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哲问毛主席喜欢哪家字体?毛泽东笑答:我都看不上,我写我的体

正史笔记 2024-03-14 17:23:54
前言

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他在平时写字时,也处处体现了这种认真的态度。

毛主席凡是题词、题字时,更是慎之又慎,精益求精。

“我写我的体……”

大凡有成就的书法大师,无不是博览群帖,兼收并蓄,采集众长,最后才形成自己风格的。毛主席在书坛上的崛起,也是得益于此道。

毛主席

毛主席在延安时,曾向他的秘书师哲谈论过书法艺术。他问师哲学的是哪一家字帖?师哲回答说是欧体(唐代欧阳询)。毛主席却说,欧体字间架结构太规矩了。并认为,字要写得活泼,要生龙活虎。

毛泽东写字时从不喜欢按部就班地去写,更不喜欢把字写得死板。

毛主席说:“我不喜欢赵体(宋朝的赵孟頫),也不喜欢颜体(唐朝的颜真卿)的胖劲。”

师哲问毛主席喜欢哪一家?喜欢什么体?毛主席回答说:“各个体我都研究过,各个体都有缺点,我都不遵守,我都看不上,我写我的体。”

毛主席

纵观历史上有建树、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都经过临摹碑帖这个阶段。只有这样,下笔之时才能意在笔先,字居心后,心摹手追,笔下有准。毛主席正是这样各个体、多种碑帖都研究、学习过。在此基础上,毛主席以伟人的胸襟,领袖的气质,宽广的见识,坚持创新,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勇于探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毛体书法艺术。

毛主席浓墨多题“十三陵水库”

1958年5月25日,毛主席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毛泽东头戴草帽、身着布衣、脚踏着普通圆口布鞋,首先走进工程指挥部的一座普通木板工棚里,详尽地听取了工程指挥部负责人汇报工程情况,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十三陵水库模型沙盘。

毛主席在十三陵水库劳动

当时天气燥热,低矮的工棚内挤进了很多的人,更是闷热得很。毛主席在这样的环境里和大家一起坐在木板钉作的凳子上,听着、看着,亲切地笑着,热情地谈着。毛主席对广大民工的生活和劳动表示了极大的关怀;对水库建设贯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对工程的进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当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代表十万劳动者,敬请毛主席等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题词时,毛主席欣然挥毫蘸墨,写下了“十三陵水库”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其实他一连写了有五六幅,最后从中选择了最满意的一幅,交给了工程指挥部负责人。

毛王席在这闷热的工棚里,面对千万民工挥毫题词,把群众作为审美的主体,敢于把一切创作交给人民群众去检验;而且对书作要求之高,史上哪一位书法家能和毛主席相提并论呢?

毛主席

三国书法家韦诞虽善写榜书,也只有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自己造的墨,然后才能写出劲丈之势的大字来;唐朝书法家孙过庭写字时更为讲究,在杂务缠身、烈日炎热、纸墨粗糙……的条件下,则思路闭塞、运笔无度。

而毛主席则是在亿万人民群众提供的历史舞台上,笔走龙蛇,挟雷携电,和文人斋室的书作真有天壤之别!

毛主席即兴而作的“十二陵水库”五个字,是毛主席墨书中的大字代表作,濡墨浓,气势大,笔力键,精神足。清晰、醒目、雄浑,观之有先声夺人之势,布局大小由之,错落有致,虽字字独立,又相互关照,气味内含,既耐人寻昧,又令人振奋。

至今镌刻毛主席手书的“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纪念石碑,仍巍然矗立在水库大坝东端山坡上,为人民世世代代所景仰。

十三陵水库纪念碑

毛主席题写匾额之谜

“题匾”是我国传统书法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其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文采激扬,趣味盎然。在制作上力求别致、典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

匾牌文字多为大字,故又称为榜书、署书或牍书。毛主席一生很少写大字,而榜书大字就更少了。但我们举日可见,在大的建筑物上如“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站”以及各地碑刻、单位影壁上,都有毛主席题写的巨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是这样的: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要制作成巨大的字是不困难的,先写好小字,再根据需要的规格尺寸,用放大尺、投影机放大出来就可以了。

毛主席题写的“爱晚亭”匾额

放大的字,往往在笔锋上不够准确,容易失去书家原来的笔意和气势,特别是放大纤细的字,则易于走形、散架。而毛主席题写的匾额小字,只要放大都很好看。原因何在呢?

