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知名教授,妻子去世16天就向学生表白,三段婚姻都没真感情

娱乐报姐 2022-12-18 09:38:45

许多人认为我国民国时期的历史研究是由陈寅恪独自担负的,但其实当时的历史学者非常多,只不过是因为陈寅恪太过耀眼而已。

其中顾颉刚就是一个比较杰出的历史学者,更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只不过顾颉刚虽说在学术上比较优秀,但在感情上却算不上是一个好丈夫。

顾颉刚一生一共有三段婚姻,但是他的三位妻子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和她们在一起更多只是因为顾颉刚需要一个人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而已罢了。

一、本想善待发妻,奈何妻子早逝

顾颉刚出身书香世家,在那个年代这种家道殷实的家庭都会给自家孩子定下一门婚事,顾颉刚也不例外。

不过顾颉刚的妻子却有些特别,虽说两人是门当户对,但是妻子却比他大4岁,那一年顾颉刚13岁,吴徵兰已经17岁。

吴徵兰是真正的大姐闺秀,而且相貌较好。所以虽说当时顾颉刚有些反对这门婚事,但因为两人已经结为夫妻,所以顾颉刚还是想要善待吴徵兰的。

而且吴徵兰也确实值得顾颉刚善待她,虽说在出嫁前吴徵兰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小姐,但是在嫁过来后她不仅善待公婆,还能够将顾颉刚家打理的井井有条。

不过顾颉刚当时也仅仅只是想要善待这个漂亮的大姐姐而已,毕竟当时的顾颉刚仅仅只有13岁。与其说两人之间是爱情的话,还不如说是友情或是亲情更加的贴切。

但哪怕顾颉刚想要善待吴徵兰,可顾颉刚的奶奶却非常不喜欢她,在顾颉刚在家的时候便动辄打骂,在顾颉刚离家求学后更是愈演愈烈。

顾颉刚在家的时候奶奶一是要顾及顾颉刚的想法,二是顾颉刚也会从中调和。但是顾颉刚一走,他的父母是不敢忤逆老人家的意思的,家中的下人更是插不上话。而吴徵兰的娘家也秉承着出嫁从夫的传统,从不过问。

所以吴徵兰在此之后便饱受虐待,甚至纵使是病倒了顾颉刚的奶奶还不准给她寻医问药,最终一个小病便夺走了吴徵兰年轻的生命。

二、第二、第三任,一是为了应付家中,一是为了照顾自己

虽说顾颉刚不爱吴徵兰,但是两人之间还是有感情存在的。在顾颉刚的心中吴徵兰就像是一个一直在照顾自己的大姐姐,所以吴徵兰去世后,顾颉刚也很是伤心了一段时间。

此时满清尚未灭亡,顾颉刚只有一个发妻本就让家人不满,如今吴徵兰逝世家中自然会进行催婚。

于是顾颉刚就在吴徵兰去世的打击下、家中的逼迫下整日些闷闷不乐。这一切,都被好友叶圣陶看在了眼里

所以叶圣陶准备为自己的好友分忧解难,最好的方法自然是给顾颉刚找一个佳偶。就这样顾颉刚和殷履安相识,并在叶圣陶的撮合下结为夫妇。

这段时间也是顾颉刚变化最大的一段时间,不仅是因为吴徵兰的逝世,同时也是因为新文化的影响,所以顾颉刚已经断绝了纳妾的想法。

所以在遇到谭惕吾的时候,顾颉刚只能忍住自己内心对她的爱恋,专心对殷履安。之后顾颉刚和殷履安一同走过了24年的婚姻生活。

殷履安与吴徵兰最大的区别就是她懂的讨老人欢心,所以殷履安和顾颉刚家人的关系都非常的好。

后来殷履安去世,顾颉刚对谭惕吾表白失败。所以顾颉刚为了找一个人照顾自己便和张静秋结为夫妇,若说顾颉刚对殷履安还算是有情的话,那么张静秋就只能算是顾颉刚的私人保姆了。

三、顾颉刚真的爱谭惕吾嘛?

这点仿佛没有什么疑问,毕竟顾颉刚在殷履安去世仅仅16天后就向她表白了,而且方式还是一封长达近万字的情书。

而且顾颉刚是从刚刚认识谭惕吾开始便对她念念不忘,一直到自己人生的终结。但其实要说多爱也有点不切实际。

毕竟顾颉刚和谭惕吾的交往并不多,所以顾颉刚对谭惕吾只能算是一见钟情,之后就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了。

虽说顾颉刚对自己的第二任妻子没有什么感情,但他却是一个懂的负责的人。这点比另一个喜欢自己学生,还把发妻抛弃了的文人要强上数倍。

所以顾颉刚对殷履安很是忠贞,对谭惕吾虽说喜欢,但此时也仅仅是如同师生间的交流。

在谭惕吾的心中顾颉刚也仅仅只是自己的老师,本来这种关系会在殷履安去世后有所改变,但是顾颉刚太心急了。

仅仅十六天后便送了一封近万字的情书,可见这十几天顾颉刚应该是在沉痛与润色情书中渡过的,所以他对谭惕吾的了解依旧如此。

所以顾颉刚对谭惕吾的念念不忘就只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他所爱的也只不过是自己心中构建出来的那个谭惕吾。

当然若是两人真的结为夫妻的话,哪怕顾颉刚发现真正的谭惕吾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他也会对其忠贞不渝。毕竟顾颉刚懂的责任的重要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