。

所以荣德生的第一份职业是打铁,兼职给老板娘天天倒夜壶、做家务、打杂。

14岁的男孩子对这份工作很不满意、心理很抗拒,在家中,他是一个宝贝,别人帮别人倒尿壶,就是衣服也都没有洗过一次。

有一天,坐满月子的老板娘将一盆自己的内裤、小孩子的尿布放满了几大盆,然后喊来荣宗敬用不容违拗的口气说:“汰忒!”

让一个怀揣着梦想闯上海滩的“男儿”做这些事情,荣宗敬觉得自己被深深地侮辱了,内心一瞬间就彻底地崩溃了!

他站在原地足足有5分钟没有动弹一下。

但很快老板骂人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勿汰勿要紧额!不想做了?闯上海滩的人勿要比蚊子还多啊……”

这一刻荣宗敬明白了当年韩信从别人胯下钻过去时的心情......

小小少年根本没有任何别的选择,只得艰难地弯下了腰...端起那几多盆女人的内裤和小孩子的尿布......

这事当年三毛也做过,张乐平并没有骗我们。

2.三年没有吃过一次饱饭,但荣宗敬却持读完了一部《范文正公集》。

在人家的屋檐下,荣宗敬明白了生活并不能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明白了自己当初决绝地离开私塾,是多么的错误。

吃饭的时间到了。

但是要等老板一家人先吃,然后是上等佣人吃,最后才是学徒的荣宗敬蹲在饭间外面吃吃(为, 有资格上桌吃)。

轮到荣宗敬吃饭时,不是菜没有了、就是饭不够了。偶尔有一次饭还多点,但还刚想盛第二碗时,老板娘就目光直视着他干咳嗽,那眼光像手电筒一样向他直射过来。

荣宗敬后来在跟长子荣鸿元聊天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我太饿了,就故意装着没听见老板娘的干咳嗽又添了一碗饭。那老板娘立马直接就拍了桌子,一阵訾骂像潮水一样要把我淹没。”

这1年的学徒生涯,竟然从来没吃饱过一顿饭,这就是荣宗敬的深刻记忆。

3.荣宗敬得了伤寒病,几乎就要死了。是母亲石太夫人不怕感染给自己、亲自到上海把他接了回来、救了回来。

有一天荣宗敬出街回来,突然发起了高烧:腹部肿胀、脉搏缓慢。老板和其他伙计也都没有人理他。

熬到了第二天早晨,荣宗敬发现了自己身上全是满满的鲜红色的斑疹,开始惊慌起来:“坏了,我得了伤寒症了!”

什么是伤寒症呢?现在的人差不多都不知道了。

伤寒症简称瘟疫,这是一种能迅速传播的疾病。当时的医疗条件还没有办法有效救治,人只要得了伤寒病,如果想活,那就只有看上天的态度了。

店里的人个个躲开他,再没有人来理他。

“我要死了吗?不啊,我才十几岁、我不想死啊......”

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小小的荣宗敬坚持着撑起自己软得像一团烂泥巴的身子,给母亲写了一封求救信。

为什么不给父亲写信呢?因为当时荣熙泰正在广东给别人打工呢。

荣宗敬的母亲姓石,是一位娘家在无锡山北的能干又贤惠的妇女。石夫人接到了 儿子的加急救命信,那是心如刀割。她连夜雇船到了上海(那时候还没有火车、汽车和轮船),又当机立断把儿子抱起上了船。

石夫人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救活儿子;就算要死,也要与儿子一起回到无锡,死在自己的家中......

荣宗敬重病的日子里,母亲石氏时常烧香向神祇祈求,自己七七四十九天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

奇迹终于出现了,已经死了90%的荣宗敬在母亲的照顾下,竟然又活了回来!

后来为了纪念伟大的母亲,荣宗敬在梅园里专门建了一座“念劬塔”。

三、“大上海滩,我荣宗敬又回来了!”

大难不死,荣宗敬应该像一般人一样、应该老老实实地呆在无锡过生活了吧?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恢复了4个月的身体后,小小的荣宗敬竟然再一次坐上了无锡荣巷东浜码头上的小船,又一次来了到大上海。

这一次,上海没有再欺负、考验这个小小的无锡人。

荣宗敬没有再回到那家铁匠铺,他经人介绍进入了上海南市的永安街“源豫钱庄”习业。

生活是公平的,再回上海的荣宗敬在钱庄里苦练算盘、认真记账、用心学习老板做生意的各种经验,当真如鱼得水,没满师很快就被老板信任地让他独当一面开始单独跑街,一时间在上海的南市传为一段佳话。

结束语:大上海是一个非常能锻炼人的地方,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后来之所以能从自己开钱庄发迹起来,与他们各自的上海钱庄生涯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从来打不倒一个坚强的人,只有不够坚强的人才能被自己打倒。荣宗敬学徒的经历,一直到现在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还是有着其现实的强烈意义。站直了,别趴下,我们最终都会迎来人生最绚丽的时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