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翁”绿地的自救之路

地产与星空 2022-06-30 14:29:31

头部房企中,有位最顽强的“负翁”,绿地。

虽然一直被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等负面新闻缠绕,甚至被气急败坏的乙方们在媒体上公然喊话,但绿地并没有率先成为暴雷房企。

5月27日,绿地控股发布公告称,拟对GRNLGR6.7506/25/22进行若干修订以及豁免发起同意征集,内容包括延长到期日、加入发行人在到期前赎回全部或部分票据的赎回权、先行支付原到期日未偿还本金的10%,以及取消维持票据上市状态的契约。

这意味着即便头顶国企的光环,绿地终究还是撑不住了。

同日,绿地召开固收投资人电话会议,公司董事兼执行总裁张蕴出席。据了解,绿地将安排优质资产出售来偿债,包括计划3年售出2000亿资产,每年500亿-700亿,含有自持商业、办公楼和酒店等。

其中一季度已经推出55个大宗项目,合计132亿元,但受疫情因素影响交割时间无法确定。

大股东质押融资化解债务压力

6月20日,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在举行的GRNLGR 6.75 06/25/22票据持有人会议上,相关特别决议案获得合格票据持有人总投票数96.76%多数通过。绿地美元债成功通过展期。

但摆在绿地面前的偿债压力仍然不容小觑。6月22日,标普将绿地控股评级下调至“选择性”违约,标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认为这笔交易是一次不良债务重组,相当于违约。”该机构补充称,如果这些债券没有延期,绿地可能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融资选择,无法在到期时全额偿还。

该机构还表示,绿地在未来12个月仍面临大量离岸债务到期,规模合计约为24亿美元。

绿地控股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拥有货币资金约656.85亿元,短期借款约229.18亿元,应付票据有302.9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约701.01亿元,手头资金根本无法覆盖债务。

在出售资产的同时,大股东格林兰不得不再次下场。在5月质押了1,600,000,000股后,6月23日,绿地控股再度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格林兰持有本公司股份数量为3,471,657,534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7.17%。在本次质押了45,000,000股后,格林兰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累计质押数量为2,453,687,500股,占其持股数量的比例为70.68%。

公告还显示,格林兰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为25,0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7.20%,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96%,对应的融资余额为7.79亿元;未来一年内到期(不含半年内到期,含本次质押)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为173,0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49.83%,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3.54%,对应的融资余额为32.50亿元。

绿地控股在公告中称,上述股权质押均是格林兰为本公司向银行融资提供的质押担保,不涉及其自身融资安排,公司将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偿还到期银行借款。

值得注意的是,绿地控股公告显示,格林兰还在2022年4月21日至2022年5月18日期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绿地控股233,108,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82%。减持后,格林兰持有该公司3,488,657,534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7.31%,仍为绿地控股第一大股东。

股价低位徘徊仍然减持,有投资者向绿地控股董秘提问,管理层格林兰提前大宗减持股权与绿地控股债务展期,经营恶化,有没有关系?

面对市场猜测减持是否因为没钱还债,绿地控股董秘称公司将密切关注股东权益变动事项,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月销售恢复?

除了出售资产、大股东质押融资外,“销售回血”无疑是绿地“求生”重要渠道。

但绿地年报显示,2019-2021年期间,公司全年完成合同销售额分别为3880亿元、3584亿元、2902亿元,增速分别为-7.63%、-19.03%,在克而瑞销售排行榜上的排名甚至掉出了前10。

疫情无疑让绿地的销售状况雪上加霜。绿地董事兼执行总裁张蕴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3月中下旬上海暴发疫情,全国50%售楼处关闭;4月合同销售额同比跌幅57%,5月也很高。

对此,管理层表示,将通过抓回款率来降有息负债、降杠杆,去年回款率96%,今年降达到130%;境外项目回款50亿元,预计全年到手26亿。但内地销售回款主要取决于疫情和销售情况,公司预计6月份能恢复到之前水平。

来自克而瑞统计的数据,80个重点城市6月前20日累计成交量达141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8%,较2022年6月同期回落41%,降幅呈收窄态势。

分能级来看,一线因上海、北京疫情得以阶段性控制,环比增长48%,市场显著回暖。二线轮动复苏,环比增26%,青岛、长春、济南、苏州、杭州等均迎来不同程度放量,环比涨幅超4成。三四线整体持稳,环比微增8%%,同比回落41%,长珠三角核心城市率先回暖,中山、湖州、徐州、珠海、佛山环比持增,同比降幅也有收窄趋势。

克而瑞因此预计,6月市场环比显著回升是大概率事件,整月增幅保守估计也将维持在2成左右,而同比降幅预期也将已由上月的“腰斩”收窄至四成。不知绿地能否恢复至预期水平?

不过,受制于资金情况,绿地投资力度已明显下降,2021年全年新增项目45个,权益土地面积320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703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322亿元,表现不及去年同期,无疑对未来有所影响。

此外,绿地还值得诟病的是在基建领域的投入。绿地2021年年报显示,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营收约为2049.5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约为37.92%;建筑及相关产业营收约为3114.2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约为57.62%。

总收入比重虽然超过房地产,但绿地在建筑及相关产业的毛利率仅有4.87%,远不及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的20.87%。不仅盈利能力堪忧,建筑的营业成本还较去年同期增长32.97%,超过房地产。

虽然借由基建,绿地已从“房地产业”变更行业类别为“土木工程建筑业”,但在基建业务尚未完全发展的同时,又遭遇地产“寒冬”,绿地显然已经自顾不暇了。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