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强力施压下,巴以最终达成了停火协议,签字落定之后,大量哈马斯成员纷纷走出地道,与加沙难民拥抱欢呼,庆祝战后余生。作为停火协议的一部分,以色列允许每天约50名哈马斯成员前往埃及接受治疗,“最多可有三人陪同,且不必是家属”,换言之,以色列实际上允许每天约200名哈马斯成员出国治疗。
说实话,在完全封锁加沙的情况下,以色列如此善待哈马斯成员,有些让人感到意外,毕竟双方刚刚厮杀了15个月,以军在地表大杀特杀,哈马斯在隧道偷偷放暗枪,杀得昏天黑地。按照这个“惯性”,巴以虽然达成停火协议,以军也没有治疗哈马斯的义务,更何况是“送到国外”去治疗了?那么,以色列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要治疗自己的死对头,等着对方回国,继续和自己“死磕”吗?
首先,是为了尽快实现加沙停火。早在去年7月份,以色列总理访问美国时,特朗普就对内塔尼亚胡表示,务必要在他就任前达成停火。特朗普胜选后,更是多次施压巴以双方,要求在自己就职前停火。同意哈马斯成员出国治疗,显然有利于促成巴以停火,毕竟经过长达15个月的战斗,哈马斯减员严重,大量伤者缺乏治疗。因此,以色列最终同意哈马斯出国治疗,并且允许3人陪同,且不必是亲属。
其次,哈马斯出国远比留在加沙对以色列更有利。不可否认,经过15个月的战斗,哈马斯减员严重,其领导层也基本上被消灭一空,但哈马斯在加沙依然拥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哈马斯留在加沙就是火种,就是旗帜,会发展出更多的哈马斯,这对于以色列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在“杀不绝”的情况下,允许哈马斯以治疗的名义离开加沙,这对于以色列反而更为有利,妥协者可以留,反抗者可以走。
最后,以色列可以腾出手来做别的事情。巴以停火后,有种说法认为,以色列打不下去了,所以才会同意停火,哈马斯上当了;其实这是说反了,以色列还犹有余力,而哈马斯再打下去,就真难说了。加沙停火协议生效之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连续开展军事行动,其目的是蚕食当地巴人领土,阻止巴人独立建国。以色列防长卡茨表示,加沙停火目的之一,就是避免哈马斯给以军“制造麻烦”。
吃一堑长一智,2023年10月7日那场疯狂的袭击,足以让以色列“醒过来”,以色列绝无可能允许哈马斯重新控制加沙,除非哈马斯愿意接受以色列的“改编”,愿意接受良民证的留下,不愿意的可以“出国治疗”。即便如此,以色列也在加沙中部修筑基地,从而切断南北加沙的联系,绝不会允许23年那次袭击再来一次。从这个角度来讲,这轮巴以冲突结束了,而且是以巴人和哈马斯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的。
说明以色列已经控制了周边进出的渠道,如果以色列不同意,人根本进出不了加沙,更不要说武器。预计以色列可能在费城走廊挖深坑截断所有地道。
好像是停火后四十几天才能去治疗,就算是停火当天才受伤,四十几天后伤势也稳定了,要么伤势已经好了,要么已经死了或者残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