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富士康回郑州投资10亿的消息在网上发酵,不少自媒体发文称,印度留不住企业,富士康回来了。
富士康什么时候走的?印度《商业标准报》曾经这样写道,富士康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印度市场,但直到2017年才将iPhone组装线搬进印度,2020年开始在印度生产最新款苹果产品。
也就是说,在很多人不清楚谁是富士康的时候,它就已经在布局印度市场了。
为什么放着国内好好的经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链、成熟的劳动力不用,要去印度“开荒”呢?
1、市场规律。
不管是富士康,还是苹果公司,它们其实在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产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这种产业的转移背后就是研发设计会在发达国家,而组装生产就会偏向于发展中国家,最终消费的群体又是发达国家的规律。
随着中国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攀升,劳动力成本也在随着上涨,于是这些公司的利润就会被一年又一年的摊薄。
这时候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国家就站出来了,“来我这啊,我这里用工便宜……”。如此市场规律下,产业转移好像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2、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国内也好,印度也罢,都在布设产能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规避风险。
一个富士康中层接受采访时也说过,“总部在对比两边(中印)的生产成本、产能稳定程度、进出口贸易风险等条件。内部传言说,总部的思路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基于以上以及其他原因,富士康将部分产能从中国转移到了印度,2020年6月,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也曾在股东大会上透露将把投资重点放在印度。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富士康能决定的。
目前苹果超95%的产品仍在中国制造组装,尤其在产业链条,配套体系完备程度,工人整体素,电力、水力等基地设施和能源保障完善度以及稳定性上,中国具备碾压式领先,这让很多企业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于是便有了富士康近期在国内继续大量招工的消息,据称“小时工的时薪上调2元,返费工(需打卡90天期)获得的返费则上调200元。”
这是每年一次“苹果季”的惯例,活来了就招人,活没了想办法让人走,完全也谈不上“手机产能回归”之说。
去年《今日印度》报道,相比泰米尔纳德邦的工厂雇用4万人,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有员工超过72万人。
所以说富士康既没有走,考虑到产业链转移以及多方面因素影响,它也不打算回。
富士康想走,但根本走不出去上周,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火速到访印度,期间还宣布新的在印投资计划……
为啥?
这一趟飞印度刘总不是去考察,也不是去喝茶,而是去平事。
路透社此前称,一项调查显示,富士康“系统性歧视”印度已婚女性。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刘扬伟在采访中表示,正在研究在印度设立一家电池储能系统子公司的计划。
刘扬伟称,富士康迄今已在印度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并计划在明年加大投资。
无独有偶……
据communicationstoday网站8月19日报道,知情人士称,总部位于美国的科技巨头苹果公司(Apple Inc)将在印度建立其第四家iPhone组装厂,该工厂由其主要合同制造商塔塔电子(Tata Electronics)建造,可能于11月开始建设。
据消息人士透露,仅iPhone组装厂就将增加35000-40000名员工,使其成为苹果在印度最大的工厂之一,仅次于富士康的泰米尔纳德邦工厂。
在文章中还特别提到了“大部分员工将是女性”,这是给富士康上眼药?
报道有没有别的心思尚不清楚,但通过印度制造商塔塔电子的动作不难发现,即便在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印度,富士康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
秉承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富士康将目光再次回转到了郑州。
在郑州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和七大中心,推动电动车整车、储能电池、数字健康和机器人产业。
没错,这一次可能无关手机代工,极有可能是新能源汽车。
在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将“推动由劳动密集行业迈向脑力密集的‘F1.0、F2.0、3.0’转型升级计划”,同时强攻“3+3领域”——即“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信”三项新技术。
而在去年的一季度,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曾三次到访河南,并称“在河南再造一个‘新富士康’”。
2023年4月25日举行的富士康新事业总部揭牌仪式上,富士康方面宣布,将持续深耕河南,实施“3+3”战略……
大家没忘记3+3战略是啥吧。
没错,依然包含“C位”的电动车……
之后便是富士康在郑州投资这档子事,项目一期选址位于郑东新区,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
这又是另一个故事,趁中国新能源车成长的机会创造新的红利。富士康早就想走,但“利益驱动”之下让它根本走不出去。
“富士康”们的走与留这一段时间富士康“回来”还是“走了”的分析海了去了,有媒体分析,回来好;有媒体更是出流量标题,苹果产能回流中国,富士康“打脸”回归……
那是“打脸”回归吗?
那是人家富士康看到了“钱”,而所谓的产能回流,也是近两年以及后几年的一个常态。苹果新一代产品上市之前,不都是如此吗?
再说富士康的走。
这是一个产业转移的事情,转移到那个地方的驱动是效率。换句话说就是那个地方的成本低,效率高,产业就会转移到那个地方。
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没准下去几十年以后就不是了。
但是有关系吗?
富士康每年郑州用工在十几万或者几十万,富士康走了以后,可能会出现阵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低端制造业的外迁,势必会出现类似工人没有工作的事情出现,但这也是中国制造产业结构出现变化,向高端、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带来的必然结果。
没错,它们在“倒逼”中国产业链升级。
与其说中国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产业链转移,倒不如看深一些,这是一场浩浩荡荡的产业链升级。
从几十年前,别人看中国人“便宜”,于是来到了中国。
到如今……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能大幅摊薄制造业成本。产业链集群、物流供应链、生产技术、产业工人和产业配套环境等打造出了中国制造的新优势,即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双重优势。
不是有很多机构分析,苹果公司想要从中国“抽身”,哪怕是10%的产能也要耗费大约8年的时间。
而就是在这个空挡时间内,中国必然会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化的方向前进,这是中国的产业链升级的过程,更是全球产业链优化的最终方向。
建议罚款17000亿美元
富士康是全球践踏妇女人权的工厂,当年在大陆招工只招女工,女工比男工好管理压榨,2班12小时倒班不是劳动压榨吗?
富士康转移去印度转移得太早了,栽了个大跟头,又才回来,苹果公司这个去中国化的错误决策,导致脸面丢尽了。苹果公司因为投资中国,混得风升水起,很多文化人公知由于心态问题,导致一叶障目,看不清未来,导致自己走霉运。
产业转移需要有二三十倍的经济差距才有利可图,苹果转移得太早了吧?以前苹果比特斯拉厉害,去中国化后,特斯拉超越了苹果,现在,你说是苹果牛还是特斯拉更牛?
把富士康尽快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