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融汇】杨玉珠:笔墨酣畅大气昂然

艺术视界 2024-06-20 10:54:17

杨玉珠老师是山西人,在他的作品里有着典型的燕赵气质,太行性格,面对太行山的一切,无论是高大的山峰还是幽深的峡谷,流淌的小河,还是满山坡的松林,村落庭院,在杨玉珠老师看来,最使他动情的,始终是那里的山,那里的水,还有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给了他无穷无尽的艺术之源,翰海书艺上下而不断求索。

书画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人们学习书画,有净化心灵、驱逐邪俗之气、提高审美素质的作用。人们在欣赏书画的同时,对于书画的美,或沉雄豪劲,或清丽和婉,或端庄厚重,或高逸幽雅,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嗜好为之提高,渐渐的将审美水平提高,更懂美,更爱美。

唐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松茂百龄难道寿 鼠生双翼即称福》

今欣逢盛世,艺事隆兴,文化繁荣,杨玉珠老师与时俱进,生活还须几多遐思,对于艺术,杨玉珠老师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纵观中国书法艺术,历来有多种表达形式,进而决定其艺术风格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杨玉珠老师深入传统,学习笔墨,常出新意于法度之外,寄妙理于豪放中,习书几十余载,依然笔耕不辍,书为心声,作品即人品,读他的楷书,笔笔送到位,周全而得体,通篇格调一致,便可知其为人诚信,识大局,懂细节,不越位,知谦逊。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美的事物,必不止于悦目,更在赏心,观杨玉珠老师的作品,既有与他出生地禀赋相锲合的那份灵韵又有着自己的风格,虽取法高古,而又不囿于一家之法,艺术是一种以美为形式的特殊的文化,是通过审美作用于人的,观杨玉珠老师作品,笔流畅洒脱,如行云流水,既精到细腻又不失矫健刚劲;节奏把握快慢自如,收放有度,足可窥其内心淡定从容;其楷书结体又偏于修长,更显得气息醇正,给人一凭栏临风的意象,远近得所,上下适宜,通篇浑然一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极具收藏价值。

白居易 《对酒五首其四》 唐钱起 《暮春归故山草堂》

初观杨玉珠老师作品,给人一种精穆端庄之感,这也是在书法探索的道路上杨玉珠老师带来的人生境界的综合体验,在他的笔下,刚劲雄厚,线条流利,轻重有效,铁画银钩,秀丽典雅,豪情奔放,潇洒灵动,推陈出新别具风格,虽以古为师,但他并不拘泥于古法,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其作品中不断注入清新的时代审美需求,这无疑让我们对于杨玉珠老师未来在艺术的道路上能达到的高度多了一份期盼。他书法出于深厚的传统功力,他的书法又入于文人的心境,书法的表现形式传递文人的意趣,表象与内涵,互生奇妙、熠熠生辉。

他新创作的书法作品,心情感觉说不出的舒服与高兴!其作品行笔流畅,衔接到位,配合默契,跳跃飘逸,补白与浑厚搭配,左右与上下呼应,主次宾客相佐,浓淡与阴阳合参,方圆与宽窄交替,错落与规正适宜,旋转与翻飞共鸣,起笔与落笔默许!

宋蔡襄 《吉祥院赏花》 唐祖咏 《终南望余雪》

艺无止境,书法更是寂寞之道,在书法的探索中,他不断自我超越,自我完善,他也乐在其中,这也是他的探索精神和书法价值的所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屡见锋芒,其书法的功力常见报端,且不张扬的诗词更是陋室朝堂都齐案上。长劲的书法大功被誉古书之成,遂自立书林而无回首之心,被书法界所厚爱。

中国艺术向来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对间接经验的吸取,而行路正是体验,感受,再沉淀的过程,相信在将来的艺术追求中,杨玉珠老师会引领观者进入一个更为怡美的书法意境,杨玉珠老师在努力,我们期待之,亦祝福之,最后,祝愿杨玉珠老师在真放与精微的结合上,开阔出更广阔的天地。

(文/金句)

艺术家简历

杨玉珠,男,1953年生,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人。1968年参加工作,1971年参军。1974年退役后长期从事工业和金融管理工作,系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牛津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海南书画艺术网签约艺术家等。出版文学作品《杨玉珠诗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新闻作品散见于长治日报,山西经济报,山西审计,山西农民报,山西日报,中国城乡金融报,金融时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以及市以上电台、电视台;小说《尧村的项目》获长治日报和长治市作协举办的文学大赛二等奖;诗歌《故乡抒怀》获“精卫鸟”地方文学季刊举办的诗歌大赛一等奖;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性书画大赛金奖和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中国书画五百强一等奖、全国两会重点推荐书法家、最适合居家收藏作品一等奖;2022年又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书画大赛金奖和全国第二十二届“庐山杯”书画大赛金奖等等;2023被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等单位授予“人民书画家”光荣称号;作品被选入《新中国当代美术图史》、清末——2022《中国近当代美术图史》等多部书画集以及《中国邮册》和《国际邮册》;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报道等均有报道。其事迹还被收入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艺名家成就大典》。

作品欣赏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