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乾隆南巡:康熙更重视国稳民富,乾隆更重视享受游玩

霜降诗行 2025-02-20 18:27:34

康熙是清朝的第4位皇帝,也是入关后的第2位皇帝,他当政时面临的形势还很不稳定。

清朝疆域所以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安排了沿京杭大运河的南巡,前后总共在六次之多,主要的目的是调研、掌握第一手的社情,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治国策略。

康熙南巡的目的多重,但是每次南巡都一个必不可少的“重点”,就是他每次都要视察黄河等水利工程,非常重视治水。康熙的六次南巡时间分别是:第一次南巡,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第二次南巡,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第三次南巡,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四次南巡,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第五次南巡,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六次南巡,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时间的前后跨度,长达为23年。

康熙南巡康熙的南巡对乾隆影响至深,所以乾隆也安排了六次南巡。乾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4位皇帝,他接班时,已经是又过了康熙+雍正执政的74年,这时候国家稳定、富强,周边万国来朝,一片歌舞升平。所以乾隆南巡每次虽然也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意义,不过相比起康熙,政治意义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地降低。笼络人心,则成了乾隆每次南巡中最重要的一个行动安排。

乾隆的六次南巡时间分别是:第一次南巡,乾隆十六年(1751年)。 这次南巡,他提前指名要上嘉兴的烟雨楼。第二次南巡,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这一次则在无锡,召见了无锡大学者顾栋高。第三次南巡,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亲临海宁勘察海塘。野史说,乾隆是陈世倌的儿子。第四次南巡,乾隆三十年(1765年)。 在苏州游览各处园林游览8天。第五次南巡,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再上烟雨楼。第六次南巡,乾隆四十九年(1774年)。 再游寄畅园。

乾隆南巡乾隆每一次南巡,江南的江宁府、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必定要去、要留宿;同为江南的常州府,则只留宿过四次,说明常州府的地位不如其它4府。不过有意思的是,乾隆在常州府下辖的无锡县,则留宿了七次之多,并给无锡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还封惠山为“江南第一山”、封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

江南第一山

天下第二泉乾隆南巡前后时间跨度与康熙一样,也是长达23年,平均每4年多一次南巡。南巡意义固然重大。但乾隆每次南巡家人和官员等随行人员就多达2000多人、动用的军兵3000多人,花费超过100万两白银。地方则借接驾为名,大肆中饱私囊,真是劳民伤财。如果乾隆能够轻车简从、微服私访不香吗?说不定还可以在江南来个偶遇,江南可是个出美女的地方。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