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通过无为手段,达到无不为之目的”吗?

问道化鸣 2024-09-29 22:21:14

是,也不是。说它是,是因为“无为”的确是“无不为”的前提和条件,“无不为”是“无为”的目的和效果。说它不对,是因为“无为”和“无不为”的行为主体不明确,容易产生误解,以为一个行为主体只要“无为”,就可以收到“无不为”的效果。

任何行业的人,即使他是侯王,他的“无为”,也不可能“自己”实现“无不为”之目的,更不用说一个打坐参禅的修者。

实际上,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内含两个行为主体,一个是明确的主体“道”,一个是隐含的主体“万物”,是大道“无为”不干涉万物,万物才能实现“无不为”。故云“希言,自然”。

学者们通常只关注明显的行为主体,却常常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潜在对象,比如“道法自然”,人们常常只关注到大道自身的自然,却忽视了大道更为重要的特性是“法万物”之自然,这正如人们对“希言自然”的理解仅限于“道”本身,而忽略了大道的“希言”一样,正因为大道的“希言”,它带来的直接效果才恰是万物之“自然”。

倘若不是这样,那么,“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也就没有了依据。

“无为”的核心思想是权力为民不侵民,“无为”的行为主体是圣人

我们来看老子关于“无为”的论述,分析一下“无为”的实施主体到底是谁(本文只就文本而言,不讨论修者所认定的“无为”)?

第一:有一个很重要的否定词现象需引起注意。整部《道德经》关于“不”“弗”“勿”“毋”等的使用很普遍,大概有300处左右,比如:不尚贤,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兵强于天下,不敢为天下先;能毋离乎?毋以取强焉?视之而弗见,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等等。

所有这些否定性论述,全是关于“无为”的内容,从这些内容中提炼出主题词,那就是:大道或者圣人,以天下人为根基,像慈爱幼儿那样辅助百姓自由发展,不敢以暴力限制和主宰百姓, 给予百姓而不与民争。

同时,道对于万物是清静无为,柔弱不强、处下不上、不争反退的,落实在社会实践上,则是圣人之治以“无为”为根本遵循。

概括起来就是:“无为”的核心思想——权力为民不侵民,“无为”的行为主体是为道的圣人。

第二:关于“无为”的直接论述,更是直接指向圣人。

老子论道得到的基本结论,有时候是通过他塑造的理想执政者“圣人”的行为模式表达出来,这种行为模式是老子以他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比如“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有时候则直接借用“圣人之言曰”,比如“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总之,《道德经》涉及的“无为”都跟大道或者圣人有关,而“无为”的核心在于约束权力,“清静”而不生事,“柔弱”而“不争”,“居下”而不干涉,顺应而“不为始”,“辅助”而不主宰。

可见,“无为”只能是针对居于雄强地位、具有绝对实力的“人主”而言的,普通百姓没有这样的实力。因此,无谓的实施主体是圣人或为道者。

万物具有无所不能的属性,“无不为”的实施主体是万物或百姓

天下万物各具形态,风雨雷电各有其性,“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山高水流,方圆长短……因为不被干涉,故能发如雨后春笋,生有缓急肥瘦,性有酸甜苦辣。若是强行一律,则物性受压,相互倾轧,将恐枯竭。

同样的,若人主因“上贤”而操控人心,因“自是”而为之、执之,动辄“以兵强于天下”,以“天下多忌讳”夺人自由,则天下之人畏首畏尾,有才不得施展,有力无处发挥,如何实现“无不为”?

所以,老子说,权力者要“以百姓之心为心”,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则天下百工,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皆能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天下之人自然无所不为,无所不得,这就是天下人的“无不为”。

所以,老子借“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就是“无不为”的效果。

所以,“无不为”是天下人的“无不为”,也就是说:“无为而无不为”是权力者辅助而不多事,清静而不干涉天下人的自由发展、自主创造,天下之人自然而然地会实现“无不为”。



1 阅读:21
评论列表
  • 2024-09-30 20:31

    无为是说:行为要细分明辨[点赞][点赞]

  • 2024-09-30 08:10

    识神无为,元神无不为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