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攻江苏,咸丰严令曾国藩救江苏,为何曾国藩胆敢抗旨不遵?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8-16 16:18:33

1860年,太平军打破江南大营后,迅速发起东征,猛攻江苏南部的富庶地区。

苏南一旦丢失,浙江也必不能保。

江浙乃富庶繁华之地,乃是朝廷财赋最重要的地区!

因此,咸丰多次严令曾国藩率领湘军救援江苏。

然而,曾国藩却跟天子玩起了“打哈哈”,东拉西扯,讨价还价,反正就是抗旨不遵。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是一个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人,他怎么会干出这种事情来呢?

我们也知道,咸丰对曾国藩一直是既用又猜忌的,怎么会允许曾国藩干出这样的事情来呢?

咸丰连连下诏,越下越强硬

1860年5月21日,咸丰第一次与曾国藩商议东援的事情。

不过,当时,江苏的清军还在吹嘘,说自己能够单独扛得住太平军,因此,咸丰也没有很急切地严令,而是以商量的口吻询问曾国藩:你能否舍安庆而东下,着酌度情形,相机办理,迅速奏闻。

然而,很快,不到20天时间,常州、无锡、苏州全部沦陷,咸丰坐不住了,遂开始严旨要求曾国藩迅速东援!

在上谕中,咸丰直接表示:即便安庆得手,如果苏常有失,也是得不偿失的!“为今之计,自以保卫苏常为第一要务”。

所以,咸丰严令曾国藩“赴援苏常,以顾大局”!

次日,咸丰又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含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

咸丰此举,直接把江苏划给曾国藩管,就是表示:江苏再要出问题,你也要负全责!

随即,咸丰又明诏,要求曾国藩即刻启程,“并总带湖北各兵”东援。

咸丰办事还是很狠的!

让你做两江总督,就是把江苏战场的责任也丢给你曾国藩,江苏要是再出问题,拿你是问!又明诏要你立刻东援,如果你不去东援,到时候不但是丧地失土,还是抗旨不遵,死罪!

这个压力,是足够大的。

然而,曾国藩,却和咸丰爷顶上了!

曾国藩的应对

曾国藩早已下定了先取安庆,顺流而下,取金陵,定东南的大策。

如果曾国藩依咸丰令舍安庆救江苏,其大战略必然要遭到根本性破坏,曾国藩自然不愿。

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现在下令的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如果不遵令,后果是严重的!

如何应对?

1、讲道理。

曾国藩先和咸丰讲道理。

曾国藩上奏,直接否定了咸丰“以保卫苏常为第一要务”的论点。

他指出“自古平江南之贼,必距上游之势,建瓴而下,方能成功。欲复苏常,南军需从浙江而入,北军需从金陵而入;欲复金陵,北岸则须先克安庆、和州,南岸则须先克池州、芜湖,庶得从上制下之势”!

他又表示,如果按照咸丰的意思,“从东路下手”,则“内外主客形势全失,必至仍重蹈覆辙,终无了期”···

而且,如今湘军在安庆已经筑造工事,形成了合围,如果一旦撤围,整个皖北战局都会被逆转···

2、做样子。

然而,天子是严旨直接要你救援江苏,你曾国藩道理讲得再好,总不能公然违抗天子的指示吧!

所以,曾国藩除了讲道理,还要做样子。

曾国藩表示:我十日内就渡江皖南祁门,等到厚集兵力后,再兵分三路,一路由池州进入芜湖,一路由祁门进攻溧阳,一路分防浙江···

不过,调集兵力,要七月才能到齐,八月才能进剿。在此期间,我曾国藩会在祁门,“就近联络”。

也就是说,曾国藩还是做出了救援下游的许诺,只是进行了拖延。

事实上,皖南,是安庆战场与江浙战场的中间部分,曾国藩亲自坐镇此处,实际上是既事实上坚持以安庆战场为中心,又做出了遵旨救援下游的样子,这是一步妙手。

概括起来,曾国藩的回复是:臣还是认为先克安庆是重点,但是,陛下既然要我先救援下游,我也照办,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既阐明了自己怼全局的态度,又表现出了遵旨的态度,曾国藩真是个会做官的人。

再下严旨

咸丰收到曾国藩的回奏后,虽然恼怒,但也办法不多。

一方面,咸丰继续“耐心”讲自己的道理。

曾国藩你讲得有道理呀!如果安庆能很快克复,不如就先打下安庆,沿江而下!

但问题是:安庆是否可以很快攻克?是否可以很快进攻金陵?

如果不能很快打下安庆,你顿兵坚城,眼睁睁看着太平军开疆拓土,拿下富庶繁华的江浙,那可是很愚蠢的!

但另一方面,咸丰此时办法也不多,何况你曾国藩自己也承诺了八月开始行动,最后只好要曾国藩“酌量缓急,妥筹办理”。

如此,争论稍微平缓了一阵子。

然而,到了9月,咸丰的圣旨又突然更加严厉了。

一来,你曾国藩许诺的八月开始进剿的时间要到了。

二来,太平军在上海受阻,在嘉兴防御时又遇到挫折,李秀成大军奔赴嘉兴,苏州、常州空虚了!

