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倾家荡产开小店,隔壁寡妇送我一碗面:这是你娘临终前教我的

夏天里聊生活 2024-12-02 02:41:16

■作者:夏天里的冰雹 ■素材:何建国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1992年的春天,梧桐花开满了江西丰城县青山镇的街道。我叫何建国,那年我30岁,刚刚花光了所有积蓄在镇上租了间破旧的店面,准备开一家小面馆。

说起开面馆这事儿,我敢说青山镇上的人都不看好。他们都说:“何建国这个败家子,把老何家的好几亩地都卖了,现在连祖传的那座青砖大瓦房也卖了,就为了给他那个生了重病的妹妹治病。这下可好,把所有家当都折腾没了,还要去开面馆?他懂个屁的面!”

可不是嘛,我是真不懂做面。我爹在我十岁那年就去世了,留下我娘何兰芳一个人拉扯我和妹妹何小红。我娘是个能干的,她做得一手好面,在镇上开了间面馆,靠着这手艺养活我们兄妹俩。可惜天不遂人愿,去年冬天,我娘也走了。

临走前,我娘拉着我的手说:“建国啊,你要照顾好你的妹妹。你要记住,在咱们青山镇上,有个人会帮你的。”

我问是谁,我娘却没说完这句话就闭上了眼睛。

那时候,我妹妹何小红正躺在县医院里。她得了重病,医生说需要动一场大手术。为了给妹妹凑手术费,我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可是手术刚做完,后续还得吃药调养,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我才想到开面馆。毕竟我在我娘的面馆里也帮过忙,虽说不会做面,但是总该能学会的吧?

可是开业第一天,我就碰了一鼻子灰。

清晨五点,我就起床开始和面。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该放多少水,也不知道该怎么揉面,揉了半天还是一团疙瘩。等到早上七点,镇上人来吃早饭的时候,我连一碗像样的面都没能做出来。

“哎哟喂,这面条和蚯蚓似的,谁敢吃啊!”

“何建国,你还是趁早关门算了,省得丢人!”

我站在空荡荡的店里,听着外面的议论声,心里又酸又涩。娘啊,您在天之灵看到我这个样子,该有多心疼啊。

就在这时候,隔壁传来一阵脚步声。

“吱呀”一声,店门被推开了。

我抬头一看,是隔壁的寡妇秦月梅。她手里端着一个搪瓷碗,碗里冒着热气。

“建国,来,先吃碗面暖暖胃。”秦月梅把碗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

我愣住了。这碗面,色泽金黄,面条均匀细长,上面飘着几片香菜,还有一个溏心荷包蛋。光是闻着这香味,就能让人食指大动。

“这。”我还没说出话来,秦月梅就说:“这是你娘教我的手艺。”

这句话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泪点。原来,二十年前,秦月梅还是个无家可归的姑娘,是我娘收留了她,还手把手教她做面。

我端起碗,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这个味道,这个口感,和我娘做的一模一样!

秦月梅站在一旁,轻声说道:“你娘临终前交代我,要我照顾好你们兄妹。这手艺,我可以教你。”

我抬头看着秦月梅,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秦月梅比我大四岁,我记得小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在我娘的面馆里帮忙。那时候的她,瘦瘦小小的,像个小猫似的。二十年过去了,她变成了一个端庄大方的女人,只是眼神里依然带着几分当年的怯怯。

“月梅姐。”我擦了擦眼泪,“这些年,你都在哪里?”

