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愉悦或哀愁,往往在对比中愈发鲜明。
正如莫言所言:“人类的幸福建立在痛苦之上,美好之所以显美好,正因为有丑陋的衬托。”同理,你之所以感受到某些人对你的善意,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他人曾给你带来的伤害。在鲜明的对照之下,你便能深刻体会到,那些人对你的冷漠与无情。成年人在表达好恶时往往直接而坦率,若有人轻视你,对你不屑一顾,只需观察他们回复微信的方式便可窥见一斑。以下几种回复方式,无疑透露出对你的轻蔑,无需再继续交往:
一:随意应付,让你陷入无休止的内心消耗。沟通的成效取决于回应的质量。无论何种关系,只有认真对待每一次交流,才能让彼此的距离更加接近。若连基本的话语交流和有效沟通都做不到,那么彼此间的尊重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的关系怎么可能长久?有些人,无论你发送何种信息,他们的态度总是冷漠而敷衍,他们的常规做法是:根据心情来回复你。心情好时,随意回复两句;心情不佳时,则将你置之不理。这种喜怒无常的态度,会让你不断陷入内心的挣扎,不禁质疑自己是否犯了错误,或是哪里做得不够好,以至于遭到对方的轻视。实际上,你并没有做错任何事,你们只是性格不合。
二:习惯性的否定与贬低。有时候,那些看似忠厚的人,往往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正如钱钟书所说:“忠厚老实人的恶毒,犹如饭中的沙砾或鱼片中的刺,带来一种始料未及的痛楚。”表面上,这些人看似厚道,实则待人苛刻至极。若他们不喜欢或看不惯某人,便会否定与之有关的一切。他们会用最刻薄的语言贬低你,打压你,对你的自尊心毫不顾忌。起初,你或许会认为他们是出于好意,毕竟“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他们的轻视似乎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难以改变。既然如此,何必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你的存在并非为了取悦他们。

三:公然在群内嘲讽甚至侮辱你。相比于前两种情况,这一种更加直接和明显。他们会在微信群里公然嘲讽你,侮辱你,让你难以下台,甚至不给你最基本的尊重。这表明他们对你的轻视已经到了极致,你再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他们的看法。与其寄望于改变他们,不如尽早清理自己的社交圈,与他们保持距离。因为人无法改变他人,只能选择远离。
结语:宫崎骏曾言:“成长是一场交易,我们用纯真的童趣和未经世事的洁白,换取成长的勇气。”如果有人曾轻视你,或深深地伤害过你,无需介怀。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你已经焕然一新。这样的你,定将在未来的风雨中坦然前行。只需铭记,你没有取悦任何人的义务,你的存在也不是为了让谁满意。你只需为自己而活,其余的交给缘分。当缘分尽时,便结束交往;当缘分断绝时,便断然离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