因此,咸丰严令曾国藩立刻出兵东援!

这一次,咸丰的命令十分明确:不必专侯兵勇到齐···即可前往规复!

现在,你曾国藩如何应对呢?

曾国藩“拉人”抗命

你曾国藩承诺八月出兵,现在时间到了。

天子明令你,不要再等了,即刻出兵!

到了这个时候,一般将领即使是明知这是昏庸的指示,也要“含泪而出”了。

然而,曾国藩,不是一般的将领,他是最会做官的人。

曾国藩的做法,是两个。

第一个办法,是继续讲道理···拖延!

曾国藩表示:要救江苏,就要先稳定浙江,要稳定浙江,就要先稳定皖南!

所以,曾国藩表示,“八九月间大战数次,然后视打仗之利顿定入苏之迟缓”!

原先表态是八月就要进剿,如今改为“八九月间”先在皖南打,然后看皖南作战的情况再确定东援的节奏···

最后,曾国藩委婉而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行军有次弟,贼情时有变更,既难侥幸于不可必成之功,又岂敢臆断于不可逆料之事。——《曾国藩奏》.咸丰十年七月二十三日

这个话虽然委婉,但其实已经有点狠了。

这个意思,是直接认为咸丰的命令是“侥幸于不可必成之功”、“臆断于不可逆料之事”,是直接给皇帝老子上课了···

当然,曾国藩也知道靠:到了这个时候,自己的那点面子,这个时候是不够用了,还得拉上大人物帮忙说话!

其实,之前,朝堂上就有御史高士濂为曾国藩说话,认为“克复安庆,举兵东西啊,其势顺;克复苏州,回攻上游,其势逆”。

然而,这个御史面子不够大,而且又是汉臣,所讲的话也只是讲道理,“教皇帝做事”,自然不被皇帝喜欢,因此,咸丰直接批驳了回去!

这一次,前来替曾国藩解围的,是官文。

官文,是湖广总督,封疆大吏,面子足,又是正白旗的满人,长期与曾国藩、左宗棠等湘系人物关系不和,被认为是牵制湘系的重量级人物,所以他替曾国藩说话,咸丰还是要听一听的。

而官文这种官场老油条,自然也不会罗里吧嗦和咸丰讲道理,教皇帝做事,他只是上奏:湖北又到处出兵,现在真的没有办法增兵进援苏南了!

咱们前面说过,咸丰要曾国藩攻苏南,是要“并总带湖北各兵”的。

如今,官文直接表示湖北出不了这么多兵,算是把咸丰整得没脾气了···

其实,这个官文是常年打压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这些湘系人物的,如今愿意替曾国藩解围,实是曾国藩、胡林翼会做官的缘故呀!

当初,三河镇之战,因为官文不增兵马,导致湘军精锐李续宾覆灭,以理要追击官文的责任,但从湖南老家赶回的胡林翼却表示官文“心地公忠,能顾大局”。

官文常年打压湘系,但曾国藩、胡林翼却常年注意拉拢官文,每又克捷,必然把官文推为首功···

所以,虽然平时总给曾国藩穿小鞋,但到了这个关键时刻,官文拉了曾国藩一把,也算是投桃报李吧!

看来,官场上要能成大事,既要会做人做事,更要会做官!

如此,这一事,也就又暂时糊弄过去了。

最终扛住了压力

最后,太平军主动开始第二次西征,直接增兵安庆战场了。

如此,安庆战场重新成为毫无疑问的主战场了。

对大清来说,现在的关键是要确保武昌的安全,以粉碎太平军“围魏救赵”之谋了。

苏南的事情,毫无疑问要先放一放了。

如此,曾国藩总算是顶住了压力,继续推行自己先克安庆,顺流而下的方略了。

曾国藩能顶住压力的原因

曾国藩之所以敢跟咸丰“打哈哈”,并且最终顶住压力,既是形势所致,又是曾国藩会做官、办事。

1、咸丰只有倚重曾国藩了。

如果是早一点时间,小心谨慎的曾国藩是无论如何不敢跟咸丰抬杠的。

如果是晚一点时间,如履薄冰的曾国藩也是不敢公开和慈禧东拉西扯的。

但是,1860年下半年,曾国藩是敢抬杠的。

一来,自江南江北大营被歼,大清唯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才可能对抗太平军了。

二来,当时,正是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期间,咸丰爷自顾不暇,没有精力来重组南方的实力结构,唯有安抚、依仗曾国藩。

这就决定了,咸丰爷对曾国藩即便不满,也不能撕破脸,曾国藩因此有条件和咸丰爷“打哈哈”。

2、曾国藩厉害。

而曾国藩对此事的拿捏,也是十分厉害的。

首先,作为一名战略家,曾国藩坚持“先定安庆”的战略意图,下定决心,不因天子的急切催促而稍改,这个定力是惊人的。

同时,在内部沟通上,曾国藩既不厌其烦地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又不公开反对上级意见,所言所行都不越界,既坚持自己的主张,又尽可能不公开违逆上级的指示,始终在不改本意的基础上寻找平衡点,其做官做事,确实有一套!

1 阅读:75