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压条繁殖全知道
在家庭种植或者一些小范围园艺场景中,很多人对无花果情有独钟。无花果可不是那种娇滴滴的花草,它树形美观,叶子翠绿茂盛,到了结果的时候,那紫红色的小果实特别诱人。不过,在种植无花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头疼的事儿。就像有的朋友在自家阳台上种了盆无花果,每年想扩大种植规模都不太清楚该怎么操作。
咱先来说说无花果压条繁殖这事儿。这可是增加无花果数量的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压条呢,其实就是把母株上的部分枝条压到土里,让它生根,然后再和母株分离,变成一棵独立的小植株。
咱们先对比一下不同品种的无花果在压条繁殖上的差异。像布兰瑞克无花果,这可是个耐寒性比较好的品种。它果实的个头比较大,颜色也深,是那种深紫红色的。在做压条繁殖的时候,因为它树体比较强壮,枝条相对比较粗,所以在环剥的时候可以稍微剥得宽一点。还有绿抗一号,这个品种它病虫害比较抗性,果实也是甜得很。它做压条繁殖的时候,生长的速度可能会相对慢一点点。再看金傲芬,这可是个好品种啊,果实又大又甜,它的枝条比较柔软,适合做一些造型上的压条操作。
现在咱们以在华北地区居家阳台种植无花果为例说说具体的压条繁殖过程。比如说老张,他就住在华北地区的某个城市,他特别喜欢种无花果。他发现家里阳台上的那盆无花果长得太孤单了,就想通过压条繁殖多几棵。他在春天,也就是3月份左右开始操作。为啥选这个时间呢?因为这个时候天气不冷不热,温度大概在15 - 20摄氏度左右,非常适合枝条生根。
老张先选了一些比较健壮、半木质化的枝条。这时候就得说说环剥的技巧了。环剥可不是随便在枝条上划一道就行。老张会选择枝条上比较平滑的地方,用比较锋利的小刀,轻轻地把树皮剥掉一圈,宽度大概是1 - 2厘米左右。这就像是给枝条做了个小手术一样,可不能伤到里面的木质部。在做这个环剥的时候啊,最好是在离母株大概20 - 30厘米的地方选择枝条段,这就像是给新的小植株留好了足够的生长空间。
环剥完之后,就到了很关键的母株营养管理环节了。母株就像一个无私的母亲,给这个环剥后的枝条提供着养分。老张每天都会给母株适量浇水,保证土壤湿润但又不会积水。在施肥方面,他会每隔7天左右施一点稀薄的液肥。他说这时候的肥料就像是给母株加油一样,让它有足够的能量去供给枝条生根。要是在南方地区,比如说广东那块儿,气候比较湿热,母株营养管理还得再注意一下。那边温度高,肥料挥发快,所以施肥的浓度可能要再稍微低一点,而且浇水的次数可能会多一点,大概5 - 6天就要浇一次水。
环剥之后的枝条要怎么护理呢?在开始的3天里,老张会尽量避免挤压到这个环剥的部位。大概过了7天左右,他就会发现环剥的地方开始有点微微的凸起,这就是快要生根的一个信号。再过15天的时候,他就会特别小心地检查一下,有时候能看到一些白色的小根须开始冒头了。这时候就不能轻易去动这个枝条了,要继续给母株正常的养护。
在根还没长好的时候,这个环剥的枝条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如果天气比较干燥,可以在这个环剥的部位上套一个小塑料袋,里面喷一点水,营造一个小小的湿润环境。但是要注意通风,不能让塑料袋里闷坏了。
在浇水这件事上,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讲究。像在华北地区,水分蒸发比较慢,浇透一次水可能能管好多天。而在南方的一些多雨地区,就得时刻关注着土壤的干湿情况,可不能让枝条长时间泡在水里,不然容易烂根。
再说说这无花果和别的果树在压条繁殖上的对比吧。比如说苹果,苹果压条的时候,因为它树体比较高大,枝条通常比较粗壮,环剥的难度可能就更大一些,需要的愈合时间也更长,大概一个月左右才能看到明显的生根迹象。而无花果相对来说就比较快了。还有梨树,梨树在压条的时候,对土壤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它需要比较肥沃、疏松的土壤,而无花果在这种普通家居阳台常见的园土里都能生长得不错。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发现环剥部位的小根已经长得比较发达了,大概是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准备把这个小植株分离出来了。在分离之前啊,要先试着切断一部分和母株相连的茎。切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别切得太猛,把根或者小植株弄断了。先切断一边的茎,看看小植株有没有什么异常反应,如果好好的,过几天再把剩下的部分切断。
把新生的无花果小植株移栽的时候也得注意。在华北地区,移栽的最好时候是傍晚,这个时候温度比较低,小植株的水分蒸发也慢。在移栽之前,先在要移栽的地方挖个合适大小的坑,然后在坑底施一点基肥,再把小植株小心地放进去,填土踏实。填好土之后,浇一次透水,就像给小植株来了个“欢迎水”。
再看看别的网友分享的经验。有个网友在四川成都的家附近有个小院子,他在院子里种了好几棵无花果。他也试着做压条繁殖。他发现,在西南地区,无花果的生长速度比华北地区要快一些。他做压条繁殖的时候,大概20天左右就看到生根的情况比较乐观了。他说成都的气候比较温和湿润,这对无花果的生长和生根都是很有利的条件。
还有一个东北的朋友,在东北的冬季非常寒冷。他发现无花果在户外很难存活,于是他把无花果盆栽搬到室内的阳台,然后做压条繁殖。他发现因为室内温度比较稳定,大概在10 - 18摄氏度左右,所以无花果压条繁殖的成功率也还不错。不过他发现,在这种温度下,生根的速度比在华北暖和的时候要稍微慢一点,大概需要40天左右才能完全长好根。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无花果压条生根也有影响。如果是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里,无花果的根会生长得特别旺盛。像在山东一些平原地区,土壤多是沙壤土,那里的无花果种植户张大嫂发现,她做压条繁殖的时候,无花果的根长得又粗又壮,而且生根的时间也比较短。而在南方的红壤地区,土壤比较黏重,透气性差一些,如果在红壤里做无花果压条繁殖,就得多在土壤里加点腐叶土、珍珠岩这些东西来改良土壤,才能让根长得好。
再回到老张的无花果压条繁殖。他在整个过程中,除了精心照料这棵要做压条的枝条,也没有忘记给母株其他的枝条做一些修剪。他把那些长得过于茂盛、杂乱的枝条剪掉一些,这样母株就可以把更多的养分集中供给到正在生根的小枝条上了。老张还发现,在压条繁殖期间,母株的花朵明显比以前少了一些。他就知道这是母株在把养分分配给小枝条呢。
当新生的无花果小植株生根之后,就可以逐渐把它从母株上分开了。分开之后,要把小植株放在一个通风良好、半阴的地方缓苗一段时间。大概缓苗一个星期左右,如果小植株的状态还不错,没有出现叶子发黄、萎蔫等情况,就可以正式把它放在阳台或者别的地方好好养着了。这个时候的小植株已经有了自己的根,就可以像正常的无花果植株一样养护了,给予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分和肥料。
在整个无花果压条繁殖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从选择合适的枝条,到环剥技巧,再到母株营养管理,再到生根后的移栽和缓苗,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做。而且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也会影响着压条繁殖的进程和结果。
那大家有没有在自己的庭院、阳台或者附近种过无花果呢?有没有做过压条繁殖呢?大家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经验或者在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呢?欢迎大家都来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