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出生于河北河间,直系军阀的首领,中华民国副总统,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
民国初年,袁世凯为了控制“窜到”南京的“北洋豹”冯国璋,给他介绍自己的家教、民国名媛之一的周砥。
袁世凯这时候给他说亲,安的什么心?冯国璋心里也琢磨。听说那个叫周砥的女子是个才女,啥样子?想象不出来。反正自己后宅空虚,送上门的太太,干吗不要呢?冯国璋虽年过半百,但自认为自己条件还是不错的。这么想着,在老袁的撮合下,冯国璋和传说中的周砥很快就见面定下了这门亲事。
这是一场盛大的婚礼——高大上的名媛女家教下嫁高富帅的“江南王”。“娘家人”是由大公子袁克定领队的大总统家族亲属,女眷们则由三夫人护亲压阵。袁家上上下下,不少人都对这位学识渊博的江南才女印象非常好,所以“周老师”要出嫁,随礼是少不了的。
婚礼排场真大!新娘子由袁家派出的送亲队伍一路护送到南京,冯国璋专门挑选了南京鼓楼交涉局旁的豪宅安顿“娘家人”。为了迎接新娘子,交涉局张灯结彩,搭起一座高大的松柏牌楼,正中匾额上写着“大家风范”,两旁楹联是“天上神仙金相至质,女中豪杰有礼明诗”。年过五旬的老新郎上门迎亲,在门前放起21响礼炮——以迎接国家元首的大礼来接周家大姑娘出阁,让39岁的周砥惊喜交加。
1914年1月18日,是新娘“过嫁妆”的日子。下午两点整,临时娘家大门洞开,新娘子的嫁妆启程了,一直浩浩荡荡抬进都督府。这队伍热闹得紧,军乐队开道,紧跟着是用红绸子扎成的彩门,左右对联分别是“扫眉才子名满天下”“上头夫婿功垂江南”,上书横批“山河委佗”,由直隶同乡会赠送;接着就是周砥的天津女同学所送的诗章、叙文、颂辞、对联、词曲等,都用玻璃框装裱着;随后才是新娘子的一应陪嫁器物,衣箱八只,金玉钗环不多。虽然周砥有言,亲朋好友的馈赠一律婉谢,只用历年来担任教习积攒 下来的薪水作为嫁资,但光前面的文章辞颂就已经声势浩大,足以显示冯国璋的威势和周砥的才华。
婚礼的前奏热热闹闹地折腾了一天。第二天的新式婚礼更加轰动了金陵古城。冯国璋身穿上将礼服,胸前金光灿灿的勋章与斜挎肩头的绶带相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周砥则一改平日朴素的装束,上身着八团五彩花外套,下身配大红裙,头发梳成当时的时装髻,披着4丈多长的粉红头纱。这是一场中西合璧式的盛大婚礼。南京城万人空巷。
袁世凯这一生,除了争权夺利,恐怕还真花费了不少心思在说合政治婚姻这项业务上。在他拉线的众多政治婚姻中,以冯国璋与周砥的婚姻最为美满。
无论周砥是不是在婚后成为帮助袁大总统打探消息的“枕边密探”,但在冯国璋心目中,如果说在那纷繁复杂、波诡云谲的政治生活之余还有些许欣慰的话,那就是娶到了周砥,尽管他们两人的姻缘仅仅持续了3年。
1917年,就在冯国璋代理大总统那一年,周砥突然病故;两年之后,刚过60岁的冯国璋也病逝于北京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