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国家的存在,像一场反复重演的悲情戏剧:它曾在欧洲历史的舞台上风光无限,却一次次被更强的力量推下台。立陶宛,这个波罗的海边的小国,曾经是一个疆域横跨两片海洋的大公国,但在大国角力中,它的命运却从辉煌走向漂泊。
如今,它似乎忘记了过去的教训,却在新的棋局中,甘愿成为别人的棋子。
从荣耀到没落:立陶宛的“大公国时代”
14世纪的欧洲,立陶宛站在风暴中心,却成了赢家。当时的格迪米纳斯大公凭借铁腕手段,不仅攻下了基辅,还击退了蒙古的金帐汗国。
那个时期,立陶宛横跨波罗的海和黑海,疆域广阔到让许多欧洲国家望尘莫及。
但疆域的扩张并不全靠武力。
立陶宛人很懂得用外交和联盟来巩固地位。他们与波兰联手,共同对抗条顿骑士团——那个时代欧洲最强的军事组织之一。
1410年的格伦瓦德战役,波兰-立陶宛联军大败条顿骑士团,这一胜利不仅让立陶宛威震欧洲,也让它成为波兰最亲密的盟友。
可是,历史从来都有个规律:盛极必衰。15世纪末,立陶宛遇上了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莫斯科大公国。
在伊凡三世的强势崛起下,立陶宛不仅丢掉了基辅罗斯的大片领土,还逐渐失去了对东欧的主导权。
到18世纪末,立陶宛的命运彻底被改写。
沙俄通过三次瓜分波兰,把立陶宛完全吞并,从此,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家开始了漫长的夹缝求生。
夹缝中的挣扎:大国的棋子,民族的执念
被沙俄吞并后,立陶宛并没有彻底屈服。
19世纪,拿破仑的东征让立陶宛人看到了复国的希望。立陶宛人纷纷加入拿破仑的军队,期盼能借着法国人的力量摆脱俄国的统治。结果呢?拿破仑的失败让立陶宛人再一次陷入绝望,而沙俄更是对这个“不安分”的地方展开了严厉的镇压。
沙俄的统治时期,立陶宛的文化、语言甚至宗教都被严格禁止。
许多反抗者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更多的人则选择逃亡海外,尤其是美国。
立陶宛的民族主义情绪却在这段时间越发浓烈,复国的执念深深植入了这个民族的基因中。
到了20世纪,欧洲的战争风云再起,立陶宛的命运也随着大国的博弈而起伏。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数度宣布独立,但都难逃被更强的力量控制的命运。纳粹德国占领过这里,苏联也曾一度将它纳入版图。立陶宛就像一片随风摇摆的浮萍,一次次卷入大国的争斗中,却始终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反俄的执念
立陶宛对俄国的敌视,根源于几百年的恩怨。
从沙俄的吞并到苏联的统治,俄罗斯的存在一直是立陶宛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1990年,立陶宛在苏联解体前夕率先宣布独立,成为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这不仅加速了苏联的瓦解,也让立陶宛成为反俄的急先锋。
后来,它迅速倒向美国,积极加入北约和欧盟,并多次在国际事务中公开对抗俄罗斯。
这种策略看似坚定,但也让立陶宛陷入了更大的危险中。俄乌战争后,俄军在加里宁格勒州的军事部署不断加强,立陶宛的安全感随之下降。
如今,它几乎完全依赖北约的保护,德国甚至派驻了一支4000人的部队,以应对俄罗斯的威胁。
美国的棋子
立陶宛是个小国,只有不到300万人口,常备军不足2万。
面对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俄罗斯,立陶宛深知自己难以独立应对。
早在2002年,美国总统小布什就承诺“谁与立陶宛为敌,就是与美国为敌”。
这句话被刻在了维尔纽斯市政厅的外墙上,成为立陶宛对美依赖的象征。
但这种依赖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立陶宛不仅成为北约东扩的重要前沿,还因为配合美国的战略,频频挑衅俄罗斯。
它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而这种高度依赖外力的方式也让立陶宛在危机中显得格外脆弱。
从反俄到反华
立陶宛不仅在反俄问题上表现积极,近年来还频频在反华议题上发声。
它公开挑战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甚至允许台湾在其境内设立代表处。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迎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立陶宛的反华政策直接导致了与中国的关系恶化。中国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导致立陶宛的出口大幅下降。尽管欧盟试图出面调解,但立陶宛的经济仍然受到不小的冲击。
有人评价,立陶宛的这些举动更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面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国,立陶宛的经济和外交处境变得更加被动。
历史的轮回
立陶宛的历史,像是一场反复上演的悲剧。在大国的夹缝中,它曾经辉煌,也多次沉沦。
如今,它似乎并未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危险的道路。当历史的车轮再次转动,这个小国能否摆脱作为“棋子”的命运,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有人说,立陶宛的选择更多是一种无奈。
面对强邻环伺,它只能抱紧西方的大腿。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甘当“急先锋”的策略,最终可能让它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