秦月梅坐在我对面,轻声说:“我嫁到了隔壁县。两年前我男人出事走了,我就带着这手艺,回青山镇开了个小摊子。”

我这才想起来,前几天在街口确实见过她的面摊。只是那会儿我一心想着妹妹的病,也没顾得上打招呼。

“建国,你先把这碗面吃了,待会儿我教你和面。”秦月梅说着,就走到了案板前。

就这样,在秦月梅的指导下,我开始学做面。

“和面要用温水,水温要刚刚好,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面粉要过筛,这样和出来的面才不会有疙瘩。”

秦月梅一边说,一边示范。她的动作很慢,生怕我看不明白。

“你看,揉面的时候要用力均匀,像这样。”她抓起一团面团,开始揉捏。她的手很好看,指节分明,上面还沾着点面粉,在阳光下泛着白色的光。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我娘。我娘也是这样,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和面,一揉就是一个多小时。那时候我总嫌她太啰嗦,现在想来,那些絮絮叨叨的话语里,都是最珍贵的教导。

“你娘说过,做面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秦月梅一边揉面,一边说,“面团要像婴儿的脸蛋一样光滑细腻,这样擀出来的面条才会有韧性。”

我点点头,开始学着她的样子揉面。

这一天,我们做了很多次尝试。终于,在下午的时候,我做出了第一碗像样的阳春面。

秦月梅尝了一口,笑着说:“不错,有你娘的七分功力了。”

我也笑了,这是这些天来第一次真心的笑。

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天一早,我妹妹小红打来电话,说她又开始发烧了。我赶紧把店里的东西收拾了一下,骑着自行车就往县医院赶。

路上,我心里直打鼓。妹妹这次住院,已经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现在店里连本都没收回来,要是再需要住院。“我咬了咬牙,实在不行就去借高利贷吧。

到了医院,我远远就看见小红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她今年才22岁,原本该是最漂亮的年纪,现在却因为病痛折磨得瘦弱不堪。

”哥。“小红看见我,虚弱地笑了笑,”你别担心,我就是有点发烧,打点退烧针就好了。“

我摸了摸她的额头,滚烫滚烫的。

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还要做一些检查。我在病房外踱来踱去,心如刀绞。

”叮铃铃“,电话响了,是秦月梅。

”建国,你别担心,我帮你看着店。今天早上已经有好几个客人来吃面了,他们都说好吃。“

我鼻子一酸,这些年来,除了我娘,还从来没有人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过我。

”月梅姐,谢谢你。“我哽咽着说,”可是小红她。“

”我知道,你别急。“秦月梅在电话那头说,”你先管好小红,店里的事有我呢。“

放下电话,我靠在医院的墙上,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这时候,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何建国,你在这儿哭鼻子呢?“

我抬头一看,是镇上开杂货店的王寡妇。她扎着个花头巾,手里还提着个篮子。

”王婶,您怎么来了?“我赶紧擦了擦眼泪。

”来看看小红啊。“王寡妇把篮子往我怀里一塞,”听说你开了面馆,我还寻思着去尝尝呢。你这当哥的,可得把面馆经营好啊。“

我打开篮子一看,里面是几个鸡蛋和一盒牛奶。

”这。“

”别这了那的,快给小红送进去。“王寡妇摆摆手就走了。

我抱着篮子,心里暖暖的。在这青山镇上,虽然有人说闲话,可还是有这么多好心人啊。

回到病房,小红已经睡着了。我轻轻地坐在床边,看着妹妹消瘦的脸庞,心里一阵绞痛。

娘临终前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建国啊,你要照顾好你的妹妹。“

我攥紧了拳头,不管多难,我也要把小红的病治好。

晚上九点多,我回到面馆,发现店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灶台上还热着一锅汤,案板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和好的面团。

秦月梅正在擦桌子,听见开门声,她抬起头来:”回来啦?快来喝碗汤吧。“

我坐下来,看着眼前的这碗汤,又想哭。这是我娘最拿手的萝卜丝汤,清淡鲜美,最适合空腹的人喝。

”今天卖了不少面,“秦月梅一边收拾一边说,”你放心,账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我端起碗,喝了一大口汤,咸咸的,不知道是汤的味道,还是我的眼泪。