追根溯源,毛主席书法的基础是王羲之的根底魏碑体的外表。魏碑等厚重开张的书体,可

以为榜书,所以毛主席的书法就恰恰具备了写榜书的条件。

毛主席的书法结构,多为狭长的,而榜书结构不易太方,而要稍长一点。因榜书高悬起来,高于人的视线,这样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误差。稍长的字体,悬挂后反而变得方正一些,而且也圆满了。

再者毛主席的字放大后,字与字之间仍洋溢着高昂的情绪,宏大的气势,这与毛主席精心构思专心设计有密切联系。他每题一次字,都要写好多张,从中挑出最满意的,所以放大后自然不失其传神达情之效果。

毛主席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匾额

1964年,毛主席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字,放大后每个字为2.6米见方,从左至右排列,一反旧匾题字格局。用笔不讲法而法度森严,布局不遵章法而章法精到。

“遵”字开篇,豪迈奔放;两个“义”字一行一草;两个“会”字一大一小,肥瘦相宜,产生着强烈的韵律感,且精神横溢,大气凛然,显示出书家精深的功底,此匾足可称为毛主席匾额中的得意之作。

诸如1943年毛主席在延安为中共中央党校礼堂的题词“实事求是”,后刻成长0.48米、宽0.68米的石匾镶嵌在礼堂的门额上,用笔刚劲、俊逸,字势取斜势而颀长,当是他中年书法佳作之一。

“北京大学”横匾

1949年解放后,毛主席曾给北京大学题写了校名“北京大学”横匾,制作成长1.8米、宽0.77米的长方形匾额,挂于该大学门楼上。1950年2月又给湖南大学题写了“湖南大学”校额,放大为长3.5米、宽1.2米的匾额,悬挂于该校办公楼大门。

1952年毛主席为湖南爱晚亭题写了亭额“爱晚亭”3字。1954年为天津河西区题写“人民公园”匾额。1955年毛主席亲笔为福建上杭县题写了“光荣亭”横额等,皆为放大后制作成的匾额。但都精神团结,笔力遒劲,在结构上仍不失均匀调和,且点划呼应有情,布局有逸气,妙趣无穷,都不愧我国匾额中的佼佼者。

毛主席为众多报刊题字

毛主席历来重视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并以为报刊题字的方式来关心党的报刊的宣传工作。长久以来,毛主席为各种报刊题字共几十种,在书法艺园里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毛主席

早在40年代,毛泽东的书法就已独树一帜了。在井冈山、延安时,毛主席就书写了不少报刊题头。1950年全国解放后,各地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毛主席对这些报刊的支持,也是以特有书法形式来表达的。

毛主席常常亲笔为报刊题字。1950年以前,毛主席题的报刊刊头就有:“边区群众报”、“山西日报”、“人民日报”、“河南日报”、“青海日报”、“四川日报”、“长江日报”、“甘肃日报”、“宁夏日报”等。六十年代以后,毛主席又题写了“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报”、“北京晚报”、“体育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空军报”、“天体日报”、“河北日报”、“山西青年报”、“郑州晚报”、“新疆日报”、“光明日报”、“锡林郭勒日报”、“西藏日报”、“福建日报”、“新华日报”等报纸题头。

毛主席题写的“人民日报”

除此以外,他还为刊物题写刊头,如:“中国青年”、“辅导员”、“中学生”、“中国摄影”、“中国妇女”、“新北大”、“新体育”、“思想战线”、“人民邮电”、“星火燎原”、“学理论”等。

毛主席题写的报刊头是很多的,我们这里只列举了其中一部分。

毛主席题写的报刊头多是从左至右的现代式排列,其字多是两头字大、中间字较小,呈起伏状,有节奏感,在较小的尺幅间,掀起引人注目的波澜。有的呈现出扬左抑右的风格,如人昂首阔步,奋勇直前;有的结构较为方正,给人一种稳固、沉实感。

毛主席书法作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观毛主席书写的报刊头,真可谓幅幅见神采,字字呈生气,笔笔有来历,为我们党的报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 阅读:291

正史笔记

简介:我们不创作历史,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