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溥仪绝非表面那样的白莲花,在伪满曾坏事做绝,怙恶不悛

陋室文史 2024-06-25 14:48:40

来源:中国知网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一生都充满着悲剧。

他在年幼无知时两次登基而又两度退位,而后在日本占据的东北当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等到日本投降以后,溥仪又在出逃时被苏联红军抓住,在苏联被羁押了整整五年。

从表面上来看,溥仪是一个极其可怜的人,很容易引起旁人对他的同情。

然而,溥仪的一生虽值得同情,但他所受的一切,某种程度来说其实也是罪有应得,这位末代皇帝犯下的罪行,可是一点都不小。

两次登基与退位

溥仪出生在1906年2月7日,他是摄政王载沣的长子。

1908年12月2日,因为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离世,年仅三岁的溥仪在太和殿登基,史称“宣统皇帝”。

宣统皇帝此时年岁尚小,所以国家的大部分政务都由他的父亲载沣处理,而溥仪则是在小太监和宫女们的溺爱中慢慢长大,至于国家危急存亡之事,不到五岁的溥仪丝毫不关心。

在溥仪登基以后,清政府的统治已经极为腐败了,朝堂上结党营私、贿赂公行等现象随处可见,大清皇宫里也是一片奢靡腐化的景象,在意国家与百姓之人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各地对清朝廷越来越不满,大清王朝灭亡似乎已成定局。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12日,溥仪发布“退位诏书”,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

此时的溥仪并没有被赶出家门,因为与民国政府约定了多项条件,所以原先的内务府、禁卫军等设置依旧保留了下来,而溥仪也凭此得以继续在紫禁城中当自己的小皇帝。

在“小朝廷”纸醉金迷了五年以后,溥仪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登基。

1917年7月1日,前清大臣张勋发动了兵变,决心复辟王朝,12岁的溥仪因此被推上了龙椅。

然而,复辟分子的力量实在过于渺小,溥仪只当了十二天的皇帝就再次退位。

段祺瑞在平定了这次谋乱以后,并没有为难溥仪,而是让他继续享受“清室优渥条件”。

事实上,在两次登基而又两次退位的这一时期,溥仪的遭遇的确值得同情,他在这一时期就是各势力逐利的工具,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复辟王权,伪满洲皇帝

1924年秋天,国内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带领兵马闯入了紫禁城,完全不顾“清室优待条件”,将溥仪等皇室宗亲赶了出去。

被赶出紫禁城本就让溥仪非常不快,而四年后发生的“东陵盗墓案”,更是让溥仪对民国政府的不满彻底爆发了。

1928年,孙殿英带领军队将东陵墓炸开,接着将清朝皇帝的陪葬品通通搬走。

此事对溥仪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溥仪此时的内心是非常愤怒的:当初答应我的“清室优待条件”,如今没能实现;说好要派兵保护好我皇室先祖的陵墓,现在也没能办到,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没有了价值。

接连发生的事情让溥仪愤慨万分,他在天津住了七年,而这七年的时间里,他复辟清朝的决心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因为国民政府的毁约而越来越强烈,在长久的等待中,溥仪终于等到了机会。

“九一八事件”爆发以后,日本的关东军占领了东北,但当时的东北仍然有许多百姓聚集起来反抗日军。

为了更好地控制东北三省,日本人计划在东北建立满洲国,让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日本人需要找到一个能取信于百姓的傀儡,溥仪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对象。

溥仪在意识到日本人的意图以后,竟主动写信给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

他在信中表示:这次东省事变完全是民国政府不妥当的举措导致,他们对贵方进行挑衅致使生灵涂炭。我实在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此前将政权让给汉人,也不是我的本意,而是被逼无奈。

为了与日本人达成合作的目的,溥仪在信中不仅批判了民国政府,而且还将矛头对向汉人,可见在他的心中,只有满族才是自己人。

在如今国家大权被汉人掌握以后,溥仪对国家与人民的处境完全不在乎,内心只有自己的复国大计,为此,溥仪连勾结日本人复辟王朝这样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日本人对溥仪的“主动投奔”非常满意,他们派出了特务前去接应溥仪。