”月梅姐,“我放下碗,”你为什么要帮我?“

秦月梅擦桌子的手顿了一下,然后轻声说:”因为答应过你娘啊。“

我抬头看她,发现她的眼睛红红的,好像也哭过。

”你娘她。“秦月梅深吸了一口气,”她救过我的命。“

”什么?“我惊讶地问道。

秦月梅放下抹布,在我对面坐下:”二十年前,我从孤儿院逃出来,饿得走不动路,是你娘收留了我。那时候我才十八岁,什么都不会,她手把手教我做面,教我做人。“

说到这里,秦月梅的眼泪就掉了下来:”你娘她就像我的亲娘一样。她临走前托我照顾你们兄妹,这是我欠她的。“

听着秦月梅的话,我突然明白了很多事。难怪我娘总说秦月梅是个好姑娘,难怪她走的时候要说那句话。

”建国,“秦月梅擦了擦眼泪,”你放心,有我在,你的面馆一定会红火起来的。“

我点点头,心里突然有了力量。

就这样,我和秦月梅开始了合作。

每天凌晨四点,我们就开始准备。秦月梅教我和面的诀窍,教我煮面的火候,教我调汤的比例。她说,这些都是我娘教她的,一点一滴都不能差。

”你看,“秦月梅指着锅里的面条,”面条要在水开的时候下,这样才不会煮烂。煮的时候要用筷子轻轻地拨,让每根面条都受热均匀。“

我认真地学着,慢慢地,面馆的生意开始好转。

镇上的人都说:”何建国家的面,和他娘做的一个味儿!“

听到这话,我和秦月梅都会偷偷地笑。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小红的病也在慢慢好转。医生说,只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就不会有大问题。每次去医院,我都会带上一碗面给小红。

”哥,“小红吃着面,眼睛亮晶晶的,”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我笑着说:”这都是月梅姐教的好。“

”月梅姐真好。“小红说着,突然狡黠地笑了,”哥,你有没有想过。“

我知道她想说什么,赶紧打断她:”别瞎说。“

可是小红说得对,这段时间和秦月梅朝夕相处,我的心里确实有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每次看着她认真和面的样子,看着她温柔地对待每一个客人,看着她偷偷给生病的老人多加一个鸡蛋,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跳得快一些。

但是,我不敢说。

镇上的人最爱说闲话,万一让人说秦月梅是个克夫的寡妇,那她的名声可就毁了。更何况,她是我娘的救命恩人,我。

”想什么呢?面都煮过头了!“秦月梅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

我赶紧把面捞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不起啊,走神了。“

秦月梅白了我一眼:”你啊,就是心思太重。你娘常说,做面要专心,做人也要专心。有什么事就直说,藏在心里憋坏了。“

我愣住了,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突然,我想起来了,这是我娘常对我说的话。每次我有心事,她就会这样说。

看着秦月梅忙碌的背影,我突然发现,她真的越来越像我娘了。不仅是做面的手艺,连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式,都像极了。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何建国!你给我出来!“

我走出店门一看,是镇上的周屠夫。他今年五十多岁,膀大腰圆,平时就爱欺负人。这会儿,他正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个碗。

”何建国,你这面馆是想害死人吗?“周屠夫把碗往地上一摔,”这面里有根头发,你是不是想毒死我?“

我定睛一看,那碗里的确有根头发。可是我们每天做面都很注意卫生,怎么会。”

“周哥,对不起,我给您重新做一碗。”我赶紧道歉。

“重新做?”周屠夫冷笑一声,“你这店今天也开到头了!让个寡妇来做面,晦气!”

听到这话,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你说什么?”

“我说的不对吗?”周屠夫趾高气扬地说,“你那娘要是知道你和个寡妇混在一起,怕是要从棺材里跳出来!”

我握紧拳头就要上前,却被秦月梅拉住了。

“建国,别动手。”秦月梅低声说,“我们开门做生意,和气生财。”

我强压着怒气,对周屠夫说:“周哥,您要是觉得不满意,这顿饭钱我退给您,再赔您一百块钱。”

周屠夫却不依不饶:“一百块?你打发要饭的呢?今天要是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让全镇的人都知道,你这店里的面有多脏!”

