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之所以能够海纳百川、包容万物,就是因其深深根植于“大道”之土。为全面展示平凉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民俗风情、本土艺术,近期,我们为您带来《大道平凉》系列介绍,让您从中寻求道源、道脉,体验道韵、道境,开启自己的寻道、问道之旅!
延 恩 寺 塔
在平凉城东一道高耸的山梁上,延恩寺塔凛然矗立,与崆峒山凌空塔遥遥相望。此塔始建于400多年前的明弘治年,故又称大明宝塔,为明韩王所建。延恩寺塔为七级八棱锥状体仿木楼阁式砖塔,塔高33. 3米,底部周长36. 6米。其第一层南面有拱形塔门,上嵌“大明”石匾。塔上各层四面有门和龛。出檐部分为砖雕斗拱,有云头花卉,上覆琉璃瓦件,各角有兽头风铃。圆形尖顶,上有铁铸宝刹。塔体雕工精巧,绿瓦黄墙,金碧辉煌。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数十次地震,宝塔主体至今仍完好无损。
“东关浮屠起七层,禅房罗列夜传灯。韩藩好佛人多化,处处经声处处僧。”清代静宁进士王源翰的诗,描绘了延恩寺当时香火之盛。塔外还有明东岳泰山行祠石牌坊等文物古迹,“古槐塔影”为旧时平凉八景之一。2006年延恩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大道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