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的由来?

周易岐黄春秋 2023-04-02 10:52:52

图片来自网络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考城(今民权县)。 明朝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后巡抚河南、山西。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入京》

于谦

绢帕蘑菇并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lǘ)阎(yán)话短长。

明朝兵部侍郎于谦为官清廉,有一次从河南回京,身边人劝他按当时官场的风气,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进京送给朝中的权贵,以便求得庇护和重用。于谦却举起两袖笑笑说:“我带有两袖清风!”他就此事作了一首绝句,题为《入京》,诗中“闾阎”是指古代平民居住的里巷的门,常指平民百姓。诗的意思是绢帕、蘑菇、线香原来是民间老百姓自己享用的土特产,只因为官吏征调搜刮,倒使人民遭殃了。无论何时还朝,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进京朝见天子,免得百姓说短道长。全诗生动地反映了于谦不巴结权贵,为官清正的高尚品质。

从此以后,人们便用“两袖清风”一语来形容为官清廉的官吏。

4 阅读:22

周易岐黄春秋

简介:读史明智,鉴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