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号召男女平等,对妻子却很淡漠,言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娱乐报姐 2022-12-18 09:36:18

民国可以称之为我国的一个乱世,只不过这个乱世不仅是在军事上的,同时也是在文化上的。

从满清末期一直到民国默契,这场文化的乱世有着愈演愈烈的去世,若不是抗战爆发,这场文化乱世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能确定。

既然是乱世,那么自然就会有人受到诟病。其中大多是因为崇洋媚外,但是有一位自认一直为国为民,但他所受到的诟病比之汉奸也相差无几,这个人就是康有为,他到底为何饱受诟病呢?

一、号召男女平等,却有六个老婆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一向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说法,并且废弃了妾,开始实行起一夫一妻制。

当时许多人都对这项制度嗤之以鼻,作为发起者的康有为则更应该以身作则,但是康有为最后却有六个妻妾,而且还是精挑细选之下的成果。

康有为选择妻妾并不是来者不拒,若是如此的话康有为的妻妾早就不计其数了。甚至单以与康有为发生过关系的女性来计数的话,都会有几十上百人。

那么康有为到底是怎么挑选自己的妻妾的呢?首先就是年轻了,这点从康有为妻妾的年龄上就能看得出来。

康有为与自己的所有妻妾成婚的时候,对方的年龄几乎都是十八岁上下,哪怕康有为已经是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时也是如此。

其次就是相貌,康有为对于妻子外貌的要求非常之高。中上之姿都不能入康有为的法眼,必须是真正的美女才行。

最后就是对方要能拿得出手,也就是不需要知书,但是要达理。毕竟康有为大小也是个名人。

一个号召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人,就是这样的以身作则。

二、不忠、不孝、不义

这点从戊戌变法就能够略窥一二,其中不忠应该是比较让人难以接受的。毕竟戊戌变法本身就是为了满清着想,而且后来他也是坚定的保皇党。

不过当时康有为曾经提出由清、朝、美、英、日等国家共同选出管理人才,一同管理国家事物。

这无异于将偌大的中国拱手送给当时世界上的国家。而且,康有为虽说是一个坚定的保皇党,但是其所作所为却不是如此。

首先就是所谓的“衣带诏”,在满清后期“衣带诏”确实存在,只不过却是光绪给杨锐的,和康有为没有丝毫的关系。至于,他为何会有“衣带诏”,这是一个未知数。

而且虽说康有为在逃到日本后号称自己手中有“衣带诏”,并且以此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但却几乎都被自己挥霍了,这就是对国家的不忠。

戊戌六君子被抓和康有为也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康有为利用袁世凯去刺杀慈禧,这本就是一场豪赌。

康有为也在此之前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所以他将谭嗣同等人去周旋。所以,在袁世凯告密后,慈禧第一件事就是抓捕在自己面前的戊戌六君子,而康有为此时已经在逃往日本的路上,这就是不义。

康有为还提出过与白人通婚,他有很严重的民族歧视,认为白种人是最优秀的,黑种人最差,黄种人居中。

所以康有为提议,让我国人大量与白种人通婚,以此改善基因。这无异于背叛了他的祖宗、他的民族、他的国家,这也能视为不孝。

三、出卖梁启超

梁启超是康有为最忠诚的支持者,同时也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但是康有为对梁启超则是有些利用的意味在里面了,梁启超甚至为此挨了两个耳光。

第一次就是康有为和章太炎的冲突,康有为深知章疯子的大名,所以康有为只敢和章太炎隔空对骂,若是面对面的话,康有为是不敢的。

但这却有些丢人,所以康有为便从侧面劝说梁启超去这么做。之后梁启超与章太炎起了冲突,因此挨了章太炎一耳光。

而康有为对于此事则是毫无反映,因为梁启超本就是被他当成了枪使。第二次则是在日本的时候,当时康有为为了拉到孙中上当自己的盟友,所以便求见了孙中山。本身这就是一次会谈。

但是康有为却拿出了满清的圣旨,让孙中山等人跪下。孙中山本就反对满清,自然不会下跪,便起身准备离去,而康有为又是将梁启超推了出来,让他拦住孙中山。

也因此梁启超挨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耳光,康有为依旧是毫无作为。因为为了一个梁启超去将孙中山彻底得罪有些不值。

0 阅读:4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