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王阳明说,“七情所感,多只是过”,或过淡或过浓,咋调

三自国学 2024-10-06 16:51:17

我是董三自,专注国学。今天继续分享心学典籍《传习录》学习感悟。

郑重声明:本号文章皆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关于七情,儒、释、道、医,各有不同的解释。

我个人不是咬文嚼字的类型,不喜欢过分拘泥于文字。

总之,情绪也好,情志也罢,说法虽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类似。

七情,无非是人在面对外界的不同刺激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说心理反应,但心理与生理,何时又能完全分家呢?

当我们发怒时,血压也随之升高;

当我们狂喜时,心脏节奏也跟着加速;

当我们恐惧时,肾上腺素也大量分泌……

因此,七情失调,我们的脏腑也跟着遭殃。

不过,自古做大事者不惜身。

只是,我等做大事的心念尚未发动,就先来个身死道消;

身而为人,走这一遭,意义何在?

因此,惜身对我们平常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惜身的关键就在调节七情。

王阳明说,七情很多时候都过分了。不过,既有过,也就有不足的时候。

尤其我们现代人,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很多时候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就叫不足。

现在遍地的“淡人”,啥都淡淡的,他们是真的淡吗?未必。

想我自己也是从“淡出个鸟”的人生状态走过来的,怎能不清楚那种“淡”,意味着什么?

这种淡,不过是一种对现状不安、不满的掩饰,一种对自己的敷衍与安慰罢了。

哪个血未冷的人,甘愿过一种淡而无味的人生?

七情过淡,过浓,先生说,统统不过是没有“识得心体”而已。

怎样才能使自己“发而皆中节”?让自己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能中规中矩?都能符合中正平和之道?都能不失偏颇?

识心、调心而已。

怎样识心?格物致知。

怎样调心?唯有四个字:中、正、平、和。

老祖宗的智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靠我们用“心”去体悟。当然,也很可能是作者水平有限,一时还无法传递出先人们的言外之意。

抛砖引玉。如果您有高见,请别忘记与我们一起分享,感谢。

本人才疏学浅,若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高人批评指正。

更多精彩:

国学:修为高的人为何看上去很冷漠?学生家娃病了,王阳明咋说

国学:王阳明说,“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啥意思?

提升能量的简易方法——《传习录》读后(先生游南镇)​

我是董三自。一切为了提升认知,开启智慧,开启自足、自洽、自在人生。

欢迎关注!诚恳邀请您探讨、交流。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