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公司的人事要回家生孩子。
于是她手头的一部分工作就暂时由我负责,比如招聘的初步筛选这一块。
说白了就是,在各大招聘后台查看投递的简历,并进行筛选。
最近两个月,我看了大概有300份简历。
终于知道了包括自己在内很多人简历石沉大海,或总是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原因。
下面来谈两个很多人在找公司时,常犯的思维错误。
01.数量比质量重要
有些人投简历时,采取的策略明显是广撒网,也就是批量投简历。
根本不看投递的公司和岗位是什么,才投了简历再说。
实际上,我收到的简历中,这种情况还挺多。
不知道对方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但这样的方法,肯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无论是个人找工作还是公司找人,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高的匹配度。
所以,不是个人优秀,就一定会被心仪的公司所青睐;
也不是个人不优秀,就一定会被心仪的公司所淘汰。
发布在各大招聘平台的任职要求和岗位职责,通常都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描述。
发布的招聘要求一般都是通用的岗位描述,而针对各个公司的具体要求并没有直接写上去。
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通过求职者的简历来进行筛选。
拿我们公司来说,我们在招聘业务员时,除了对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有要求。
领导对应聘者是否有个人独特的想法、清晰的思路也十分看重。
我在查看简历时,如果应聘者在描述工作经验时,
恰好符合以上几点,那么他的简历就会被初步筛选出来,进入面试环节。
而海量式投递,完全用一个简历模板,就好比大海捞针,完全没有针对性,就是在碰运气。
人事面对这样的简历会选择直接关闭,因为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认为你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优势。
古人在打仗时,常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所以策略很重要,正确的做法是:
先在招聘网站进行浏览,把对方公司的简介和岗位要求及薪资待遇仔细阅读。
认为匹配度高,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再进行投递,找到心仪工作的几率才会更高。
或者看到心仪的公司后,把简历进行修改,突出自己特定方面的优势,再投递。
当然,假如有些在意的细节,招聘网上并没有写明。
也可以主动打电话过去询问或等到人事通知你过去面试的时候顺便问一下。
比如,你很在意公司的上班时间,周末是否双休等。
02.用产品思维,介绍自己
什么是产品思维?也即传统思维,是说我们在介绍产品的时候,更倾向于表述产品的功能特点。
什么是用户思维?是指在介绍产品时,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用户思考和快速做出判断。
比如,我们常在电视上见到的这么一则保健品广告: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XXX。
它用的就是用户思维,把人们自动代入到了过年的场景,解决了过年送礼不知道送什么的困惑。
假如用产品思维来打这则广告,那么它通常会这样介绍:吃了XXX,让你更年轻,身体更健康等等。
看出两种思维最明显的区别了吗?
产品思维是站在销售者的角度,把自认为产品的优势一一列举;
而用户思维则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告诉他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可以帮助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也就是把产品和用户建立联系。否则一个产品再好,用户(消费者)不知道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怎么会付款购买?
写简历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把简历看成产品,一般分为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评价四个部分。
那么90%的简历通常都是用产品思维写的:
比如,在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中,以时间顺序,写了自己在校期间和工作中的具体内容;
个人评价写的是,自认为比较好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优势。
这样流水账式的简历可以说一抓一大把,毫无亮点,完全没有考虑到用户,即人事的感受。
人事筛选简历的关键因素是匹配,否则这份简历哪怕写得再好,都是失败的,注定了会石沉大海。
原因如下:
1.人事对你以前的公司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要简单地介绍一下以往公司的规模和性质等情况。
2.除了写日常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要写出自己在工作中经历过哪些困难,取得过哪些成绩,以便人事了解你的工作能力。
3.个人评价部分,人事其实并不关心你的兴趣爱好,更关心的是你有哪些优势能凸显你的职业优势。
总而言之,你的简历看上去要和投递的岗位高度契合,优势突出,才能在这一轮脱颖而出。
否则,人事是无感的,只会把这样的简历迅速关闭。
疫情之下,大的经济环境很不景气,各个公司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缩减各项成本,甚至是裁员。
所以还在招聘的公司,招人时也都是十分谨慎小心的。
如果你还在找工作,要更加重视这一点,不要因为简历写不好而失去了面试的机会。
当然,这两点对于任何时候需要投递简历找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启发,不犯类似的低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