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上海版《红小兵》封底,挺时尚的
文革期间,人教社的教材出版戛然而止,开启了各省市各显神通、自编教材、各自为政的时期。
就语文教材而言,各省市编写的教材,还是尽力体现出面向青少年特点的编写取向,尽量让课文显得生动、有趣而实用。
有些课文,今天看来,还是挺有文采的,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那么,这些文章是哪里来的?
毫无疑问,那个时期各省、市编辑出版的《红小兵》类少儿杂志,是一个巨大的课文来源遴选宝库。
1976年3期上海版《红小兵》刊登的童话作品
据笔者粗略统计,当时大陆各省市中,除了陕西与浙江没有办过这类少儿刊物,其它各省市均有这样一本小开本的少儿读物。
而在这其中,上海版《红小兵》颇为鹤立鸡群。
这主要原因是上海云集了雄厚的少儿文学作家,还有一大批有着海派绘画传统提拎贯穿的画家团队。
这些文字作者与绘画作者联手行动,能足以让一本少儿刊物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在文字作者中,我们可以看到文革期间,出现在上海版《红小兵》的作家有俞天白、叶永烈、戴巴棣等。
1976年第1期上海版《红小兵》刊登的叶永烈作品
一些在今天的部编版语文教材里活跃的儿童作家,如樊发稼、聪聪、刘仲元、吴珹都曾在杂志上发表带着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少儿作品。
1974年17期上刊登的樊发稼、刘仲元诗歌
绘画名家有张乐平、戴敦邦、顾炳鑫、贺友直等,新晋的绘画作者有俞晓夫、黄英浩、施大畏等,都曾经在上海版《红小兵》上一鸣惊人,走近公众视线。
1975年12期上张乐平的绘画作品
上海版《红小兵》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处,就是依靠上海在文革期间依然能够占据的中外交流前哨的特殊位置,把视线放眼全球,它的文章中有很多篇幅潜泳着国际视野,带着鲜明的上海这个开放城市的特别风范。所以,文革期间的上海版《红小兵》还散溢着当时国内出版物少有的洋味。
1976年第10期封底
因此,上海版《红小兵》杂志特别受到教材编写者的青睐,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上海版《红小兵》上刊发的文章,刚刚露面,就被如饥似渴一般的教材选入到教材中去了。
我们都知道有一首著名的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最早就发表在上海版《红小兵》1970年第3期上,当时这首儿歌的作者金果临还是一名小学生。
就这简单、精练的四句儿歌后来被谱成乐曲,广泛传唱,而文字本身,一度时期,占据小学语文开学的第一课的至尊位置。
我们继续看一看上海版《红小兵》中的作品进入教材的盛况。
1971年第22期上海版《红小兵》用贯通的两版篇幅,刊登了一篇儿童诗《一棵橄榄树》,作者署名晓纪。
很快,1973年6月出版的《北京市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便将此诗收入教材。
全诗如下:
在阿尔巴尼亚,
有一座山叫爱尔巴连。
山上长满茂盛的橄榄树,
山泉绕过美丽的葡萄园。
有一天,
中国叔叔来到山间,
青红的樱桃果挂满树枝,
紫红的玫瑰花开得真艳。
在山坡上,
中国叔叔看到一个小男孩,
他放牧着一群绵羊,
唱着歌儿挥着羊鞭。
小孩一看到中国叔叔,
飞奔到中国叔叔身边,
欢乐地说:
“叔叔,我叫库伊姆,
我热爱中国,
想念中国的红小兵。”
库伊姆抚摸着叔叔的衣裳,
眨了眨活泼的大眼,
忽然他想到什么,
说了声:“叔叔,等等。”
飞快地跑进果园。
一会儿,
库伊姆又来到叔叔跟前,
手中捧着一棵油橄榄的树苗,
一行行汗珠挂满了笑脸。
他热情地说:
“亲爱的叔叔,
这树苗是我们
遵循霍查伯伯的教导,
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种出来的,
请把它带到中国,
带给中国的红小兵,
中阿儿童的深厚友谊,
就像这橄榄树苗一样长青万年。”
多聪明的孩子,
多动人的语言。
中国叔叔把库伊姆高高举起,
告诉他一定带回他的心愿,
叔叔和库伊姆一起高呼,
响亮的口号在山谷间回旋。
清清的泉水又凉又甜,
金色的阳光把山峦照遍。
库伊姆向中国叔叔招了招手,
高兴地说了声“再见!”
像一只矫健的小山鹰,
飞上了一个山颠……
整首诗并不出色,一点诗味没有,完全是分行的大白话,连韵都不押,但整首诗还是记录了那个时期的中阿关系的密切程度,通过一个孩子的举动,能够最动人地折射出这种关系的纯真与深入到何种地步。
我们再看看上海版《红小兵》1972年15期刊登的一首诗歌《果园里》,这首诗具备了押韵的诗歌特征,读起来朗朗上口,显然在艺术上很有可取之处。
这首诗,之后被江苏省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收入教材中。
我们看看原文:
行军经过山岗高地,
红小兵个个汗珠如滴,
多渴望喝点清凉的水,
可水壶空了还没有达到目的地。
秋风吹来一阵清香,
一大片果园遍布在山间,
沉甸甸的水果已经成熟,
太阳映着黄澄澄的脆梨。
红小兵在果园里休息,
看着丰收的景象欢乐无比,
突然,一阵风儿吹来,
把熟透的梨子吹落在地。
没有等谁下命令,
大伙急忙把梨子拾起,
用书包盛,用衣服装,
送给了管果园的阿姨。
阿姨拿出梨子叫大家解渴,
只只充满果园工人的心意,
大伙像一群小兔笑着跑开(课本将“笑着”改成“飞快”,强调了动感),
远远地招手表示感激。
“革命军人个人要牢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红小兵举着红旗走远了,
一支战歌在云中盘旋(课本改成“战歌在空中回荡不息”,原诗有一点不合情理,声音飞到云中,难度很大吧)。
这篇诗歌的作者薛家柱,是一个著述颇多的作者。
我们看一下他的个人资料简介:
上海版《红小兵》中的诗歌,成为教材里的热门首选,但刊物上发表的一些小故事,也得到了教材的赏识。
1970年第21期上海版《红小兵》上,刊登了一篇名叫《决赛》的故事,讲述了在一场比赛中,参赛选手,帮助跌倒的竞争对手,而放弃了比赛,传输了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这个课文有场面描写,有动作进展,有突变逆转,文本不长,但在叙事上介绍了一个完整的事件,陈述了一个明晰的价值理念,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是一篇非常适宜列入学习的范本。
这篇课文,被北京市小学语文第五册选中,走进了教材。
由上海版《红小兵》多篇文章选入语文课本,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这本杂志在同类型的刊物中还是具有头部位置的,这与上海在那个时期特殊的文化地位、历史传承上积淀的传统地位以及处于面向世界的交流窗口有着密切的关联。
1974年23期
可以说,那时候上海版《红小兵》能得风气之先,传递最引领式的讯息,这都是上海版的出版物在那个时期被人们加以关注与条分缕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