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国后的种种“逆流”之中,彭德怀元帅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在冲击的过程之中,曾经被我党所大肆宣传的“百团大战”,也被蒙上了数层谜团。而其中最大的一个谜团,就是百团大战究竟是不是当时彭德怀等人背着中央所发起的?
毛主席不赞同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又一次对日军所发起的大规模进攻,而且也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对日军发起的最大规模的主动进攻。六十多年来,人们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可谓是一波三折,而这一切一切的起因,事实上都源自于毛主席对百团大战最初的态度。
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继续向华北地区挺进,按照当时毛主席的战略布局,八路军需要在敌后建立广泛的根据地,对日军的后方进行直接威胁,进而支援主战场国军的作战。而1938年日军先后攻克广州和武汉后,因为补给线牵扯的太长,事实上已经无力继续在主战场深入进攻。
所以在1939年后,也就是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开始将主战场放在了敌后战场上。与此同时,日军开始对国民党政权展开诱降,双方竟然在反共立场上站到了同一条战线。蒋介石政权在此期间,停发了八路军的军费,而日军与此同时也开始对根据地展开“囚笼政策”。
在两种压力下,根据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问题,但是在如何破局的问题上,毛主席和彭德怀却出现了一定的分歧。毛主席认为目前的关键在于“反摩擦”也就是优先解决和国民党的问题,但是当时“反朱战役”已经打完,彭德怀认为“反摩擦”可以暂时告一段落。
当时国民党对我党主要的攻击是所谓的“游而不击”,我们狠狠的打日军一拳,狠狠的反一次日!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也能够起到破局的功效。然而就在1940年上半年,彭德怀开始准备对日军动手时,毛主席却突然急电要求其先处理“反摩擦”的问题。
毛主席支持百团大战
在“反摩擦”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处理之后,彭德怀继续着手组织对日反攻。而这次毛主席并未对彭德怀的主张有所反对。因为此时发动百团大战,和毛主席的宏观战略已经没有冲突,国民党对延安的隐隐合围已经散去,后方的形势算是暂时安全了。
百团大战的具体过程不再废话,我们直接从另一个层面概述这场战役取得的成果。百团大战无疑打破了日军对我党根据地的所谓“囚笼政策”,同时因为对日军控制下公路网络的大破坏,也极大的降低了日军从我国掠夺资源的效率。
但是最重要的是政治层面的影响,此战狠狠的提振了我国军民的士气和战意,同时打乱了日军诱降国民党重庆政府的计划。此战之后,蒋介石哪怕是有心,实际上也很难真的去卖国了。当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回延安之后,可谓是群情激愤,各界一片欢腾。
在延安的万人庆祝会上,毛主席和朱德亲自参加,王稼祥则在代表党中央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本次战役。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不仅清楚百团大战的计划与发动的时间,甚至还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所以这里也不存在什么“背着”的问题。
要知道百团大战不是打了几天就打完了,而是打了接近半年的时间,整个战役分为多个阶段,如果没有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支持,那么这场战役压根就打不起来!而彭德怀则在自己之后的回忆录上写道:“毛主席当时给我来电,‘百团大战真的太令人振奋了,像这样的战役,能否可以再组织一两次?’”
所以说毛主席对于百团大战的结果,其实也是非常满意的,甚至就连蒋介石听闻此战之后,都是相当的惊喜振奋,还特意给八路军这边送来了“嘉奖令”。但是对于百团大战的缺点和问题,毛主席也是完全的直视,不吝于拿出来好好讨论。
百团大战的缺陷
毛主席认为百团大战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过早的暴露了我党的真实实力。最终迫使日军从华中和华东,分别回调了一个师团的兵力,对我党根据地继续展开长时间的围剿,特别是在太行山区,由于敌人进行所谓的“三光政策”,所以很是有一些损失。
而当时彭德怀和我军的一些高级将领,对于敌后作战的长期性也没有做好一个长期的预估,所以在战役的第二阶段采取了攻坚作战的模式,过多的消耗了我党宝贵的有生力量,毛主席后来对此事也不甚满意。
另一点就是关于此战的宣传问题,毛主席很不满将战役定调为所谓的“百团大战”,在战略上毛主席对于此战没有任何意见,但是按照百团大战来宣传,不就是说我党有着至少一百个团吗?
这么宣传对我们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日军对我们警惕了,调兵遣将的围剿我们。蒋介石对我们同样也警惕,他当时最害怕的就是我党在敌后战场扩大力量,毕竟在蒋介石看来,我党力量的提升就是对于他的巨大威胁。
所以在后来很多讨论中,百团大战总是被毛主席拿出来一次一次的当作教材,甚至是“反面教材”。1945年,彭德怀就因为这场战役被批了一次,那一次还算是客观,彭德怀对于相关内容也坦然接受。然而到1959年,彭德怀和百团大战几乎被批到了一无是处,甚至对整场战役都开始持否定的态度,这多少就有些欠考虑了....
参考资料:
《毛主席在百团大战的前前后后》 刘炳峰
《说不尽的百团大战》 潘泽庆
《百团大战之谜》 刘强伦
《1945年彭德怀挨批始末》 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