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市旅行介绍第418篇——山西省.平遥县

怜寒玩转旅游 2025-01-26 08:20:38
平遥县概述

平遥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部,总面积为1253.53平方千米。县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县内最高点在孟山,海拔1962米。河流主要有汾河、惠济河、柳根河、婴涧河、磁窑河、昌源河、官沟河等。

平遥县

平遥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城市。2015 年,平遥古城成功入选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2023 年,在 “5A 级景区品牌传播力 100 强榜单” 中获全国第七名。

平遥古城

平遥县历史

上古时期:相传这里是帝尧的封地,称古陶地。西周时则是“蓐”诸侯国所在地。

春秋战国: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属赵国。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平陶县。

平遥古城

西汉时期:置京陵、中都二县。

北魏时期:始光元年(424年),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县为平遥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从平遥县分置清世县。大业二年(606年)清世县并入平遥县。

宋代建隆元年(960年),宋军进攻北汉,焚烧平遥县城。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进攻平遥县城。

平遥古城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大水冲垮平遥西城墙。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平遥成为晋中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道光三年(1823年),日升昌票号成立,平遥成为全国金融中心。

平遥古城

平遥县古迹

镇国寺:位于襄垣乡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寺院中的万佛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林寺:位于中都乡桥头村双林正街28号,现存塑像多为明代所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林寺

慈相寺:处于洪善镇冀郭村,建于北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城墙:始建时间至少可追溯至周宣王时期,现存城墙是明洪武三年重修,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文庙:位于城隍庙街67号,始建于唐贞观初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文庙

利应侯庙:位于襄垣乡郝洞村,庙内现存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壁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位于卜宜乡永城村,始建于明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虚观:位于东大街109号,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庄文庙:位于岳壁乡金庄村,现存元至清时期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虚观

日升昌旧址:位于古城西大街38号,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城隍庙:位于古城城隍庙街51号,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垣慈胜寺:位于襄垣乡襄垣村,始建于明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干坑南神庙:位于古陶镇干坑村,明清时期的建筑,是当地的一座民间神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垣慈胜寺

北依涧永福寺过殿:位于朱坑乡北依涧村,明清时期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家滩白云寺:位于卜宜乡梁家滩村,明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惠济桥:位于城东办九眼桥社区朝阳路,清康熙十年建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履泰旧居:位于古城书院街16号,是日升昌票号创始人雷履泰的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履泰故居

平遥市楼:位于古城南大街,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政隆福寺:位于南政乡南政村,清代的佛教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则普明寺:位于襄垣乡长则村,明代的佛教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还有东大阎墓群(东汉)、北常普音寺(明代)、东卜宜先师庙戏台(明代)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众多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市楼

平遥县旅游景区

平遥古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保存非常完好的一个明清时期古县城,主要景点包括城墙、日昇昌票号、平遥县衙署、协同庆钱庄、文庙、城隍庙、雷履泰故居、同兴公镖局等。此外,还有平遥灯光秀和《月昇平遥》夜游演艺。

平遥古城

平遥古县衙:位于平遥古城中心,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但现存建筑主要定型于元、明、清三个朝代。最早的建筑遗迹可以追溯到元至正六年(1346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平遥县衙整个建筑群占地约2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县衙之一。

平遥古县衙

此外,平遥县衙还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省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省霍州署、河南省南阳府衙和河南省内乡县衙并称为中国六大古衙。2004年,第十一世班禅访问平遥县衙时,曾赞誉其为“古衙之最”。

平遥古县衙

南大街:也称为明清街,是平遥古城的一条重要街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咸丰六年(1856年),并在民国二年(1913年)达到商业活动的顶峰。南大街街道两侧现存有大量百年以上、独具明清风格的前店后寝式传统老字号和古民居建筑。在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平遥南大街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平遥县西南约6公里处的桥头村.寺庙始建于北魏时期,后在宋代更名为双林寺。双林寺以其丰富的彩塑艺术而闻名于世,现存彩塑2052尊,完好的1566尊,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双林寺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双林寺

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最初的名字是“京城寺”,在明朝嘉靖年间改名为镇国寺,并沿用至今。镇国寺的建筑中,以万佛殿最为古老,至今仍保留了五代时期的风格,是中国佛教寺院中现存的三处五代建筑之一。主要景点包括五代建筑万佛殿、五代雕塑、金代铁钟、元代建筑山门、刘继钦墓志铭碑、三佛楼雕塑壁画等。

镇国寺

平遥文庙: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之一,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大成殿则是在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占地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由前后六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建筑。

平遥文庙

清虚观:始建于唐代,最初的名字是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名为清虚观。总占地面积约为5890.9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龙虎殿、三清殿和殿前的纯阳宫、玉皇阁等建筑。

清虚观

平遥县文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平遥纱阁戏人、冠云牛肉传统加工技艺、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票号、晋商镖局、平遥古灯艺、平遥彩塑、平遥弦子书等。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十二景诗文、平遥凤秧歌、平遥玻璃画艺术、、谭派游身八卦连环掌、平遥錾花传统技艺等。

平遥推光漆器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