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的射程不够,年轻专家却说泄燃料可解决,钱学森欣喜:好极了

执笔读春秋 2024-07-24 00:02:11

搞导弹研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基础工业薄弱,想在工厂里造个合格的螺丝钉,都得费老大劲儿了,更别提造出导弹使用的精密零件。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面对西方的全面封锁,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想要自主研发出核弹简直是难比登天。

然而经历了百年战乱,国人深知“落后就要挨打”道理。大家伙再也不想忍受别国欺凌了,于是为了咱们的国防安全,所有人都盼着——咱们能尽快研究出自己的导弹。

一九五六年,我国的第一个导弹研究部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在钱学森等导弹研究专家的牵头下,我们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导弹研究工作。

第二年十一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东风一号”是在苏联P-2导弹的基础上仿制而成,换句话说,就是这一型号的导弹,用的事实上是相对落后的技术。

五十年至六十年代初,正是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当时苏联人曾在国际上叫嚣着要对中国使用核弹,中国为了自保,于是决定开始研究东风导弹的升级版。

这一次我们没有苏联专家的帮助,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在耗费四年的光阴后,中科院的导弹专家们,终于研制出了“东风二号”,并决定在一九六四年夏季在酒泉基地进行试射。

不料到了试射的当天,由于气温超过了四十度,导弹的燃料产生了“气化”现象。遇热膨胀后的燃料使导弹的重量发生了改变,于是导弹射出后始终无法命中目标。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知情的朋友可能会想:既然天气太热试射不了,那不会等到天气转凉再做试验吗?

可是导弹是要在战场上使用的,它必须适应所有的天气状况。敌人来侵略中国时,可不会专门等到天气转凉。于是又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导弹试验一次不成功就多搞几次嘛。

然而当时国内的经济状况很不好,全国六亿老百姓都是勒紧了裤腰带在过日子,导弹基地每一次试射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多搞几次试射就会浪费掉大量的金钱。

导弹专家们不想浪费国家的经费,于是急忙召集了科研工作人员商讨“补救方案”。可是大家闭门开会,连着奋战了好几天,却始终拿不出一套解决方案。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指挥团队又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这一次扩大会议,把参会人员的标准作了降低,于是就有一个小小的中尉军官也进到了会议室。

那个时候,第五研究院的人都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小小的中尉,把东风二号的燃料问题给解决了。就像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作者茨威格说的那样:

历史上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往往只产生于短暂的灵感觉爆发之间。

这一次灵感的爆发,源于一个三十三岁的中尉,他的名字叫王永志。当时他在五院的专家们一致主张给导弹再“增加燃料”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应当减少“东风二号”的燃料。

王永志这一提法,让在场的所有人大吃一惊。本来按照正常的逻辑,大家都觉得导弹打不中目标,是因为发动机的动力不足。

发动机的运作是靠燃烧燃料来完成的,既然它缺少动力,那就应该给它增加燃料才是。但是增加燃料会让导弹本身的重量增长,更加不利于导弹命中目标。

于是王永志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调整导弹燃料中的酒精占比。原来,导弹的燃料成分里面是含有液态酒精的。

这些酒精遇到高温天气会直接“气化”,体积膨胀给导弹燃料箱的内部增加压力。假如导弹发射出去后压力过高,就会造成一部分燃料通过“安全阀”被释放掉。

那么,导弹内的燃料就不够用了,自然也不能命中目标。万一燃料箱在使用中因为压力太大发生了故障,有可能还会发生安全风险。

王永志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减少酒精占比。他提出,可以通过数学方程精准地计算出了酒精与其它燃料最合适的比例,让“东风二号”试射成功。

然而王永志这个说法,当时在场的部分专家并不完全赞同。一是因为他当时才三十出头,还太年轻,二是因为搞导弹研究,这个事所有人都没有经验,也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

再加上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导弹试射一次是要花很多财力的,所以老专家们当时不敢贸然同意。后来钱学森在北京听说导弹试射出现了问题,急忙赶到酒泉。

王永志得到了消息以后,鼓起勇气敲开了钱学森的门。钱学森听了王永志的方案以后,欣喜地说:“好极了!”那么,钱学森当初为什么会力排众议,采纳王永志的方案呢?

原来啊,这位王永志可不简单,他其实是我们国家五十年代末,派到苏联专门学习过导弹技术的“独苗”。

王永志一九三二年出生在辽宁,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父母因为时常受人欺负,就想让儿子长大了去当个警察,于是就在他六岁的时候,把他送去上了私塾。

刚读书的时候,王永志连个大名都没有,教书先生发现他有志于读书,所以才给他起了“永志”这个名字。

一九五二年,二十岁的王永志考进了清华大学,当时学的是飞机制造专业,想给咱们国家造大飞机。

后来中苏签了一个协议,苏联答应帮我们培养一批能造原子弹、导弹的留学生,王永志就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送去苏联学习导弹技术的中国人。

苏联人让王永志学导弹技术,条件很苛刻,规定上课做的笔记必须交给苏联人保管,不能带出去;他想要复习功课,就要打报告先取回笔记,复习完了还得归还。

王永志当年在苏联上课,学习知识几乎全部是靠死记硬背,结果反倒让他练成了一个“好记性”。

后来在“东风二号”试射的时候,专家们一开始不敢相信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是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吗,可是王永志的记性就是比“烂笔头”还要强。

解决了“东风二号”燃料的问题以后,钱学森就留意到了王永志,后来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学生来培养。

再后来我们国家要研制洲际导弹,钱学森推荐王永志当上了“总设计师”。一九九二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搞科研工作,不只要有学识,还需要有科技创新的能力。王永志经过多年的潜心学习,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早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但是他并不满足于照搬别人的理论。

导弹内的燃料的性状发生了改变,于是从安全阀里泄出去了一部分,导致导弹不能射到指定地点,加燃料看起来是一个“好主意”,事实上却是一个多耗能源的“笨办法”。

王永志运用逆向思维,另辟蹊径解决了这个难题,这让钱学森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身上似乎蕴藏着的无限潜力。

从那以后,钱学森着力培养王永志。王永志这种敢于挑战常规、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不但帮助他自己解决了技术难题,更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创新、发展,树立了一个模范榜样。

2 阅读: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