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善建:新会马山赞

京都闻道阁 2025-04-25 11:42:33

新会马山,城央绿苑,

闹中取静,年代久远。

隋代石塔,历经千年,

明代钟楼,立于山巅。

白沙亭,纪念明代大儒陈白沙(注1)而建;

朝晖亭,立于古城墙,山的正东面。

解放亭,建成几十年,

亭前的广场,可供广大市民休闲、锻炼。

解放后的新中国,劳苦人民把身翻,

市民真切感受到,江山,是人民的江山。

还有倚马亭,放马亭,亭名都与马有关,

而亭柱上的楹联,对仗工整,意蕴深远,

字体潇洒,运笔连贯,豪气冲天。

一塔、一楼、五亭,

点缀于绿树丛林之间。

新修的便道,与古老的石阶,

弯弯绕绕,若隐若现。

马山不高,上山轻松方便。

清晨,常有人遛鸟;

傍晚,多市民休闲。

春天,山中百花盛开,

夏天,山顶凉风拂面,

秋天,可眺远处红水彬。

马山四季皆有景,只是冬季不明显。

马山不远,就在新会城区正中间,

蓬江、江海的居民,驱车只需半个钟点。

还有多个景区名胜,近在咫尺之间:

新会学宫,就在山底,千年文脉从未断;

人民会堂,总理报告(注2),声音回响在耳边;

冈州宾馆,接待华侨,改革开放领头雁;

北园公园,亭台水榭,风景如画近山边。

马山,是一座小山,但历史悠久文气盛,

值得去,值得游,值得看。

注1:陈白沙(1428—1500),本名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世称白沙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是岭南地区(今广东)第一位获得全国性影响的理学家,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江门学派”,被后世尊为“岭南学派第一人”。其学说对明代心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王阳明曾深受启发。在教育上,陈白沙提倡“学贵知疑”,培养了大量人才,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学术群体。其诗歌清新自然,书法独创“茅龙笔”风格,在岭南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注2:1958年7月1日至7日,周恩来总理莅临新会县视察工作,先后进农场、下农村,与社员座谈;视察工厂、学校、商店、展览场馆等,调查研究。体现了周总理接近群众、下沉基层、深入调查、了解实情的亲民风格和为民情怀。期间,在县人民会堂,周总理为新会2000多名干部群众作了3个多小时的重要报告。会堂内座无虚席,见窗外还有不少群众,总理让工作人员将大门和侧门全都打开,于是外面的群众也兴高采烈地进来听总理作报告。

☆ 本文作者简介:管善建,籍贯湖北麻城,某合资企业管理人员,江门市政协委员。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1 阅读: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