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拼了命攒钱买房,结果房价跌得比工资还快!”
近日,江西南昌一位业主的哭诉冲上热搜。
119万买的房子,4年后缩水到40万,卖掉还得倒贴银行30万……这魔幻剧情,揭开了多少人的伤疤?
2022年,王女士掏空家底,以1.2万/㎡的价格在南昌江铃时代城买下一套三居室。
首付36万、月供几千元,她以为这是通往安稳生活的门票。
谁曾想,2025年的今天,小区房价竟暴跌至4388元/㎡!
119万的房子市值只剩40万,即便咬牙卖掉,还得自掏30万填补房贷窟窿。
“挣的钱全填进房价黑洞了!”王女士的绝望,戳中了无数人的共鸣。
更讽刺的是,售楼部淡定回应:
“最后100套清仓甩卖,老业主越闹,越说明新业主捡漏成功!”
——这话,杀人诛心。
南昌新建区新房均价9618元/㎡,而该楼盘售价仅4388元/㎡,腰斩再腰斩。
类似剧情在武汉、燕郊等地接连上演:深圳有业主降价130万“割肉”,燕郊81.4%二手房跌破指导价……房子,早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国企清盘”“加速回款”——开发商江西旺成地产的降价逻辑看似合理,但对老业主而言,却是赤裸裸的背叛。
法律专家直言:开发商为回笼资金,促进消费而以团购名义大幅降价销售,符合市场中的常见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房价跌幅超首付比例时,房子便成了“负资产”。
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新房价格已连跌24个月,南昌3月房价同比跌0.4%。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代人的集体焦虑。
“马云当年说‘房价如葱’,我还不信…”
“辛苦十年挣80万,房子跌没只需四年!”
“开发商:你自己要买的,我又没拿刀逼你”
一条高赞评论道破真相:“房价上涨时没人嫌贵,下跌时谁都喊冤。楼市的第一课,叫‘风险自担’。”
专家给出三条“保命指南”:① 月供别超收入30%:杠杆拉满=风险拉满;② 远离“画饼”远郊盘:配套不全=贬值重灾区;③ 关注租金回报率:住不了、租不出的房子,再便宜也是坑。
房子本该是“家”,却在金融游戏中异化成吞噬财富的黑洞。
当楼市回归理性,我们或许该学会——
攥紧血汗钱,拒绝做那个“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讨论:你会趁低价抄底买房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