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作诗带红唐朝八个“酒鬼”,李白作为他偶像,为何排倒数第三

执笔读春秋 2024-08-09 23:32:43

古人常说:“文人相轻。”越是有才华的大文豪,越是容易轻视别的文人。但是杜甫却是个例外,因为他生平最欣赏的诗人,正是与他同时代的李白。

安史之乱以前,杜甫曾多次写诗表达对李白的仰慕之情。后来,李白卷入永王叛乱,身陷囹圄,杜甫因疑心他已遇不测,难过得半夜从床上爬起,瞪大眼睛,凝视月光下的屋梁发呆。

在杜甫的心目中,“白也,诗无敌”。当时的唐朝,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像李白那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人了。

杜甫与李白,一位是诗圣,一位是诗仙。那么,作为唐朝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感情,是否真如民间传说中那般深厚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的理由是,杜甫在天宝年间创作了《饮中八仙歌》。在这首诗中,杜甫描绘了八位长安名人的醉态,其中李白位列“倒数第三”。

既然杜甫最欣赏的同代诗人是李白,为何他在写此诗时将李白排在了这样一个位置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并非依据文学成就来排序的。

那么,杜甫笔下的“饮中八仙”究竟是哪八位,他们的排序标准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先一同回顾《饮中八仙歌》的原文,再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饮中八仙歌》赏析

《饮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诗歌提及的八位醉酒的名人分别是:贺知章、李琎(汝阳王)、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

“饮中八仙”之首,就是大名鼎鼎的贺知章。他曾在唐朝担任宰相,是当时的诗坛领袖,文坛地位极高。

青壮年时期,贺知章行事稳重,但是晚年却变得放荡不羁,这与民间八仙传说中的张果老有些相似,都是晚年得道、行为洒脱之人。

根据《新唐书》记载,贺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每醉,则属词,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

有一次,贺知章醉酒之后眼花,竟将马骑进了井底,这一则趣事被杜甫亲眼目睹并写入了诗中。

“饮中八仙”第二位,汝阳王李琎。他身为皇亲国戚,却沉迷于酒中,不务正业。路上偶遇运酒车都会流口水,甚至曾请求皇帝将他的封地改至酒泉,可见其对酒的痴迷。

汝阳王李琎的形象与民间八仙传说中的“曹国舅”有较多相似之处,都是身份尊贵却追求世外享乐之人。

“饮中八仙”第三位,李适之。李适之是唐朝宗室成员,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天宝年间,他曾担任左相,后来因为与李林甫争权失败,遭到罢黜。

根据《旧唐书·李适之传》记载,李适之为人随和、大气,爱好宾朋聚会、宴饮,喝一斗酒都不会醉。这与民间八仙传说中的钟汉离,有较多相似之处。

“饮中八仙”第四位,崔宗之。他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三房,是名门望族的公子,宰相之子,相貌英俊,玉树临风。即便是醉酒之时,其风采也令人赏心悦目。

崔宗之曾任朝中御史,但是因生性狂放不羁,藐视权贵,常“白眼向青天”,最终遭贬谪至金陵,下落不明。

崔宗之与民间八仙传说中的“蓝采和”相呼应,蓝采和手持花篮,其清逸脱俗的少年形象与崔宗之颇为相似。

“饮中八仙”第五位,苏晋。出身官宦之家的苏晋,也曾是朝中大臣。他平时对外宣称自己好佛,喜欢在家中修禅,但是同时又酷爱饮酒,因此身上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气质。

苏晋与民间八仙传说中的韩湘子颇为相似,韩湘子虽以书生形象示人,但同时又兼具神仙的气质,其形象正好卡在“出世”与“入世”之间。

“饮中八仙”第六位,李白。李白好酒,天下闻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典故更是无人不晓。李白才高八斗,手摘星辰,风流潇洒,当时无人能及。

李白放浪不羁的形象与民间八仙传说中的吕洞宾,倒有几分相似。吕洞宾虽在八仙中的排名不高,但是在道教中却被誉为“吕祖”,其名气远超其余七仙。

“饮中八仙”第七位,张旭。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草书的开创者。他醉酒后泼墨创作,举止狂放。

张旭甚至曾在王公大臣面前脱帽露顶,全然不顾礼节。他的形象与民间八仙传说中的铁拐李相呼应,虽外貌不扬,但才华横溢。

“饮中八仙”第八位,焦遂。焦遂乃是市井布衣,平时言语不清,但是一旦酒酣耳热,便雄辩滔滔,语惊四座。

焦遂对应的是民间八仙传说中的何仙姑,民间关于何仙姑的传说众多,说法各异。有人赞她美艳绝伦,也有人称其貌不扬。

清人收集的民间传说《广东通志》记载她:“生于唐开耀年间,紫云绕室,顶有六毫。四岁能举一钧。”

原来何仙姑幼时头顶仅生“六根毛”,却能四岁举起三十斤重物,被戏称为“举重妖精”。在为人方面,除了孝顺之外,并无更多记载。

二、杜甫对饮中八仙排名的依据

看完了八个饮中仙的简介,想必大家已能理解杜甫为何如此排位了。杜甫在给他们八人排序时,主要是依据他们当时的政治地位及资历。

在这八人之中,其实身份最为尊贵的当属李琎和李适之,前者为王爷,后者为宗室成员,而且还曾任宰相。但是他们在朝中的资历,以及在杜甫心中的地位,均不及贺知章。

因此贺知章被排在了第一位,李琎第二位,李适之则位列第三。崔宗之出身名门,又是宰相之子,且曾任侍御史,故排在第四位。

苏晋虽为兖州都督之子,曾任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但其出身和官职,较之前几位稍逊一筹,故排第五。

接下来的三位,均为布衣出身。其中,李白因诗名远扬,虽为商人之子无缘科举,但其才华横溢,曾供奉翰林,故排在第六位。

张旭虽“门第不俗”,但具体程度不详,只知其曾任“长史”,故又称“张长史”,排在第七位。最后一位则是名不见经传的焦遂,他作为纯白丁,自然排在了最末。

因此,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在叙事结构上,严格遵循了八人的地位与资历进行排序,而非依据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成就。

结语

杜甫青年时代两度赴长安参加科举,皆因李林甫嫉贤妒能而败。因为仕途坎坷,所以他只能以诗泄愤,写下了诸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千古名句。

自天宝至安史之乱前,杜甫目睹唐政腐败,特意选取八位当时的名士入诗,通过记录他们的醉态,描绘出天宝年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精神风貌,成就了杜甫“诗史”的第一序章。

诗中生动刻画了天宝年间的政要与各路文豪们的醉态:文坛领袖与亲王借酒消愁,中坚力量忘忧于酒杯,李白等高人则超脱酒中,焦遂等民间奇人则借酒言志。

诗中的李白作为杜甫的偶像,虽非首位,亦非末席。尽管排在了第六位,但是个人魅力却丝毫无损。

参考资料:

《诗与酒——<饮中八仙歌>与杜甫在长安的“快意”生活》——《杜甫研究学刊》,作者:孙少华,2017.12.15;

《饮中八仙歌》,作者:杜甫,唐朝;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