这时候,店里的其他客人也都围了过来。

“周屠夫,你少在这儿耍横!”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

我一看,是王寡妇。她叉着腰,气势汹汹地走过来:“我刚才可看得清清楚楚,是你自己往碗里放了根头发!”

周屠夫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你。你胡说!”

“我胡说?”王寡妇冷笑一声,“要不要把你刚才的动作说给大家听听?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你是看上人家月梅了,想来耍横是不是?”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周屠夫老脸一红,骂骂咧咧地走了。

等人群散去,我才松了一口气。秦月梅站在门口,脸色有些发白。

“月梅姐。”我刚要说话,她却转身进了店里。

“我去收拾东西。”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站在原地,心里又气又疼。在这个小镇上,寡妇的日子实在不好过。秦月梅为了帮我,承受了这么多闲言碎语,我却连保护她都做不到。

晚上收工的时候,秦月梅说:“建国,我想我还是不要来帮忙了。”

我一下子慌了:“为什么?”

“你也听到了,”秦月梅苦笑道,“我在这儿只会给你添麻烦。”

“不,你不是麻烦!”我急急地说,“月梅姐,你是我娘托付给我的人啊!”

这句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秦月梅的眼睛红了,她轻声说:“所以,你是因为答应了婶子,才留我在这儿的?”

“不是的。”我想解释,可是话到嘴边又不知该怎么说。

秦月梅擦了擦眼泪:“建国,这段时间谢谢你。你放心,我走了之后,会把你娘的配方都写下来给你。”

说完,她转身就要走。我一把拉住她的手:“月梅姐,你别走!”

秦月梅的手很凉,在我掌心微微颤抖。

“你知道吗,”我深吸一口气,“这些日子,我总是做一个梦。梦见我娘站在面馆里,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我知道,她是放心的,因为有你在。”

秦月梅转过身来,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不仅是因为我娘,”我鼓起勇气继续说,“更是因为你。月梅姐,我。”

话还没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哥!”是小红的声音。

我和秦月梅赶紧分开。小红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哥,我刚才在医院碰到王婶了,她告诉我周屠夫的事。你们没事吧?”

“没事。”我笑着说,“有王婶帮忙,那周屠夫灰溜溜地走了。”

小红却不依不饶:“那月梅姐呢?你们刚才说什么呢?”

秦月梅红着脸躲开了,我瞪了小红一眼:“你这丫头,怎么这么多问题?”

“我怎么就不能问了?”小红撇撇嘴,“要不是王婶跟我说,我还不知道你们的事呢。”

“什么事?”我和秦月梅异口同声地问。

小红神秘兮兮地说:“王婶说,咱娘临终前托付了一件大事给月梅姐,可月梅姐一直没敢说。”

秦月梅的脸一下子白了:“小红,你。”

“月梅姐,”小红走过去拉住她的手,“王婶都告诉我了。当年你答应我娘,要照顾我和我哥。可是你为什么一直不说明你的身份呢?”

“什么身份?”我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厉害。

小红看看我,又看看秦月梅:“哥,你还记得咱家那张全家福吗?”

我点点头。那是我十岁那年照的,照片上,我娘抱着刚出生的小红,我站在旁边,还有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

等等!

我猛地转头看向秦月梅,只见她低着头,泪水打湿了衣襟。

”月梅姐,你。“我突然明白了什么,”那个女孩是你?“

秦月梅点点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对不起,我一直没敢告诉你们。我。我是你们的养姐姐。“

小红抱住她:”月梅姐,你别哭了。王婶都跟我说了,当年我娘收养你的事。“

我靠在墙上,脑子里一片混乱。难怪我总觉得秦月梅像我娘,难怪她的一举一动都那么熟悉,原来。原来她是我们的养姐姐。

”那你后来为什么要走?“我哑着嗓子问。

秦月梅擦了擦眼泪:”那年我十八岁,有人说闲话,说我是个来路不明的孤女,会给何家带来不幸。我。我怕连累你们,就答应了隔壁县的一门亲事。“

”你知道我娘多伤心吗!“我忍不住喊了出来,”你走后,我娘整整一个月没吃下饭!“

秦月梅的眼泪流得更凶了:”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不走,镇上人会说闲话,会影响小红找对象。“

