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杂记《春味·春笋》

玉见沈华文评 2024-04-15 01:36:19

说起春天的鲜,敢用鲜字的好像就是“腌笃鲜”了,除此之外,跟它有关的大众菜谱,都是耳熟能详的,例如:竹笋炒肉、油焖笋、香菇焖笋.....

正好现在写的这个系列专题就是以四季为主题的,那么《春味》中,必不可少的,一定是所谓“不食春笋,焉知春意”的“笋”,这是春季里必须尝鲜的重要品种。

老母亲吃斋念佛,我在家里的时候反复搜索食材的介绍,才知道春笋有着“素菜第一品”的美誉,不仅脆嫩鲜美,还富含膳食纤维、钾等多种营养物质。给母亲做了一个笋尖蒸蚕豆,极鲜糯的美食,让我对这道食材多了一份关注。

因为现在的蔬鲜食材几乎都被大棚和物流供应保障,能够按季节食用应季的食材现在也是一种奢望,而恰恰是这份对季节的坚守,才让我们眼中的春天不仅仅是停留在鸟语花香的视听感官上,也可以进入我们的味蕾和食囊,让我们的感知更深一层。

笋,竹萌也,根生大地,渴饮甘泉。经过漫长寒冷冬季地下的蛰伏,被三月的春雨和惊雷唤醒,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山涧竹林脚下破土而出的幼芽,带起满山遍地的生鲜春意,露出毛茸茸的嫩绿,叫做“春笋”,比起其他的山珍,尤为鲜美。

食笋之风自古有之,在《诗经·大雅》中记载:“其簌维何,维笋维蒲”。说明在周朝时,笋亦是宴席上的珍馐。

而且我们查阅一下历史资料,便知到了唐代,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对笋有着一种特殊的偏爱,每逢春笋上市的时节,便会召集群臣共赴笋宴;李商隐也有诗曰:“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唐代的首都在长安,相对于江南湿润的气候条件,生长环境相对困难,太宗用此物宴请众臣,不仅告诉了我们当时春笋的价格和黄金一样贵,也说明春笋的味道非常好,而且当时在西安地区非常珍贵和稀少。

到了宋代,文人雅士不仅爱食春笋,还将笋视为植物中的四位“君子”之一,喻为修身养性之物,不仅对其清新淡雅的傲骨膜拜,也将节节高升的造型融入到艺术绘画的创作之中。甚至民间还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说法。

宋代的文豪也在诗句中将自己的喜爱表达的淋漓尽致,黄庭坚有:“鸟乌未觉常先晓,笋蕨登盘始见春”。北宋大文豪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也有:“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到了明末,李渔也在《闲情偶寄》中,称春笋为“蔬菜中第一品”的美誉,放在今天,无论是口味还是营养均衡,丝毫不为过。

吃笋,一定要吃现挖刚离土的春笋,成语中的“雨后春笋”不仅是形容数量,也告诉了我们清明之后春雨滋润的土地,那些刚刚挖出来的鲜笋,鲜笋在常温状态下放置容易产生更坚硬的木质化,放置48小时后会变得更难吃。所以这里的“鲜”一定是要在保温或新鲜的状态下,才能最大化的保持口感。

鲜笋剥皮以后,净澈纯白的身子透着甜丝丝的暖香气,无论远看近看,都似美玉,它的口感鲜嫩爽脆,滋润多汁,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一口鲜香,脆嫩劲爽,仿佛和这个春天撞个满怀。

朋友从山间采挖的鲜笋,直接空运快递给我,几个小时拿到手时,鲜笋的湿润还保留着大地的芬芳,立刻上锅烧水,不能辜负的,是比鲜味更加珍贵的友谊。

春笋作为春天的第一道“招牌”,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钾以及抗氧化成分,低热量、高纤维的特点使其在一众蔬菜中脱颖而出。古人认为笋能“刮肠油”,春笋的热量很低,每100克只有25千卡,比西兰花的热量还低,现代科学检测,春笋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达2.8克/100克,是小油菜的4倍,是冬笋的3.5倍,菠菜的1.6倍,不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胃肠的机械运动,促进排便,预防肠道疾病,减少结肠癌的发生,降血脂及降胆固醇。大量的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减肥,对食欲、消化和健康也有很多益处。想减去大肚腩,多试试春笋吧。

春笋营养丰富,含有充足的水分与植物蛋白,脂肪等营养素,钾含量超过油麦菜三倍,超过生菜1.7倍,具有开胃健脾,降压降血糖,并且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赶走体内多余的纳,祛水肿,以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因为春笋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吃起来味道十分鲜美,其中决定味道的鲜味密码就是丰富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而醛类物质和芳香类化合物,又赋予了春笋独特又清新的味道来源,在没有人工味精的时期,笋汁就是很多大厨最后提鲜的“秘密武器”。

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也有记载:“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上加一板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用来调和菜肴、拌面,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在南方,因为食材的相对易得,食客老饕也从春笋中发现了很多美食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油焖笋,比红烧的肉和红烧的鱼还让人流口水。白白嫩嫩的鲜甜笋肉,被热油逼出焦香,再经浓油赤酱提味,色泽浓郁,甘脆爽口,不只有肉的风韵,还保持春笋的清清傲骨,油而不腻,唇齿留香。

如果你认为这种略微甜腻的糖油做法并不健康,那么,江南名菜“腌笃鲜”可以尝试一下,这里的腌,特指南方的咸肉,笃,就是说需要小火慢炖,而鲜,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春笋,还有一个是指鲜肉。这道菜就是用春笋和咸肉、鲜肉一起煮的汤,三种比例相同的食材在炖煮的过程中相互提味,口味咸鲜、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清香脆嫩,成就一道美食,鲜、嫩、脆、味甘美,将笋肉齐烹,盒盛簋,人止食笋而遗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民间曾有“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这就是对腌笃鲜这道菜最具代表性的评价。

最后提醒大家,春笋中草酸含量较高,烹饪之前一定要焯水。还有一点提醒大家,今年的春笋需要抓紧时间了,错过了以后,可能又要等一年的时间才能品尝这道春天的美味了。

0 阅读:36

玉见沈华文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