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素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
为什么要生孩子?
生孩子,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是说,给个体带来了什么?
中国千百年来,生个儿子延续香火的思想,仍然留在大部分老人的脑海中。
那些没有办法上桌吃饭的母亲。
那些被迫供养弟弟或者哥哥的女孩,却是人口延续的根本。
21世纪20年代,这些问题的争论越来越多的时候。
其实,上个世纪已经有一个人提前开始思考。
这个人,就是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马寅初。
到底给谁生了大胖儿子上世纪50年代,正值计划经济如火如荼之时。
中国的人口在,长期的战争与苦难中迎来了增长,这是符合规律的。
有研究表明,当环境合适,食物充足,一个种群的数量便会成倍地增长。
不论什么生物,马寅初亲身体会到了这点。
当时,马寅初是北大校长。
然而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新青年阵地的北大,却没有办法使马家的老一辈放弃传宗接代的想法。
马寅初的夫人没能生下一个儿子,她只生了个女儿。
公婆的不满,迫使这个女人喝下一碗又一碗的土方子。
这一下,彻底搞坏了身体。
这位名叫张团妹的夫人,决定给马寅初纳一个小妾,让小妾生一个儿子。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里有三个不得不指出的观念:
第一,生育对于女性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且伤身体的事情。
经历过生子之痛的张团妹,潜意识里却认为所有女人都应该生,并且没有想过“女人不生孩子”。
第二,马寅初作为北大校长,学识足以让他清楚,妻子喝下的东西不仅无用,还伤身体。
可是,他却没能阻止父母的行为。
第三,新中国成立之前,经历过几轮思潮,培养出北大校长的马家父母。
难道全然没接触过西方思想吗?
二战以后,美国等国家,早就涌出一片又一片的女权运动。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女性也是重要的劳动力。
为何“生个儿子”这样的思想,还延续至今?
最让人无话可说的是,理论上供养一家的马寅初。
在全家的推动下,娶了自己女儿的同学。
一个13岁的少女。
他难道没想过反对?
不,在这个阶段,马寅初还是受益者。
直到家里有了足足8个孩子,终于有了儿子后,他才开始思考:
所以,代价是什么?
新中国已经成立,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的大部分中国家庭,为什么一定要生一个儿子?
A家庭的女儿,生了B家庭的孩子。
这个孩子,不是A家庭的血缘亲人吗?
再来,女人可以保证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自己的。
男人却不能保证,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基因。
这样推论,女人才应该是延续香火——延续A家庭血缘的重点吧?
当然,这些不过是大问题下的杂谈。
马寅初开始接触人口理论,并衍生出各种研究后,他发现:
如果放任人口无限制地繁衍,20世纪50年代中国6亿人口,到了21世纪将有26亿人口。
这样值得吗?
人口爆炸式增长,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1982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
到了80年代,我国进入了人口红利期,国家人口模型是上窄下窄中间胖的健康形状。
为了方便理解,此处举个例子:
印度。
现在的印度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他们正处于人口红利期。
诚然,人口红利期让国家加速发展,跑步进入新时期。
但是,不平衡的资源分配和日益紧张的粮食短缺,也让中央认识到人口理论的重要性。
1957年,提出优生优育人口理论后,马寅初遭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打击。
这和写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的遭遇何其相似:
当一个人的眼光或者学术研究,超出当前社会发展水平时,就会有这种困扰。
但马寅初是个“铜豌豆”(郭沫若评)。
在发表《新人口论》后。
他一直在各报刊上和人论战。
巅峰时,在短短一个月内他收到了200篇批判他的文章。
史料记载如此,便更难理解这么轴的一个人,会拧不过父母非要生儿子的想法。
在关于《新人口》的讨论告一段落后。
1959到1979年间,马寅初没有再发表过任何学术报告。
他辞去了北大校长的职务,更不被允许公开讲话。
马寅初最后一篇发表的文章里说:“绝不向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
1972年,他因直肠癌切除直肠后,仍坚持此观点。
从学术素质,或者说从学者的立场来看,马寅初确实高风亮节。
在抗战时期,他就公开怒骂四大家族,被国民政府逮捕。
国民政府迫于舆论释放他以后,又将他软禁。
直到44年才在众人的帮助下脱困。
40年代帮助他的这些人,也是50年代批判他的、反对他的人。
再一次证明人生无常。
一个知识分子的观点,符合大部分人利益时他是知识分子,不符合时他便是资本家的走狗。
有趣的是,在我国宣布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同年。
马寅初去世。
他的理论,本来是说生两胎。
但很多人因传统观念,要男孩,女弃婴,很多被寄养、被卖到山里。
写在最后计划生育利弊,不必评论。
60年前马寅初说出的话,研究的理论,千百年来执着生儿子的思想。
如同一支穿越时空的箭,射中了2024年的我们。
我们站在中间,似乎哪里都是围城。
其实问题只有一个,也是促使马寅初走上人口理论研究的那一个:
老一辈非要生儿子,和家里其实没有皇位继承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