”你就是个傻子!“我气得浑身发抖,”你知道我娘临终前多想见你吗?你知道这些年我们多想你吗?“

小红赶紧拉住我:”哥,你别生气了。月梅姐也不容易。“

秦月梅抹着眼泪说:”婶子去世前,我赶回来见了最后一面。她让我答应她两件事:一是照顾好你们兄妹,二是。“

她说到这里,脸突然红了。

”二是什么?“我和小红异口同声地问。

秦月梅低着头,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婶子说,让我。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她说,你这个人闷葫芦似的,得有人替你操心。“

我愣住了。

小红却高兴地拍起手来:”我就说嘛!怪不得我娘临终前总说,让月梅姐一定要回来。原来是这个原因!“

我看着秦月梅,她依然低着头,脸红得像熟透的柿子。

”所以,“我深吸一口气,”你这些日子帮我,不只是因为答应了我娘?“

秦月梅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对不起,我。我不该对你动心的。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是个寡妇,还是个。“

我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傻瓜,你是我姐姐,也是我最爱的人。“

秦月梅在我怀里轻轻地抽泣着:”可是。可是镇上人会说闲话。“

”让他们说去吧!“我紧紧地抱着她,”我何建国这辈子,就认定你了!“

小红在旁边抹着眼泪:”就该这样。我娘在天之灵看到,也会高兴的。“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我们走出店门一看,王寡妇带着一群人站在那里。她笑眯眯地说:”月梅啊,你可算说出真相了。这何建国要是敢欺负你,我第一个不答应!“

秦月梅躲在我身后,羞得说不出话来。

王寡妇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建国啊,你可要好好对月梅。她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当年要不是你娘收留她,她这条命都保不住。“

我点点头:”王婶,您放心。我这条命都是月梅姐的。“

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这时候,连那周屠夫也挤过来,讪讪地说:”那个,对不起啊。我不知道是这么回事。“

我瞪了他一眼,刚要说话,秦月梅却拉住我:”算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她的声音温柔,就像我娘当年教我做人的样子。

小红突然说:”哥,你知道为什么我娘的面馆生意那么好吗?“

我摇摇头。

小红笑着说:”因为我娘的面里,不光有手艺,还有爱啊。你看月梅姐做的面,不也是这样吗?“

我恍然大悟。难怪这些日子,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不是因为手艺有多高明,而是因为每一碗面里,都有秦月梅的用心和爱意。

就像我娘常说的:”面要做得有温度,就像这人心一样。“

夜深了,镇上渐渐安静下来。面馆里,秦月梅还在收拾碗筷。

我帮她擦桌子,突然想起一事:”对了,你还没说,我娘是怎么救了你的命?“

秦月梅放下手中的碗,眼神有些迷离:”那年我从孤儿院逃出来,饿得走不动路。是你娘发现了我,把我抱回家,给我煮了一碗面。“

”那碗面,“她哽咽着说,”是我这辈子吃过最温暖的一顿饭。从那以后,我就发誓要学会你娘的手艺,要用这手艺去温暖更多的人。“

我走过去,轻轻抱住她:”现在,你做到了。“

秦月梅靠在我怀里,轻声说:”建国,我们以后就这样,一直做下去好不好?“

我吻了吻她的额头:”好,我们一直做下去。做一辈子的面,过一辈子的日子。“

小红在一旁插嘴:”那我呢?“

我们都笑了。我说:”你啊,就负责每天来蹭面吃!"

夜风吹进面馆,带来一阵面香。我仿佛看见我娘站在案板前,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娘,您放心,我找到了属于我的幸福。您教给月梅姐的不只是做面的手艺,还有做人的道理。我们会好好的,会让这份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0 阅读:0

夏天里聊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