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人,那可真是雄才大略,绝对算得上一代枭雄!而且,跟东吴、蜀汉比起来,他有个特别厉害的地方,就是儿子超多。曹操这一辈子,有二十五个儿子!
他有好多儿子,不少儿子都很厉害,单拎出来都能独当一面。咱都知道曹丕和曹植,其实像长子曹昂、曹冲也很出众。不过,最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太子之位还是被曹丕给拿到手了。曹操去世的时候,他最小的儿子才五岁。
曹操专门跟曹丕交代了,让他多照顾这个儿子。可这儿子之后的举动特别耐人寻味,他拽着曹丕就喊父亲。
一、知子莫若父常言说,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父亲了,论对自己儿子性情的了解,谁也比不过父亲。曹操对自己的继承人曹丕的性格那是相当了解的,也许是曹操太有名了,所以后人都不太清楚曹丕的能力。
曹丕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四处征战,他可是建安七子之一,文学素养那是杠杠的。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儿子,在曹操眼里那可真是个宝。这要是把曹丕放到东吴或者蜀汉,那太子的位置肯定非他莫属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曹操儿子可太多了,儿子多了,能选择的也就多了。曹丕想得到那个位置,光有能力可不行,还得有手段。看曹丕当上皇帝之后的做法就知道了,他对自己的兄弟可没留情,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
时间来到公元220年,这时候曹操都六十六岁了。在那个时候,人能活到七十就特别稀罕,所以曹操也算是长寿的了。曹操突然就病倒了,这病势头可猛了,一下子他就只能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曹操看着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心里也明白自己没多少日子可活了。
之后,曹操就开始安排后事了。首先得把下一代继承人的地位确定下来,还得做一堆敲打和叮嘱的事儿。曹丕作为接班人,也被曹操叮嘱了不少东西。等差不多都叮嘱完了,曹操突然把自己才五岁的小儿子曹干叫到身边来了。
曹干是曹操跟陈氏所生的孩子。陈氏可是曹操晚年特别宠爱的女子中的一个。可惜,曹干才三岁的时候,陈氏就去世了。这个孩子这么小就没了妈,曹操挺心疼他的。但曹操怎么也想不到,仅仅过了两年,自己也快要不行了,就只能把这个小儿子交给曹丕了。
在封建王朝,这种事可常见了,就是把自己的小娃娃交给儿子去养。曹操看着才五岁的曹干,叮嘱说:“三岁没了妈,五岁又没了爸,以后就拖累你!”
曹操盼着曹丕能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那般照顾曹干,毕竟那时候曹干才五岁,啥都不懂。曹丕听了父亲临终的嘱咐,立马就应承下来了,打那以后,曹干和曹丕就特别亲近。
有个事挺值得讲讲的,曹干每次见到曹丕的时候,都会拉住曹丕的手,喊“阿翁”,这“阿翁”,就是父亲的意思。
一开始,曹丕每次都会纠正曹干,告诉他自己是哥哥。可曹干就是不改变称呼,仍然管曹丕叫父亲。
曹丕每次一看到曹干就忍不住伤感起来。他会想起父亲当年的嘱托,再瞧瞧曹干这么小就没了爹妈,心里就特别怜惜他。大概就是因为曹干是跟着曹丕长大的吧,所以曹丕在处置其他兄弟的时候,单单放过了曹干。
曹干得到了曹丕给予的广阔领地,还被封作河间王。大家都知道,曹丕是英年早逝的帝王。他到临死的时候都没忘掉自己这个小弟弟,专门留下遗诏,让儿子魏明帝曹叡好好照顾曹干。
二、睚眦必报曹丕一直都在父亲身旁生活,可曹操从没给过他足够的安全感,也没给他那种能让他好好成长的父爱。曹丕十岁之前有长兄曹昂,后来哥哥因为父亲的缘故死了,这对年幼的曹丕影响可太大了。
别人就不提了,就单说他弟弟曹植吧。可以这么讲,要不是卞夫人在中间调解,早年的时候曹丕可能早就把曹植给弄死了。毕竟那可是和自己一个妈生的弟弟,而且卞夫人还健在。但是,就算曹丕知道曹植已经不可能再跟自己争什么了,他还是不放心。
曹丕把曹植身边的近臣全处置了,当年立太子时站曹植那边的人,曹丕也都秋后算账了。这倒也不是没道理。不过,每个朝廷里都有中立的大臣,当年没坚定站自己这边的大臣,曹丕也不喜欢。
曹丕有一点是很不错的,那就是懂得知恩图报。只要是以前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帮过他的人,曹丕登基之后都给了嘉奖。
三、偏执暴戾曹丕这性格和曹操可太像了,猜忌,多疑,这爷俩都一个样,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就连睚眦必报这一点都特别相似。大家都知道,童年要是不幸,对人的影响可老大了。
但对曹丕来讲,别说是童年了,就连青年的时候,他也老是处在惶恐与不安之中。从史书还有文学作品里都能看出来,曹丕这人特会耍心眼儿,他的心机和谋略可比曹植厉害多。
大家都知道,封建王朝那时候老是推崇嫡长子继承制。曹操对自己的长子曹昂,一直都是按照继承人的标准来培养的。可谁能想到,曹操自己没弄好,结果把长子给害死了。照理说,曹昂死了之后,继承人的位置就该是曹丕的了。
曹丕可是曹操和卞夫人的嫡子。不过,就像前面说的,曹操厉害的儿子一抓一大把。这么一对比,曹丕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显得有些逊色。曹昂活着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曹操心里就只有他,别人想都别想。
曹昂死了之后,有个曹冲特别仁爱,那可是相当出众。当时,曹冲都快成曹操最看好的儿子了,曹操跟大臣们聊天的时候,都表露过想把位子传给曹冲的想法。可惜,曹冲夭折得早。曹冲死了之后,又有个曹植,曹植在文学方面特别厉害。
他们全都是曹丕登上皇位最大的绊脚石,就说那英勇非凡的曹彰吧,都让曹丕心里不踏实。正是曹丕这种不踏实的感觉,才让他变得偏执又阴暗。
曹丕这一辈子,可不像哥哥曹昂和弟弟曹冲似的,能得到父亲的宠爱。但要说曹操不喜欢曹丕,这要是从自己儿子嘴里说出来,那可有点污蔑曹操了。毕竟,喜欢和宠爱那不是一码事。面对父亲这样的态度,曹丕也只能忍着呗,时间长了,压抑得久了,就养成了偏执暴虐的性格。
曹丕的童年经历让他性格多样。从他的文学作品里,能瞧出他有温柔驯良的一面,也有阴郁孤僻的一面。看曹丕对小弟弟的态度,就能知道这位帝王还是有柔软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