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终到妊娠阶段,过程中的艰辛与心酸不言而喻、无人可知,在满心期待他/她的到来时孕妈妈们也要注意用药的影响,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下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吧!

在不同妊娠期间,不同药物使用时会影响母体的内分泌、代谢等,还会间接影响胚胎或者胎儿;也可通过胎盘屏障直接影响胎儿。
1、妊娠前期:应防止妇女可能在妊娠前已接触过有致畸危险的药物,甚至父体用药,药物通过精子或精液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造成后代致畸的可能。
2、着床前期(受精后2周内):着床前期是指卵子受精至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前的这段时期、此期的受精卵与母体组织尚未直接接触,还在输卵管腔或宫腔分泌液中,胚胎发育正处于细胞增殖早期,细胞还没有进行分化,药物损害常导致极早期流产,若只有部分细胞受损,补偿机制可使胚胎继续发育而不发生后遗问题,所以在此期曾短期服用少量药物,不必过分忧虑。
3、晚期囊胚着床后至12周左右:妊娠12周内是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胚胎、胎儿各器官处于高度分化迅速发育、不断形成的阶段,首先是心脏、脑开始分化发育,随后是眼、四肢等,药物损害可影响器官形成,导致畸形,药物毒性作用出现越早,发生畸形可能越严重,所以用药要特别慎重。
4、妊娠12周至分娩:胎儿各器官已分化完成,药物致畸作用明显减弱,但对于尚未分化完全的器官,某些药物还可能对其产生影响,使胎儿发育迟缓或造成某些功能缺陷,如胎儿牙齿、生殖系统,而神经系统因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分化发育,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以一直存在。
5、分娩期:分娩活动虽属正常生理过程,但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产妇的并发症,或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此时均需用药,亦应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A级: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该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甚微,常见的比如,维生素类和微量元素、叶酸、左旋甲状腺素等。
B级:有明确指征时慎用。常用的比如,解热镇痛类药:扑热息痛、泰诺林、必理通、布洛芬等;抗生素类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红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外用)克霉唑等;抗过敏药有:扑尔敏、氯雷他定等;内分泌治疗药有:胰岛素、拜糖平、二甲双胍等。
C级:本类药物只有在医生权衡对胎儿的利大于弊后方可使用。 比如,多数抗结核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用药。还有一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氯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属C级。这类药,通常是治疗痊愈后停药或替换了更安全药物后才准备生育。
D级:孕妇处在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情况下,如果其它较安全的药物不能使用或使用无效时,医生考虑使用本类药物的利大于弊后方可使用。比如,常见的抗焦虑、抗抑郁药,链霉素、四环素等。这类药的使用,必需由专科医生指导,评估病情,权衡利弊,在患者有条件随访,知情同意时方可使用。
X级: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者将妊娠的妇女。如:利巴韦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如氯霉素、米非司酮等。

1、任何药物的使用必须在专业医生、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2、孕前如发现某种慢性疾病,用药时要兼顾到妊娠期用药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危及到胎儿的药物。
3、尽量避免联合用药。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避免用新药。
4、切忌自己随意用药或听信偏方、秘方以防发生意外。
5、用药时注意包装袋上的孕妇慎用、忌用、禁用的字样。
6、必须用药时,尽量选择对胎儿无损害或影响小的药物。 孕妇误服致畸或可能致畸的药物后,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妊娠时间、用药量、用药时间等综合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总的来说,妊娠期间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身体不舒服,可以使用药物缓解,但在使用药物要注意是否可以使用,避免对胚胎造成影响,具体用药需谨遵医嘱。最重要的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过度担心和焦虑,希望各位孕妈妈顺利迎接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