1931年的11月,秘密逃到东北的溥仪与日本关东军开始了拉锯式谈判。

当时,日本在谈判中提到:伪满洲国在成立以后必须与日本签订一个协议,这个协议规定了伪满洲国要将国防都交给日本负责,并要承担日本的一切经费。

日本提出的这一协议,无疑会让东北三省的利益受到侵犯,但为了自己的复辟王朝梦,溥仪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日本的要求,从这时候起,他就已经是一个卖国贼了。

1932年的3月8日,溥仪在汤岗子发表了谈话,他直言自己要建立伪满洲国,将那些陷于水火之中的百姓“解救”出来。

溥仪在汤岗子发表完谈话以后,在日本特务的护送下来到了长春,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封建残余分子以及汉奸,他们口中高糊着“万岁”。

看着众人满怀虔诚地跪在地上,将头叩得震天响,溥仪不由得想起自己从前当皇帝时的场景,一时间,溥仪心情激动、眼眶湿润。

溥仪心中明白,他之所以能重新享受这皇帝般的待遇,全都是因为日本人,他不禁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只要能让我一直当皇帝,那日本人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1934年3月1日,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再一次当上了皇帝,只不过这次他不再是大清王朝的皇帝,而是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坏事做尽的卖国贼

在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以后,溥仪的地位并不像旁人想象的那般低下。

在1935年4月中旬,溥仪前往日本进行访问的时候,日本的裕仁天皇就亲自来到车站迎接溥仪,随行的其他日本人对溥仪的态度更是毕恭毕敬,各种礼遇可要比当初对待汪精卫要好得多。

日本人之所以这样对待溥仪,自然是向外界表示伪满洲国才是正统,溥仪才是日本人真正扶持的对象。

即使是在一些日本人面前,溥仪仍然是保留着皇帝该有的权力与威严。

吉刚安直是日本人派来溥仪身边工作的,根据吉刚安直的回忆,他在溥仪身边工作的那几年,受尽了折磨,他认为溥仪很难伺候。

溥仪在皇宫内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就连吉刚安直这个日本人都认为他喜怒无常,那些服侍溥仪的太监与宫女更是如此。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这样回忆道:“我在北京、天津与长春都一样地常常打骂我的佣人。”

事实上,溥仪对随侍的惩罚是非常残酷的。

勤务班有个名叫董维清的童仆,他因为年少无知而去坐了一下溥仪的御座,溥仪在得知此事后将董维清关到了一个特制木笼里。

木笼的笼口四周有许多钉尖朝上的钉子,董维清被关进木笼里后,只能弯曲身子半蹲半站着,没过一会儿就感到头晕脑胀、腰酸背痛。

董维清想要稍微休息一下,但他的头刚低下来,下颚就被钉子扎得鲜血直流。

溥仪身边还有一个名叫李国雄的随侍,他多年来对溥仪忠心耿耿,但就算是他,也经常会受到溥仪的惩罚。

有一年冬天,李国雄害怕溥仪太冷,便悄悄在溥仪身边安置了一个电炉子,溥仪在发现电炉以后,竟没有丝毫感动,反而愤怒地对李国雄说道:“狼心狗肺的东西,你是想要烤死朕吗?”

李国雄没想到自己一番好意却被溥仪误会,他拼命解释,但溥仪一句话都没听进去,他直接命人将李国雄放在电炉上烤,李国雄的身上因此留下很多烙印。

溥仪在皇宫里这些小事上面,确实可以为所欲为,可实际上,他手中根本没有什么实权,全都要经过日本人的首肯。

他自己也感觉到了,但出于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日本人的惧怕,他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日积月累之下,溥仪性格才越来越扭曲,才会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做出更多伤害他人的行为。

