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族护眼新招!这两个穴位按摩法简单又实用

经络技巧 2025-04-05 22:31:25

在咱们这个时代,咱们谁不是捧着手机追剧刷剧?木子观察过地铁上的年轻人,十有八九都在低头盯屏幕。中医常说“上病下治,左病右调”,眼目的问题也是这个道理,今天木子就来简单讲讲。

依木子之见,现代人用眼过度,与体内气血调养相关。《针灸大成》记载“后溪主治目赤烂”,《针灸甲乙经》曾提及:“照海主目涩不能远视”,《素问·缪刺论》更讲到:“令人目痛从内眦始”。

手上的后溪穴,能够轻松地地辅助舒缓眼周肌群;而脚上的照海、申脉穴呢,在传统典籍中被刻画为润泽眼目,并且与之关联方面点。

后溪穴

手机盯着久了,眼睛会发胀、还有痒?后脑勺都紧绷绷的,项背也会拘急?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可以试试,按摩后溪穴。它藏在手掌边的那个小凹陷里,你触摸它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如同摸到一颗饱满的豌豆粒一般。

木子建议,用指关节抵住桌边沿来回揉搓;动作得跟和面团那样,均匀地使着力气。重点并非一味使蛮劲,而是要去寻觅到筋络的那种松快之感。

刚开始或许会感到酸胀难忍,甚至像置身于热锅上的蚂蚁般难耐;而且当把它揉开之后,一阵舒畅感就油然而生。

其实可以试试源自《圣济总录》中的按揉导引"三轻三重"法:轻按三秒,重揉三下,循环个三五分钟。这个动作你看起来简单,手太阳小肠经的气血走通了,眼周的紧绷感慢慢就缓解了。

通过按摩后溪穴,进而促进气血的流通,这体现了中医“以通为补”的整体观。建议每小时做一次,而且在做的时候,慢慢地转动眼球(建议转动的方向交替进行)。

照海穴、申脉穴

脱下袜子,轻轻摸摸脚内踝下方的照海穴,接下来继续寻找外踝下的申脉穴。用拇指按住照海穴,中指扣紧申脉穴,这样就形成了传统导引术中“上下相随”的协调手法。这一手法的关键在于“先按后提”,竟如同打井取水一般,能够引导气血缓缓地向头部流动。

木子前些天的文章曾提到,配合着以脚趾抓地这样的动作。需留意的是,倘若自身感觉身体发热,在进行操作之时,可以稍稍减轻一些力度。

古人说的“文火温煦”这种养护方式,在现今的护眼领域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拿一条洁净的毛巾,轻轻地泡于温水中,水温需感觉,就好像那晒过太阳的棉被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温暖而舒适的温度,而且将毛巾完全浸湿后,便可取出进行后续的操作。

按我的经验来讲,此过程要配合腹式呼吸,这样便可让任脉的气血更为顺畅地向下流动。热敷的时候,别着急慢慢弄就行。把手指放在“睛明”和“承泣”这些的穴位上,就好像给手机充电那样,慢慢就会渗透进去。要是皮肤出现发红,或者发热的情况,那就必须马上停止,千万不可硬着头皮接着敷。

特别是经常熬夜的朋友,热敷前可先用食指关节刮眉棱骨。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