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龙《紫砂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后记——一路走来满怀感激

乐艺会 2024-08-31 06:21:08

作者:刘德龙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一路走来满怀感激——《紫砂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后记

写作《后记》的主要目的是感谢,感谢助力完成此书的师友。这样说并非出于世故,每每想起受到的关照和帮助,都会感怀不已,一句轻飘飘的“谢谢”无法表达心中感激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志不忘。

回顾往昔,一路以来,可能是“学者型艺术家”的梦一直驱使我走到了今天。而实际上,这一梦想也让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的矛盾如影随形地折磨着我,寝食难安。虽然两者都令人着迷,但却无法同时进行,所以常常陷入顾头不顾尾的尴尬境地。

博士入学之初导师顾平教授就告诫我,要想在绘画实践和理论研究两者之间获得平衡几乎不可能。这对当时一心要做“学者型艺术家”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果不其然,常常正看着书,写着论文就会不由自主开起小差,遨游于绘画世界,一旦冥思入神,就很长时间也无法回到论文上。同样,论文写作正酣时,如有索画或有不得不完成的绘画任务,心情就一下很糟糕,因为一笔也不想画。为了能够更专心地读文献写论文,2016年中我决定先放下画画,改为书法日课,哪怕是写一两个字也好。当然压力也很大,每天至少需要花半个小时以上进行专注训练。虽然书法有了一点味道和面貌,但对论文写作仍然是干扰,不得已在2018年8月中止了书法日课。经历痛苦,才发现顾老师的先见之明。后来我也曾将此困惑向聂危谷教授吐露,他温和地安慰我要分阶段,不着急,看来他们都深谙此理。再看黄宾虹、傅抱石等偶像大神,他们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一莲并蒂,双双花开,令人艳羡。稍细分析就能发现,两位大师年轻时都着力于理论研究;而他们专心创作时,则理论成果则少之又少。看来,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我更只能专注地先做好一件事,所以现在心态逐渐放松下来,不再那么焦虑。

用五年时间攻读博士学位,过程很长,日子很慢,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时间又很短,回想起来恍若昨日。2018年正式开始本书的写作。从最初的迷茫,到逐渐找到思路,顾平教授给了我悉心指导。尤其是框架搭建和观点提炼,他总是在不断地向我发问。当我辞穷时,顾老师又安慰我,不着急,寻找资料再静心想想,论文就这样在不断地发问与交流中逐渐成型。现在我也做了导师,理解了当时顾老师发问是在培养我对“问题的敏感度”,以此提升“科研探究力”和“课题意识”,很是感谢顾老师宽容的教导方式,让我有空间思考,寻找答案。

以曼生壶为研究对象,是诸多因缘促成的最佳选择。1999年我大学本科毕业后至无锡市第一中学开设陶艺课程,自学现代陶艺,我的现代艺术启蒙便是从陶艺中获得。那段时间边学边教,从拉坯、泥板成型到制釉、烧窑等全过程工艺都一一尝试,其间多次赴宜兴丁山学习、探访,深感紫砂的魅力无限。我大学本科是美术专业,所以书法和国画一直坚持不辍,闲暇时酷爱翻阅艺术史及理论著作,稍有心得便欣欣然,同时对陈曼生的书画颇为偏爱,尤爱其装饰性极强的隶书。2015年华斌兄邀我入驻由朱赟先生资助的“三蠡文化艺术中心”工作室,同仁还有马介其、朱宗明、戴仲文、顾大可、华荷生、陈学铭、沈子淳、陆爰、刘春明、陈峰等先生,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见识不凡。华斌富藏古物及艺术书籍,擅长书画、精于篆刻及紫砂刻绘;马介其擅明清紫砂鉴定,是BBS论坛时代的网络紫砂大神,且常邀请紫砂工艺师入驻中心创作;顾大可与华荷生是书法篆刻家,兼擅紫砂镌刻;朱宗明、陈学铭、沈子淳长于书画及雅玩;陈峰精于竹刻;戴仲文是一位实践与理论兼善的书法家,我书法面貌便是在他的启发下最终成型。三蠡艺术中心已成往事,在无锡艺坛被传为佳话,诸友每每回忆均念之不已。在三蠡时我饱览诸君分享的紫砂书籍与文献,聆听他们在紫砂器造型、镌刻及古器鉴赏等方面的经验心得,对紫砂古器和江南雅文化有了更多体悟。鉴于以上经历与际遇,将曼生壶作为研究对象,便也水到渠成了。

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老师和朋友们的帮助。江南大学过伟敏教授、张凌浩教授、王峰教授、周亮教授、童永生教授、李栋宁教授,尤其是王强教授多次就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给予详细指导。常州大学华强教授、江兴方教授、边利丰教授,上海大学苏金成教授、张慨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练春海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吴光荣教授,北京大学祝帅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叶康宁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周越教授,还有陈琪琦、杨永俭、刘洋、虞昊等好友给予了我不少帮助和支持。吴光荣教授是一位紫砂创作与理论研究兼善的学者型艺术家,在本书修改时给了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意见,让我很是受益,并为本书撰写序言予以鼓励加持。远在荷兰的挚友史铭是资深设计师,多次对书籍的字体、版式提出意见,并设计了封面,为本书加分不少,在此特别感谢!