当时溥仪在日本人的允许之下,将身边的清朝遗老,全都提拔为伪满洲国的官员。

虽然这些人在政治上没什么实权,但却十分方便帮着溥仪一起捞钱。溥仪借助他们的力量经营赌场、妓院以及贩卖鸦片。

哈尔滨有名的太平桥赌场,就是溥仪的亲信李九鹏开办的。

太平桥赌场内部不仅设置了花会宝局,而且还有着“跑封人”这样的模式,让客人在家里就能参加赌博,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太平桥赌场而倾家荡产,最终家破人亡。

除此以外,老道外三大窑子也多是溥仪身边的亲信开办,有着朝廷的背景,这些窑子等同于“公娼”,根本就不用担心被人查封。

通过这些黑心勾当,溥仪赚到了大量钱财,至于那些被剥削压榨的百姓,溥仪则完全不放在心上,对溥仪来说,汉人死得再多,也与他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同时,溥仪也没有忘记为日本人做事,他的一切都是日本人给的,所以他拼命地讨好那些日本人。

为了满足日本人的粮食需求,溥仪制定各种政策来限制百姓的粮食配给,百姓每天都只能得到极少数量的粮食。

比如在1943年的时候,长春城市百姓每月只能得到18市斤粮食,而农村百姓更是只能得到13市斤粮食。

这些粮食不仅数量少而且品质差,老百姓不是被饿死,就是因为吃了劣质粮而病死。

除了以上罪行以外,溥仪还干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情,那就是为日本的731部队提供便利。

731是日本用来研究生化武器的部队,其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以忘记。

日方每年都会制定所谓的“劳工需求计划”,接着将计划交给伪满洲国各省分发指标,而在这个过程中,溥仪则是负责签字用印的工作。

作为一国皇帝,溥仪为了一己私利而将百姓送去进行惨无人道的实验,这样的他人性何在?

虽然他后来解释道,自己并不知晓这些百姓最终的去处,但身为伪满洲国的“皇帝”,他说自己一点儿不知情,可信度又有多高?

贿赂苏联,不敢回国

为了实现复辟王朝梦,溥仪既失了尊严,也丢了人性,但他的皇帝梦并没能一直做下去。

1945年8月17日,眼见日军大势已去,溥仪第三次宣读了“退位诏书”。

为了不被清算,退位以后的溥仪想要坐飞机出国,但却被苏联红军抓了个正着。

随后,溥仪被苏联红军带去了苏联,并被囚禁在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

为了提高自己的待遇,溥仪用自己带出来的国宝级文物贿赂看守,他在监狱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苏联的五年时间里,溥仪多次委托弟弟溥杰给斯大林写信,他希望自己能够定居在苏联,不被遣送回国。

至于溥仪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罪念深重,怕回国以后遭到国家清算。

可惜的是,斯大林始终没有回复溥仪的请求。

溥仪在1950年的时候被遣送回国,他本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但实属有些小人之心了。

溥仪虽然这一生罪大恶极,但国家念在他三岁就被迫踏进政治泥潭,没有得到过良好正确的教育,便决定给他一个改造的机会。

在改造过程中,溥仪也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他或许还是羞于承认,所以后来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几乎将所有罪孽都推到了日本人身上。

不过,溥仪后来确实也真的有了改变,改造完成后,还主动请求组织给他一份工作。

他的后半生,在植物园中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过完了。

结语

虽然国家最后给了溥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我们要明白,溥仪绝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可怜人,他犯下的罪行是不容原谅的。

不可否认,溥仪会走到那样一种结局,与他所处的乱世有关,但这也不是其坏事做尽的原因。

同样是末代皇帝,怕死的溥仪比起刚烈的崇祯皇帝,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伪满洲国溥仪“巡幸”研究》—— 韩佳明

4 阅读:633
评论列表
  • 2024-06-25 18:16

    溥仪哪有跟崇祯帝一较高下的骨气?!

    用户10xxx82 回复:
    天下乌鸦一般黑,真以为那些皇帝都是些什么好东西?封建社会皇帝是把臣民全部看成自己奴隶的,根本不是人格对等的存在
    建康 回复:
    小门小户给大户人家拎鞋都不配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