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为何留下功臣?因为他要把汉帝国刘氏企业改为股份有限公司

小南聊历史 2023-05-15 21:42:29

在历史上,光武帝刘秀是为数不多没有杀害其建立者的皇帝。刘秀这辈子都有一个信条,那就是不追究他们的责任,除非他们造反,否则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刘秀本就是个心慈手软之人,再加上这些老乡和同学的支持,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让他背叛自己的朋友,杀了他们,他做不到。(刘秀在《打金砖》中杀死了一位有功之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当然,在政坛上,也是要有德有德。一位领导人若过于一本正经,他的权力是否会遭到质疑?自己的部下,会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历代皇帝的难题,但刘秀却丝毫不在意,他的谋略,他的战功,他的人脉,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军事才能,他的德,他的英俊,他的一切,都是刘秀一手策划的,他的计划,也是由他来实施的,让刘秀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就是最好的人选!这就是一种淡定,一种高高在上,却又无所畏惧的淡定,这样的淡定,让他不用担心文武百官会反抗,文武百官也不会反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就算有通天彻地之能,也不会比刘秀更强,因此,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听着。

从这一方面来说,刘秀要远胜于其祖先刘邦。刘邦麾下的诸侯,比如韩信,英布,彭越,周勃,陈平,樊哙,这些诸侯,没有一个是好惹的,所以刘邦自从登基以来,就没有一天是太平的。就像叶适在北宋时说的那样:“光武之能,是以气势服人,高祖之能,是以气势压人。”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因此与刘邦相比,刘秀对于“功勋”的管理,则要容易得多,也就是“以功立国,以文立国”;等他们打下江山之后,就让他们退休,封赏他们的爵位,剥夺他们的兵权,只有遇到重要的事情,他们才会被召集上朝,就好像是今天的政协一样。偶尔有一些人犯了错,刘秀也会视而不见,保护和宽容他们。每当有四面八方的人前来朝拜,刘秀都会优先奖赏那些有功之人,让他们享受。我们有福同享!

上一任刘邦的爵位已经是相当阔绰了,他册封了一百四十余名有功之人,封地更是超过了一万亩。但与刘秀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刘秀封赏的功臣、降将、外戚和亲眷共有五百四十七人(包括功臣三百六十七人),封地之多达到六州(贾复),四县(邓禹),吴汉),三县(冯异),二县(耿弇),岑彭),每县封地之多也不过一万余人而已。当然,但是刘秀认为,“古代亡国,都是因为昏庸,从来没有听说过,在土地上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最后被毁掉的。”事实上,他的想法是将整个东汉王朝变成一个股份制的企业,那些开宗立派的前辈,在打下江山之后,可以继承他们的股份,继承他们的权力,然后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来治理这个国家,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将国家和士族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成为一个强大的保护伞。这也是为什么后汉王朝能在这么多年轻的皇帝中屹立不倒,屹立不倒的原因。哪怕是到了东汉末期,依然有窦武,邓芝,马腾,耿纪,来敏,伏寿,这些汉初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依旧在为光复大汉而奋斗着。

从这一点上来说,刘秀确实是个难得的君王,可以说他是个知恩图报的君王。只要是对他有贡献的官员,他都会记在心里,不会忘记。就拿贾复来说,他虽然英勇善战,但因为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所以他的功劳并不明显,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但刘秀说:“我知道贾君的功劳。”

从刘秀的角度来看,贾复这一辈子,虽然受伤不轻,但几次险死还生,险些为了国家而死,据说他曾经经历过“盘肠大战”,虽然有些夸大,但也说明了他的悍不畏死,但他为人豪爽,沉默寡言,讲究节操,维护自己的声望。对于这种典型的劳苦功高的人,刘秀自然是要给他一个丰厚的赏赐,六郡的土地是耿弇和岑彭的三倍,是汉朝历代侯爵中最大的一位,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让一个诚实的人受到损失。

刘邦依战力高低而封诸侯,刘秀则依亲厚而封诸侯,这是时代的发展呢,又或者是时代的变迁呢?不管怎么说,东汉都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朝代。

刘秀在赐福的时候,还下了一道旨意,警告他们:“恩将仇报。吾将有大功绩,有大功名,当如临深渊,如踏薄冰,战战兢兢,日复一日。而且,他们也是忠心耿耿,不需要刘秀下令,他们就把手中的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并且教导他们要忠心耿耿,将家族传承下去。至此,中国古代的士族制度正式形成,并在汉、唐之间展开了长达几百年之久的贵族阶级。

换句话说,刘秀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证明了他与其他皇帝的区别。别的皇帝都是把各种各样的职位和军事权力,就好像是把战利品分给了有贡献的人,再把他们当成了小偷,用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才把他们收了回去。而刘秀,则是给了他们高官厚禄,尊荣华仪,换取了他们对军队的控制权。

刘秀为了保护自己的臣子,巩固自己的皇权,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职位越高,执掌越低。像是掌管军事和政务的大学士,还有负责监督百官的大学士,都是最低等的官员,俸禄也就是一千石左右,最多也就是个小官员,对皇上只有恭恭敬敬的份。至于三公,大多是有功劳的大臣,或者是著名的学者,他们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崇高的地位,但他们的权利都被削弱了,而且他们不参与任何管理,所以他们的工作越多,错误也就越少。这便是刘秀作为一国之君,所展现出来的手段了。

除了这一点,刘秀的另一手,便是与那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世家,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婚姻。如此一来,武将的儿子和儿子都成为了刘家的女婿,武将的女儿也成为了刘家的儿媳,如此一来,武将和武将就像一条绳索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网络。可以说,这是刘秀在治理上,最大的一次创新。

在此,我们可以说一句,建武时期,军部的政局格局。有一天,刘秀在宴会上和大臣们聊天的时候,突然说:“大臣不遇,何以封爵?”

时势造英雄,时势造英雄。若不是王莽谋反,如今的天下豪杰,如今何在?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一群有功之士,瞬间就有了谈兴。邓禹第一个回答:“微末才疏学浅,当为州府学士。”刘秀微笑着说:“微末才学,何必谦虚呢?卿邓氏子,以你的志行,岂能不成为一名功臣?其余的人也都一一回答,到了马武的时候,他道:“我以武勇,可以做县令,缉捕强盗。”马武本绿林英雄,虽为达官贵人,但仍是一副好色之徒,爱喝酒,爱说笑,在众将军中颇有威望,刘秀便打趣他说:“你既能喝酒,又能逞英雄,何必去当强盗,免得被大人捉拿。”众将军都笑了起来。

似乎,刘秀和文武百官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权利而疏远,反而因为文武百官的关系,而变得更亲密了。在后汉王朝,君主们往往把亲情和友谊放在了朝廷的前面,如同在其丑恶的本质上蒙上了一层温暖的面纱。刘秀开创了一种新的政体,为后世的唐宋所用,但这种政体要求君王拥有强大的掌控力和安全感,难以复制,就像宋太祖的“举手投足间的权柄”,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与刘秀远有天壤之别。

0 阅读:7

小南聊历史

简介:不讲虚的,只讲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