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洞察人性之秘的唯有孔子,无有一人能出其右者

日升东方亮 2025-02-12 02:15:55

人性问题,古今中外,论者如云,但真正能触摸人性之秘的唯有孔子一人。一句“性相近,习相远”,对人性“本性”与“习性”的认识即可远超一切人性论者;发现人可以“学而知之”,人性貝有“可塑性”。可以说,世间最懂人性的人就是孔子。

一、何谓人性?东西方人性论观点

人性一般而言是指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作为人之为人的普遍共有的属性、本性和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所养成、形成的习性。也就是说人具有作为动物的自然属性、本性,也具有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习性,相较于其他动物,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在我国心理学认知理论中,有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也有告子的“性无善恶论”之说,认为人“无善无不善”,认为人性就象一张白纸, “性犹湍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性无善无不善”。其善恶的分化完全在于后天的养成。孔子论人性不言善恶,只讲知与智、修心与修身。

与中国人性论不同,西方人性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在1957年出做的《企业中的人性面》提出了Xy理论,X理论认为“人性本恶”,天性懒惰、逃避责任,需要控制和惩罚,类似于荀子的“性恶论”;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具有善良与自我指导、控制的能力,类似于孟子的“性善论”;X-y理论是一种相互对立的管理理论,但也指出人性具有“可塑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二、孔子深刻洞察人性:人具有自然人性与社会人性双重属性

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洞察到人普遍存在着“性相近,习相远”的相近相似属性与不同自然社会环境养成形成的、差异巨大的不同社会习性。孔子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相近相似的、差别不大;但人的社会习性却差别很大很远。

孔子认为人性的主要差异在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习性的差异上。主要表现在知与智上,智是先天具有的智慧,知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智慧。孔子认为“学能补拙”、“学而知之”可以达智,在《论语.季氏》中,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就是说人有先天生而为智者、学而为知者、困学为知者、困而不学为下者,孔子这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也是在说明主动学、困而学与困而不学是人后天人性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

正是因为孔子认识到人的先天自然属性、自然人性差别不大,主要差异体现在后天的环境因素、学而修身和社会属性上,所以孔子不论善恶,只讲君子与小人。因而他特别注重人性的后天培养,这也是孔子为什么要开办私学、非常重视教育与自身修养的重要原因。

三、孔子塑造后天人性的方法:诚意正心,学而知之,学以致用

从“学而知之”认识出发,孔子认为通过学习“格物”、“致知”可以启智、达智、向善,知行合一,以知指导行动就是“学以致用”。知恶还是知善、行恶还是行善,孔子认为在知与行之间是否能做到“诚意正心”就显得格外重要。诚意正心去用知善行善就是君子,否则就是小人。

孔子的这种深刻洞察的人性理论,不是孔子错了,也不是孔子的学说理论不是真理,而是后人做不到诚意正心用行,后人修身不到位,阻止邪行,所以受小人反对。

孔子用来“诚意正心”的工具是“仁义礼智信”,是道德规范,他把“礼义廉耻”,看作是“国之四维”,不可或缺。孔子修身的标准是中庸,培养人的终极目标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

孔子培养人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最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估值。实现价值方法是:跟着权威、政治和高人能人混。跟着权威,治理第三方。所以孔子讲“学好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学好本领,知善行善,就要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国家,服务于国家。其实春秋战国联横合纵、美国门户政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都来源于孔子人性论的实际运用。

四、孔子人性论的伟大之处:看透不说透,“执两用中”讲“中庸”

孔子人性论的全面性。孟子、荀子、告子与美国行为心理学家麦克雷戈,无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还是X理论、y理论、Xy理论,都是偏执一端,或只重后天不重先天的极端人性认知论,都是不全面的。孔子的人性论则首先承认人的普遍自然属性,然后才讲塑造后天人的社会属性、社会人性。

孔子人性论的先见性。孔子率先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孟子、荀子、告子都是孔子的后学,都是在孔子人性论观点上各执一词的深入探索,都存在各执一端的偏颇。至了麦克雪戈对人性的认识,不仅比孔子晚了2000多年,他的强制性控制与惩罚,比起孔子的自我克制修养和道理规范约束,也显得生硬的多。

孔子人性论的体系完整性。孔子对后天人性的塑造提出了系列完整完美体系:方法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规范工具是仁义礼智信。把握的尺度是执两用中讲“中庸”,修行到恰到好处做“君子”。这种创新和探索恰是其他人性论者所做不到的。

可以说:孔子是古今中外最知人性、最懂人性的人性大师。很多时候有人反对孔子、否认孔子,其实并不是孔子理论不好、也不是孔子错了,恰恰是我们很多人认知都达不到孔子的高度、把握不到孔子的中庸尺度、做不到孔子的“诚意正心”罢了。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创新,而是正象有人所言:我们的古人讲的本身就是真理,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而己!不然,千百年来我们只称孔子为“圣人”,而不称其他人为“圣人”了。

5 阅读:85
评论列表
  • 2025-02-12 20:13

    物理说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