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回廊》:男子应聘情色演员失败,幻想是希特勒杀父母分尸?

曾狄曾 2024-09-13 17:52:39

1

故事发生在香港。

一个破旧逼仄的房间内,不断散发着怪异的味道。

接到线报后,警方破门而入,继而在两个冰箱内发现两颗人头。死者是一对夫妇,他们被杀害后,遭到残忍分尸。

更让人震惊的是,手段狠辣无情的凶手不是别人,正是夫妇俩的亲儿子张显宗。

张的家境富庶,哥哥是一名优秀的律师,而他也按照父母的规划培养前往海外留学深造。

但与哥哥不同,张显宗平庸无为,学业事业坎坷多多,而来自父母的轻视更让他渐趋扭曲。

被捕之后,张的共犯一个看似和张家没有任何瓜葛的男人唐文奇,浮出水面,他们让法庭审判变得扑朔迷离……

2

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原来并不是强权对于弱势群体的欺压,而是底层之间绝望的互相杀戮。

电影《正义回廊》对主人公的心态的剖析,是简单又有力量的。

找不到工作,是社会对他抛弃。

去应聘色情片演员不成,是对他性魅力的嘲笑。

父母让他转让房子,是亲情对他的压榨。

社会的大圈子,家庭的小圈子,工作这个安家立命的男人尊严,几乎所有一切,全部把他整个人蹂躏切割,在内心里他早已经是徒具形骸、行尸走肉。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这个失败者,却深深地崇拜着希特勒。一个被强者伤害的人在内心的最深处,却崇拜着最强者。他就是要通过把自己幻想为最强者,来平衡自己在现实中所受到的侮辱。

无法命名的被漠视,不起眼的被拒绝,让失败者们对人这个物种有了想象的恨意。于是,在他们的厌世情结,和杀人事件之间有着暧昧的空隙,可以被书写。

悲伤形成愤怒,愤怒造成最为负能量的正能量。

《正义回廊》是让回廊中人走回廊,不提供真相,不予以解气,但让观众以陪审团身份进来,带着疑点离去,丰俭由人,反倒比此前更为心灰意冷,因为终究,谁都要去读这醒世恒言。

3

本片上映于2022年,导演是何爵天,影片改编自“大角咀肢解父母案”。

现实的案件是,2013年3月5日,一个叫周凯亮的男子,称自己的父母去旺角朗豪坊后,便不见了踪影。然而现实是,他一度沉迷于炒股,妄想自己能一夜暴富,可最终却是欠了一屁股债。加上长期以来对父母的恨,最终杀死父母。

电影对于节奏的把控和氛围的营造,相当精妙。

于人物而言,故事里的张显宗,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卑。

他碌碌无为却大开杀戒,最终酿成大错。

同时,他的冷静迷茫与小心翼翼,是他最终能杀死父母瞒天过海的原因。

导演在设计布局时,并没有让观众来猜“谁是凶手”这个常见的凶杀电影套路。

一开始,影片就自动剧透,告诉观众谁是凶手。

然后,以异常耐心的层次来剖析他的动机。

因为对于动机的深入分析,导演给了反派最大的温柔,是他杀死父母的原罪。

而对于众多审判员的参与段落,影片也给了很多的时间。

两位资深大律师吴冠峰和游嘉莉分别上庭辩护,检控官朱爱伦却质疑二人早已部署杀人计划,为财谋命似是毋庸置疑。然而在攻守互换后,吴和游两位大律师施展各自辩才,揭露出案情中更为扑朔迷离之处,而参与者唐文奇出庭自辩时,更把一切指控推得一干二净。

在一幕幕激烈的法庭辩论下,两位被告上演出“天才”与“蠢材”的戏码,真相似乎越辩越模糊。9位不同背景的陪审员在休息室展开话语权的角力,同时陷入对与错的正义思辩中。

其中,最尖锐的问题是坏人就不会说实话吗? 笨蛋就不能杀人吗?

在场景设置和剧情铺陈上,在情节、对白及场景中刻意安排象征及暗示。让观众完全投入整场聆讯的经过,恍如化身为陪审团的一份子,一同分辨谁是谁非。

描写陪审团重游犯案现场,完全投入案发现场当中,成功增强代入感,令观众时刻有种亲历其境的感觉。

4

案情和正义都如回廊般曲折弯绕,配上罗生门式叙事,及让人眼花的多时空交叉剪辑,真相最终依旧暧昧不明。

导演用一种复杂的形式感不停反哺内容,开放式的结局如同那张裹住小胖的网,层层叠叠。

当然这部电影也是有缺点的,在曾先森看来,两个男主角虽然都凭借此片提名了次年的金像奖影帝,但两位的表演还欠缺一些更细腻的东西,或许这也是他们拿不到奖的原因。

这部电影,在2021年与《毒舌律师》,成为当年最好看的两部香港电影。

0 阅读:0

曾狄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