在紫砂实践方面,徐汉棠大师,徐立、李尉文、高明君、蒋耀洲、史竹儒等先生在工艺制作等相关细节上给予我很多帮助和支持,使论文更为丰满。蒋闻天同学在论文进展正紧张时还在为我调整、绘制插图,每每深夜回复交流,让我在新冠疫情的紧张无助中常常心生温暖。一直以来,爱人给了我极大的支持,承担了生活中的庸常与琐碎,每每想起心里总是不安!

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访学,正是本书写作的关键时期,核心观点的凝练也是发生在此时。台北的师友们一派温文恭俭让,李振明教授、庄连东教授、陈淑华教授、孙翼华教授、白适铭教授及博士班的同学们都对我关怀备至,至今想起仍觉得很温暖。资深紫砂研究专家黄健亮、黄怡嘉伉俪,多次与我讨论论文,提供资料,黄健亮老师更是为本书出版专门撰写了序言予以勉励、加持,让我感动不已。著有《曼生与曼生壶》的黄振辉老师与我谈论其研究心得,并慷慨地拿出收藏的曼生壶让我观摩体验。

虽然台师大和台湾大学均有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及资料室,但我更喜欢逛二手书店。我租住在师大一墙之隔的泰顺街,著名的师大夜市就在旁边,每日晚饭时总在夜市徘徊,寻找对味的店家,一家一家的吃过去。饭后便在周边行走探店,旧香居、茉莉书店、胡思书店,水准书局等旧书店成了我消食的最佳去处,其中最常去和平东路上的茉莉书店。在台北见识了旧书店的专业,各类图书分门别类地整齐排列,极易查找,且常去常新,时有新发现。同时也感叹台湾在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极为发达的出版业,编辑出版了大量中外学术书籍。至今仍然记得在地下一楼的茉莉二手书店,翻阅梁启超先生《清代学术概论》早期版本时的激动心情,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我写作的困顿,随之茅塞顿开,明白金石学对有清一代学术和艺术的深刻影响,继而逐渐理顺了明清紫砂与金石学的内在理路,并形成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二手书店里还见到了各类画册,让我逐渐理解了台湾水墨发展有异于大陆的逻辑,还有不时出现的紫砂老图册,不禁感叹八、九十年代台湾对推动紫砂艺术研究的巨大贡献。在台期间的经历为本书写作提供了诸多灵感来源和精神支持,同时深深怀念那段除了听课就是读书、写作、观展的单纯生活。

本书出版得到了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领导及学术委员会的支持和帮助,给予出版资助,在此表示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赵庆老师的细心和耐心让本书能够以完美的面貌呈现,真是辛苦了!

一路走来,艰辛与成长并行,师长友朋及家人给予我了太多的帮助,在此虽不能一一枚举,但铭记于心,将此作为前进的动力。

感谢!感谢!

刘德龙

癸卯冬月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内容简介

《紫砂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以清代陈鸿寿(字曼生)与杨彭年合作的曼生壶为研究对象,从金石学与紫砂艺术的交汇点出发,宏观审视历史语境,微观深究壶形、工艺、铭饰等要素,展现金石美学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通过器物形态学与人体工学等方法,解析壶体形态与功能的和谐共生,并结合文献与实物证据,追溯金石学对曼生壶设计构思、制作工艺、铭文装饰、传播过程的深层渗透。着重揭示金石学对曼生壶审美取向、艺术灵感、设计逻辑及文化传播的深刻影响,凸显其在提升紫砂艺术格调、丰富文化内涵、推动艺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本书研究为观察清代金石学与紫砂艺术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也为传统文人参与造物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案例。

书籍内页

作者简介

刘德龙,博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方向硕导。作品入选第11届,第12届,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另有十余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在扬州,无锡、台北、泰州等四地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在《美术》《中国书法》《民族艺术》《美术与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观察》等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编教材两本,获江苏省精品教材和江苏省重点建设教材。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