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这场暴风雨后,如何在废墟中寻回自己

元柏谈情感 2025-04-17 12:21:39

我们都说来日长方,却忘了世事无常,突如其来的丧偶仿佛一场暴风雨,无情地席卷了原本的生活,将曾经的美好打得支离破碎,徒留下一片废墟,让活着的人措不及防不知何去何从。 失去爱人的初期,心好像被撕裂成了碎片,痛不欲生,也毫无生机。曾经温暖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如今一片静默,静的可怕,明明满屋子他的痕迹,可是再也无法看到他的存在,只剩冰冷的空气。曾经一起的约定、还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想,都成了心头最刺痛的遗憾,仿佛生活的意义也随着爱人的离去而被击碎,整个人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绝望之中。 然而,逝者已逝活着的人生活还在继续,即便身处废墟,也要试着去寻回自己。

首先,要允许自己去悲伤

失去了另一半,痛苦悲伤是正常的情绪,不要压抑内心的情绪,大哭也好,沉默也罢,这都是治愈的必经之路。把心底的难过都宣泄出来,才能慢慢腾出空间,去接纳新的感受。 丧偶后,尤其是爱人刚离开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特别痛苦,但是却无法接受现实,自动屏蔽丧偶的现实,压制自己的情绪,不哭也不泄,跟正常人一样。其实这种情况对心里会造成伤害,应该找一些爱人生前的物品,允许自己放肆哭泣宣泄情绪。林姐在失去了另一半后,冷静的不正常,井然有序的处理身后事,不哭也没有悲伤,别人以为她无情,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有多痛,可是自从爱人走后,她好像变了人,像个机械,无法言说痛,也哭不出来。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她病倒了,去看心里医生,理咨询师告诉她在承受了巨大的打击或是遭遇了强烈的情感冲突后,大脑,为了保护自己不至于彻底崩溃,会自动启动一种情感隔离的机制。在这种状态下,虽然依旧能够清晰地感知外界的一切,但快乐、悲伤、恐惧乃至痛苦等情感都被牢牢封锁,仿佛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然而,这种情况如果长期下去,对身体和心理都有影响。“悲伤需要物理载体。”无法言说的苦,可以用其他方式宣泄。林姐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就是写信,"给亡夫的信",在纸页间释放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今天物业来催缴暖气费,我才发现这些年都是你在处理这些事。厨房下水道又堵了,我对着水管工具发愣时,突然想起你总说'扳手要逆时针转'..."这些琐碎的独白渐渐拼凑出他们生活的场景——每写道一些曾经生活的场景,她都会默默流泪。时间久了,她的压制的情绪终于释放了,她也接受了爱人离开的现实,努力的调整自己的情绪,慢慢的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

要有重建生活的的勇气

失去了另一半后,我们的生活跌落了谷底,我们要有重新开始的勇气。首先要从人生低谷自救,经历了丧偶这件事,我们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我们的依靠,也没有让我们依靠一辈子,也没有人能救我们,能救我们的唯有自己。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学着接受,把自己救出来。试着重新建立生活的秩序,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早睡早起,为自己做一顿简单的早餐,整理杂乱的房间,让生活的环境先变得清爽有序。当这些小小的改变一点点积累,会发现自己对生活又有了掌控感,不再那般无助。网友宋姐在失去了爱人后,没有在痛苦悲伤中内耗,而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重新开始生活。她在整理书房时,一叠捆扎整齐的旅行杂志从书架跌落。翻开泛黄的页面,丈夫在北海道温泉地图旁标注:"等女儿高考后带老婆来看雪"。看到这个未完成的承诺,宋姐突然决定独自完成这趟旅程。在函馆山顶的观景台,零下十度的寒风裹挟着雪花拍打脸颊。当晨光将海峡染成金红色时,她第一次感受到纯粹的疼痛与纯粹的美丽可以并存。手机里存着女儿发来的信息:"妈,我今天自己修好了宿舍的台灯。"她对着朝阳微笑,想起心理咨询师的话:"悲伤不是你要摆脱的东西,而是你要随身携带的纪念品。"

重拾曾经搁置的兴趣爱好。

治愈痛苦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丧偶的你,痛苦无助,那么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看分散注意力。若是喜欢读书,那就静下心来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要是爱好绘画,用画笔去描绘心中所想,喜欢唱歌,就去尽情的唱歌,在这个过程中,能暂时忘却伤痛,也能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专注与快乐。

勇敢的走出去。

丧偶后,很多人会变得自卑,不敢见人,整天呆在家里,不出去。其实,人在痛苦无助的时候,能量低迷,如果整天呆在家里,会更抑郁痛苦,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要勇敢的走出去,走出家门,去接触大自然,感受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聆听鸟儿的鸣叫,看看花草的生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吹风,看云,感受生命的力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每一个生命即便经历了狂风暴雨,也依然可以绽放光彩,而我们同样也能在这片废墟之上,慢慢重塑,寻回那个有勇气、有力量去拥抱生活的自己。 丧偶是人生的一场重创,但只要心怀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面对、去改变,终能在废墟中找到重生的自己,再次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愿我们都能苦尽甘来,好好的活着。

​​

0 阅读:0

元柏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