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猫

瞌睡虫的 2024-10-21 02:15:09
前言

最近本科教学评估,一堆破事,不能念叨。看到有朋友提问题,也没有回答,想想,还是单独开一篇吧。

今天的内容分两个部分,一部分继续聊大势,另一部分聊聊二次拉起的动作。

先谈大势。

大势

大势基本上和前期讨论的差不多,缺口上沿弹了起来。

这里是这轮行情里最重的阻力位,周四晚上很晚的时候得到了一些消息,还以为不挖坑直接高开高走了。

没想到的是在利好的情况下,市场还是先挖了个坑,完全打到了最重的地方。

从周五的动作来说,也没有逃离我们前面做过的计划。

从指数的动作来看,前面给出来的这几个阻力位都发生了遇阻回落的情况。

创业板综也是一样,只不过它打到了10月以来,最重的阻力位回落了。

所以下周的行情其实非常容易去判断,如果突破,那一定是有不错的利好出现,至少现在市场里的利好消息没什么诱惑力。

但个人觉得市场维持一个震荡区间是比较合理的,理由很简单,从这周的情况看,虽然频频开会,但实质性利好需要时间。上面也说了,要走流程,你看一个电瓶车的国标都需要经过会议流程,何况很多重大的决定呢?

所以没有消息,市场维持震荡,出了大家觉得好的消息,可能就会向上突破,最让人担心的是,出台的消息不及预期。

从这一点来说,我更希望不要频繁开会公布什么,起码能保持一种畅想和神秘性,就像薛定谔的猫。

一旦公布了,那就图穷匕见,好不好,市场会站队。

二次翘曲

正因为这个不确定的薛定谔的猫,我们一直在说市场会有一个二次拉起的过程,事实上这个名字好像是叫二次翘曲。有朋友问到这个问题,二次翘曲到底是什么?事实上就是形态的演变过程。

前面我们说形态,比如底部形态或者顶部形态的时候总是说,V往往是比较简单也走不太远的。

原因是V的底下很难拿到太多货,能够V起来往往是旧仓。那么打到一定的高度,市场往往会抛出旧仓,打低了拿新仓,很显然,这就演变出了右延V、W、头肩等等各种形态。

那么这个打下来的过程,就是二次探底,反过来说,到了顶部,为了能够在一个相对高位抛出手中的筹码,打下来必然会有再次拉起来的过程,就像《繁花》里说的那样,大单大单的抛,小单小单的买。

显然,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缓慢拉起来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特别是它的变种,马鞍。

最典型的,周四的玻璃,这个空头太典型了。

这个拉起来弱一点,所以这个我们往往认为是只一个熊旗。

显然,这种情况就更弱了。

那么为什么在前期我们一直说有二次翘曲的动作,这个就需要结合当下的大环境了。

一方面,你不得不承认,上面是有一些想法去维护市场的。但是政策是一方面,市场认可与否是另一方面。

单纯从周五的走势来看你就会发现,散户们热情很高,现在的人,10cm看不上,都是20、30才过瘾,所以创业板的涨幅巨大。

但是机构相对冷静,仅仅这么一个1.75的几千亿是不够的,显然还得有更多更好的利好出现才值得去投入。

话又说回来,什么人借1.75?中国重工?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字头不缺钱,缺钱的是创业板里的民营老板们,他们会不会在3600抢,当然是打下来才会买。

所以说,1.75出来,市场热情会高涨,但是借1.75的人,不会选择高位买入,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散户们能抬起来,但是1.75们会打下去,如果没有更多利好,大概率就会形成一次二次拉起的动作。

另一方面,如果按利好的流程,未来几个月可能不会有太多的预算投入,按开会的时间来看,起码得有五个月的时间。

如果半年都看不到实质性的东西,同时我们的经济问题并没有缓解,你说机构们会不会借利好拉起来的机会抛出去然后再逢低买回来?我想,这也是大概率事件了。

所以,二次拉起的动作有很大的可能会发生,但是如果底下的经济结构不变化,并不会有太多直接的改观,除非新来的大水灌溉。

话又说回来,如果水能几天或者几周的时间就解决这个问题,前两天住建部为什么要提国家发债转给地方,然后收房子呢?这也回答了前面有朋友提出的问题,地产见底了吗?大概率没有。否则干嘛还要发债兜底去买房子呢?

结束语

我们和大洋那边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的经济是一个慢滑的过程,政府一直在出各种政策兜底,期望延缓这个滑落的过程,让它慢慢扭转。

这样的过程和那边直接死亡的动作是不一样的,也导致了我们的各种变化也不会立竿见影。

有人说牛来了,期望吧。但不要忘了,未来就像薛定谔的猫,充满了不确定性,特别是有一天如果你发现真的不及预期。风险就在眼前,你会想到躲开看看,那我就非常欣慰了。

0 阅读:0

瞌睡虫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