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新兵连里的记忆》

大院文化 2025-04-02 03:40:46

文/学文(黑龙江)

每一个参过军的人,刚刚来到军营后,都必须经过新兵连的训练生活,而且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同时也感到紧张和有趣。我在军营里生活了五年,经过了两次新兵连的生活。第一次是刚刚来到军营,自己在新兵连里学习和训练生活,第二次是我去新兵连里带新兵。

第一次新兵连里的训练生活新兵连的训练生活是每一个新兵来到军营后,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由一个个社会青年到军人战士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如同一段别样的旅程,对于新兵充满了挑战与成长。在新兵连三个月的训练和紧张的生活中,无论从哪些方面我都经历了严格的训练,磨练了意志,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这段时光虽然短暂,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生活,也是我终生难忘的记忆。我们都知道刚刚踏入军营,什么都不懂,从组织纪律,时间观念,内务整理到站坐姿势,还有思想道德修养和卫生管理等等的细小工作从点滴做起,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改变。用军人的所有规定来要求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军营里生活的需要,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来到新兵连,对我们所有的新兵都迎来了新兵连的严峻挑战,还有军营各方面规章制度和纪律作风管理和约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和新战友们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军事训练,不仅锻炼了体魄,更磨练了意志。在军营这个大家庭中,我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战友,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段新兵连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却也让我收获了宝贵的成长与回忆。新兵连里训练第一个科目就是队列训练,队列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学校里的体育课多数时间都是学会站队,然后就是向前看齐,还有向左向右看齐和停止间转法。除此之外,还有队列的行走和摆臂训练,但是学校里面的队列训练科目,与军营里队列训练的要求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军营里队列训练科目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战士集合站队无论起步走还是摆臂都要听从指挥员的口令。同时向前看齐和向左右看齐,都有队列的基准兵,而且必须达到队列条令规定的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我在最初的新兵队列训练科目时,就感觉队列训练并不是几个简单的动作,其中的内容有很深奥的知识。如果不能真正的去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动作的理论和姿势要领,那么在实际训练中就不可能做得标准和正确。所以,新兵的队列训练科目很累也很苦,不下一番功夫是不可能做好的,更不可能达到队列训练的要求,为此,我在新兵连的队列训练中真正出了不少力,也下了很多功夫。

比如在练习正步走的训练科目时,我练习两三天也没有达到队列标准,按照正步走要求是:正步走是一种庄重、规范的行进方式,主要用于阅兵、分列式等礼节性场合,展现军人的纪律性和整齐划一的形象。以下是正步走的具体要求:

1. 基本姿势身体直立:保持身体自然直立,双眼目视前方,颈部挺直,胸部微挺,腹部收紧。双臂下垂: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并拢贴紧裤缝。双腿并拢:两腿并拢,脚尖向前,保持身体整体稳定性。

2. 抬腿与迈步抬腿: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迈步:脚跟先着地,然后脚掌着地,接着全脚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换腿:右腿按照左腿的动作要领抬起并向前迈出,两腿交替进行,保持步伐一致。

3. 摆臂手型: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手臂自然伸直,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4. 节奏与速度节奏:正步走的节奏要均匀,速度要稳定,一般情况下,每分钟约走110-116步。行进速度:在阅兵等正式场合,速度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整体上要保持稳定。

5. 立定立定动作:听到“立定”口令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6. 注意事项身体平衡: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左右摇晃。步伐一致:在集体行进时,保持步伐一致,整体看起来整齐划一。呼吸与配合:保持自然的呼吸节奏,并与摆臂、抬腿等动作相配合,以达到最佳的行进效果。

总结:正步走的规范与精准需要不断练习与磨合,每一个动作的到位、每一步伐的整齐,都凝聚着坚持与努力。通过正步走,军人不仅展现了纪律性和整齐划一的形象,也培养了服从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可我在正步走的训练中却出现了很多毛病,比如抬腿踢脚不够高度,摆臂训练不到位,在老班长的多次示范指导下,我才学会了,基本上掌握了正步走训练的基本要领,而且走的很标准。在新兵连里训练的三个月里,使我本人和所有新兵都真正学习到了很多军人必须掌握的东西,也使我们这些社会小青年真正的从老百姓转为军人的适应过程。在参军前吊儿郎当,没有任何约束没收没管,做事邋遢,坐没有坐样,站没有站样散漫惯了小青年一下子变成了军人,这是一个极大的转变过程和适应过程,所以,我的收获很大。

