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中国六代机刚刚亮相便一鸣惊人,瞬间引爆了舆论的沸点,让美国官方和民间舆论尴尬至极。为什么尴尬呢?因为美国这个曾经发明飞机的国家,至今却在六代机的研发道路上步履蹒跚,甚至传出可能放弃六代机项目的消息。也就是说,美军还在五代机打转,六代机都不一定造了,以后完全可能出现“F-16大战歼36”这种魔幻的场面,难道六代机的竞争已经结束了吗?
其实,美国在六代机领域的探索,真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多年前,美国空军就启动了名为“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的六代机研发计划,就是为了打造一款具备更先进隐身性能、更大航程以及与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的“超级战机”,保持自己在空中全球霸权的绝对优势。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高昂的研发成本、混乱的项目管理、迟滞的技术瓶颈,以及不断更迭的政治环境,美国的六代机计划根本来不及发展,只能眼睁睁地被中国超越。
成本和资金问题,肯定是各种项目的最大限制。据美国军方透露,由于采用了大量新技术,NGAD项目的单机成本已飙升至近3亿美元,几乎是现役F-35战斗机的3倍,堪称史上最贵战斗机。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早就到了快承受不了的边缘了,虽然2025年度军费有8950亿美元,但对这样的烧钱项目,五角大楼也不得不暂停NGAD拟议中的合同签约。
除了成本问题,美国六代机计划还面临着技术标准的模糊和项目管理的混乱。此前,美国在二战后发展的战斗机,都有着明确的需求标准和技战术性能,也就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而美国六代机自始至终在定义、战术理念、性能指标上都模棱两可,根本让研发人员无所适从,这样项目还怎么协调一致地推进下去呢?此外,美国海空军对六代机的需求差异,更是“既要有要”的典型,海军强调舰载兼容性和对海攻击效能,而空军则更关注空优作战,这种分歧早就让F-35难产过了,又要在六代机项目上再斗法一次,真不知道美军方是如何协调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得益于制造业、材料科学和无人机技术的长足进步,中国在六代机领域的进展异常顺利。歼-36采用无尾设计,隐身性能大幅提升,并配备了先进发动机和人工智能系统。中国在研发过程中目标明确、标准清晰,使得项目推进有条不紊。此外,中国在六代机研发上的低成本优势显著,得益于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成本,无人机技术的领先也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
这下轮到美国着急了,随着中国六代机的成功首飞,美国空军正在面临巨大压力,不仅需正视中国领先地位,还需在有限军费中腾出资金支持研发。不过,就算美国内部达成一致,但还是面临成本过高、技术标准模糊等多重困境,估计NGAD计划以后也还是大概率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