第二次新兵连的故事虽然退伍多年,每一次翻开尘封的相册,都会将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一件一件的重温。对于每一位曾经身披军装的战友来说,无论在部队中服役了多久,新兵连那段时光始终难以忘怀。即便我已退役43载,步入中老年行列,记忆力或许有所减退,但新兵连那段美好时光所留下的深刻记忆,却依旧清晰如初。

1979年底,我奉命去新兵连里带新兵,这也是我第二次体验到新兵连里的生活。我这次到新兵连里不是带新兵训练,而是负责新兵连里的后勤保障,为新兵连里买菜和拉粮,以及组织炊事班给新兵连干部战士做好饭菜,保障新兵连里正常训练。在新兵连里一待就是三个月,自然又一次经历了新兵连的生活。回想起新兵连的日子,战友们刚踏入部队时,都显得有些笨拙和天真。大家来自四面八方,口音各异,彼此间难以理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陌生感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每天清晨,起床号响起,即使困意未消,也必须迅速起床。班长耐心地教导,排长充满柔情地鼓励,连长则以严肃的态度要求我们。这些经历,都成为了我们人生中宝贵的回忆。

第二次新兵连里生活,我虽然没有亲自去带新兵训练,可是和新兵的接触每天都在一起,而且新兵连里的故事也在不断的发生。有一次,因为要给新兵连拉粮食,汽车排派来一台汽车,当时要到离新兵连驻地五十里外的佳木斯市第二粮库去拉粮食,而且有一名新兵班长带领九名新兵一起乘车前往。在拉粮返回驻地的时候,路上遇到一个老农赶的马车受惊了,从汽车行驶方向的对面飞速跑来,这个时候如不及时拦住马车,就可能出现危险的后果。就在马车快要冲到距离军车前几十米的瞬间,驾驶员胡军迅速停车飞快的跳下驾驶室,迎着马车一跃而起,抓住马缰绳把马车在刹那间就给拦截在原地。当我们走下军车时,驾驶员牵着马车顺手把马车给拴在路边的树上了,胡军的精彩瞬间叫我们在场新老兵都没反应过来,简直都看呆了。不一会儿车老板赶到后,不停的握着胡军的手说:“谢谢解放军同志!谢谢解放军同志!”胡军的英勇无畏避免了一场车祸危险,他的拦截惊马英勇行为,也被部队通报表扬。

每当回想起新兵连那段时光,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尽管训练过程充满艰辛,但战友们却在这段日子里,从最初的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军营生活,完成了从普通老百姓到真正军人的转变。因此,那段无忧无虑的新兵岁月,无疑是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这一代人怀揣着对军营生活的深深向往,来到军营。那时,我们羡慕地看着身穿军装的解放军叔叔,心中充满了对军旅生活的憧憬。“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这不仅是我们那时的梦想,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那个年代,穿一身绿色军装成为了年轻人的新时尚,戴上军帽出门仿佛就能抵御住一切风雨。因此,参军入伍成为了每个青年人的梦想,大家争先恐后地想要加入军队,为国家效力。

1976年的11月末的一天,那是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时刻。我身着一套无帽徽领章、略显宽松的棉军装,带着家人的叮咛和亲友的祝福,同全县300名同乡新战友一同踏上征程。我们跟随接兵部队首长,辗转汽车与火车,历经一天一宿的奔波,终于在夜晚时分抵达辽西重镇锦州市,在这里的一个部队大院内,我们将开启崭新的军营生活,迎接新兵连的挑战。

我们这一批新兵来自五湖四海,有山四川的,有黑龙江的,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新兵连的军营处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在这里结识到来自各地的战友,以及与连长、排长、班长共度那段时光,我深感幸运无比。对于每位曾服役的战友而言,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深刻并非因为新兵连的时间长,而是那段日子里我们共同经历的青涩与成长,以及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与共同前行的决心。那段时光,军装成为我们青春中最绚烂的点缀,而在我们这些退伍军人的心中,那段军旅生涯更是无比珍贵。我在军营里生活了五个年头,而且待了两个连队,同时也接触到两次新兵连的生活,所以,我对新兵连里训练和生活记忆特别深刻,可以说终身难忘。

青春的画卷中,军旅生涯以其独特的色彩为我的人生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与战友们并肩战斗,共同成长,那段时光仿佛就在昨天。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段军旅生涯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珍藏,新兵连里训练和各方面的生活永远留在记忆里。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哈尔滨市退休教师。一九七六年一月至七九年四月,四十军直属警卫连服役。七九年四月至八二年十月,守备八师二十三团特务连。八二年至一八年四月哈尔滨市教师,一八年四月退休。爱好文学诗词,书法和乐器,在省市和国家有关媒体发表作品三十多万字。

0 阅读:2

大院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